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深松机。其特点是包括安装在机架上发动机支持架,所述的发动机支持架上设置有发动机,发动机支持架前部设置有牵引拉手,发动机支持架前部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机架后方安装有耕深调节装置,耕深调节装置包括角型支持架,角型支持架通过定位套筒与机架相连,角型支持架上安装有条形支撑架,角型支持架下方安装有耕深调节蹼,条形支撑架对应耕深调节蹼设置有支棍;所述的耕深调节装置下方设置有叶片轴,叶片轴上设置有叶片固定盘,叶片固定盘上安装有深松叶片,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机架扶手和叶片变速换向装置。其采用小型汽油机驱动,简易便携,操作简单,可以实现深松深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深松机。
技术介绍
在我省的耕地种植中,有很大一部分耕地属于传统耕作方式中的精耕细作,机械化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是耕地面积小,大型机械由于体积结构较大操作不灵便不易进入,尤其是在大棚内使用时,转向和移动都比较困难,无法在边角地带工作,所以大部分耕作任务均由手工操作完成,费时费力,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现有的很多小型耕地机,耕地深浅不易控制,翻土过深容易破坏土层,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下一茬作物的种植;翻土过浅则不宜将收割后的作物根系深埋,影响第二茬作物的种植、覆膜及出芽。大部分耕地机只能向前行进,灵活性不足,操作不便。在农业生产上,要想获得粮食增产丰收,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肥料,优质的种子,控制病虫害的方法手段,还需要有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技术做为支撑。农业生产事实告诉我们,制约粮食增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土壤的质量。我省大部分土地是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即小型农机具作业,连年耕作,导致土壤耕植层只有12-15cm左右,土壤板结严重,阻力不断增大,厚硬的犁底层也阻碍着土壤上下水气的贯通和天然降水的贮存,小型农机具的连年作业,也导致了土壤中蚯蚓等生物的大量减少,土壤毛细管的破坏,土壤养分输送能力的破坏,难以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对水、肥、气、热的需求。另外多年来传统的种植习惯,比如翻、耙、压、磙等,翻动土壤严重,不符合作物生长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旋转式深松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深松机,其特点是包括安装在机架上发动机支持架,所述的发动机支持架上设置有发动机,发动机支持架前部设置有牵引拉手,发动机支持架前部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机架后方安装有耕深调节装置,耕深调节装置包括角型支持架,角型支持架通过定位套筒与机架相连,角型支持架上安装有条形支撑架,角型支持架下方安装有耕深调节蹼,条形支撑架对应耕深调节蹼设置有支棍;所述的耕深调节装置下方设置有叶片轴,叶片轴上设置有叶片固定盘,叶片固定盘上安装有深松叶片,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机架扶手和叶片变速换向装置。所述的叶片固定盘在叶片轴上设置为多个,深松叶片通过螺栓与叶片固定盘固定相连,通过调整深松叶片对应安装的叶片固定盘位置,实现不同的耕作行距要求。所述的条形支撑架在角型支持架上的上下位置的调节和支棍上下位置的调节实现角型支持架下方的耕深调节蹼的角度,改变对土壤的压力角度,从而调节深松叶片的入土深度,控制疏松土壤的深度。角度较小时,叶片入土深度较大;角度调节变大,叶片入土深度减小。此装置操作简单易行,省时省力。所述的叶片变速换向装置调节叶片的转向和转速,实现在不同的土壤中进行工作,叶片变速换向装置可以增加机器工作时的灵活性,方便了农户操作,避免了以往机器不可逆向工作、行动笨拙的缺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深松机,其采用小型汽油机驱动,简易便携,操作简单,可以实现深松深度的调节,可以根据作物和种植要求的不同,对深松深度进行调节,有效地节省了人力和资源,劳动效率高。其代替了以往的手工操作,减轻了农户的劳动负担。有很强的适用性,适合于深松不同的地形。可有效地打破长期以来犁耕或磙碾灭茬所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有效地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深松后的土壤体积密度为12~13g/cm3,水分保持较好,恰好适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作物根系扎深。机械深松深度可达25~35cm,可以有效地打破犁底层,营造适合作物的生长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深松叶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的耕深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机架扶手;2.发动机;3.叶片变速换向装置;4.耕深调节装置;4-1.定位套筒;4-2.角型支持架;4-3.条形支撑架;4-4.支棍;4-5.耕深调节蹼;5.叶片固定盘;6.深松叶片;7.叶片轴;8.发动机支持架;9.牵引拉手;1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3所示,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深松机,其特点是包括安装在机架上发动机支持架8,所述的发动机支持架8上设置有发动机2,发动机支持架8前部设置有牵引拉手9,发动机支持架8前部下方设置有支架10,所述的机架后方安装有耕深调节装置4,耕深调节装置4包括角型支持架4-2,角型支持架4-2通过定位套筒4-1与机架相连,角型支持架4-2上安装有条形支撑架4-3,角型支持架4-2下方安装有耕深调节蹼4-5,条形支撑架4-3对应耕深调节蹼4-5设置有支棍4-4;所述的耕深调节装置4下方设置有叶片轴7,叶片轴7上设置有叶片固定盘5,叶片固定盘5上安装有深松叶片6,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机架扶手1和叶片变速换向装置3。进一步,所述的叶片固定盘5在叶片轴7上设置为多个,深松叶片6通过螺栓与叶片固定盘5固定相连,通过调整深松叶片6对应安装的叶片固定盘5位置,实现不同的耕作行距要求。进一步,所述的条形支撑架4-3在角型支持架4-2上的上下位置的调节和支棍4-4上下位置的调节实现角型支持架4-2下方的耕深调节蹼4-5的角度,改变对土壤的压力角度,从而调节深松叶片6的入土深度,控制疏松土壤的深度。角度较小时,叶片入土深度较大;角度调节变大,叶片入土深度减小。此装置操作简单易行,省时省力。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深松机,其实施时,按照上述结构安装深松叶片6的方向和位置,根据作物和耕种要求自行调节叶片组的安装数量,以达到调节幅宽的目的;在操作过程中按照图示位置及方向将角型支持架4-2正确安装在定位套筒4-1中,根据深松要求及土壤条件,通过调节支棍4-4改变耕深调节蹼4-5的角度,改变对土壤的压力角度以达到调节深松深度的目的,有很强的适用性,适合于深松不同的地形;在深松机工作过程中可以自行调节转速及方向,停止工作时,将转速调至零即可;在深松机工作时将支架10向上抬起,在深松机停止工作时,将支架10放下,支撑地面,防止深松叶片6折弯变形。在工作时可以通过调节叶片变速换向装置3,调节深松叶片6的转向和转速,可以实现在不同的土壤中进行工作,叶片变速换向装置3可以增加机器工作时的灵活性,方便了农户操作,避免了以往机器不可逆向工作、行动笨拙的缺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深松机,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机架上发动机支持架,所述的发动机支持架上设置有发动机,发动机支持架前部设置有牵引拉手,发动机支持架前部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机架后方安装有耕深调节装置,耕深调节装置包括角型支持架,角型支持架通过定位套筒与机架相连,角型支持架上安装有条形支撑架,角型支持架下方安装有耕深调节蹼,条形支撑架对应耕深调节蹼设置有支棍;所述的耕深调节装置下方设置有叶片轴,叶片轴上设置有叶片固定盘,叶片固定盘上安装有深松叶片,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机架扶手和叶片变速换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深松机,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机架上发动机支持架,所述的发动机支持架上设置有发动机,发动机支持架前部设置有牵引拉手,发动机支持架前部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机架后方安装有耕深调节装置,耕深调节装置包括角型支持架,角型支持架通过定位套筒与机架相连,角型支持架上安装有条形支撑架,角型支持架下方安装有耕深调节蹼,条形支撑架对应耕深调节蹼设置有支棍;所述的耕深调节装置下方设置有叶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吴建民,刘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