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用荆三棱和荷叶植物体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7308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荆三棱和荷叶植物体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将荆三棱、荷叶植株段进行捆绑或将荆三棱、荷叶植株段粉碎装入尼龙袋中后,投入待处理水体,观察藻类控制情况,藻类被控制后将捆绑的荆三棱、荷叶植物体从水体中取出,达到完成控制待处理水体中藻类生长目的。荆三棱与荷叶放入水体中会释放出具有抑制藻类生长功能的化感物质,化感物质进入藻类细胞后会破坏藻类细胞细胞膜,使细胞膜破裂,从而杀灭藻类。利用荆三棱、荷叶做藻类抑制剂具有抑藻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材料廉价、易获得、易于控制、生态安全性好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自然水体或者人工水体的藻类抑制,如湖泊、水库、河流、公园景观水体、家庭景观水体或者家庭养鱼池、鱼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然水体有害藻类控制的新方法。
技术介绍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水体导致藻类生长,使水体丧失工农业利用、景观、养殖等功能。现有抑藻技术主要是利用铜离子(Cu2+)除草剂等杀灭藻类。但是铜离子在水体中不能降解,会通过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并且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铜离子浓度越高(生物放大)。如果人食用富集了铜离子的水生动物,会危害人体健康。除草剂在杀灭藻类的同时会杀灭水生生态系统中其它高等植物,使水体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功能消失。荆三棱Scirpusyagara Chwi,属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匍匐根状茎粗壮,顶端膨大为球状块茎,秆高大粗壮,叶秆生,条形,排列3列,叶状苞片3-5,比花序长,下位刚毛6,几与小坚果等长。雄蕊3,雌蕊1,柱头3,小坚果三棱形。花期7-8月。分布于我国各地,生于浅水中,以球形块茎入药。尚没有将荆三棱作为抑藻材料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安全性好、经济高效、易于利用的藻类抑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从20多种水生植物中筛选出对藻类有显著抑制作用的荆三棱、荷叶两种植物材料。本专利技术以荆三棱、荷叶作为藻类抑制材料来抑制藻类生长。所述荆三棱是荆三棱植株,或者是荆三棱各部分,如荆三棱的根、茎、叶、花、果实以及种子;所述荷叶是莲的叶片、叶柄。一种,将荆三棱、荷叶植物体捆绑后,投入待处理水体,以抑制待处理水体中藻类的生长;藻类被控制后,将捆绑的荆三棱、荷叶植物体从水体中取出以避免其腐烂后造成二次污染。或者将荆三棱、荷叶植物体制成粉末,装入尼龙袋后,投入待处理水体,以抑制待处理水体中藻类的生长;藻类被控制后,将所述装有荆三棱、荷叶植物体粉末的尼龙袋从水体中取出以避免二次污染。所述荆三棱与荷叶植物体干重之比1∶1/9~1∶9。一种,其步骤可写为(1)将荆三棱、荷叶植物体株段进行捆绑;或者将荆三棱、荷叶植物体制成粉末,放入袋中;(2)将捆绑好的荆三棱、荷叶植物体株段或袋子投入待处理水体;(3)观察藻类控制情况;(4)将捆绑的荆三棱、荷叶植物体株段或袋子从水体中取出。荆三棱与荷叶植物体放入水体中会释放出具有抑制藻类生长功能的化感物质,化感物质进入藻类细胞后会破坏藻类细胞的细胞膜,使藻类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内物质泄漏,从而杀灭藻类。利用荆三棱、荷叶植物体做藻类抑制剂具有抑藻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材料廉价、易获得、易于控制、生态安全性好等优点。本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自然水体或者人工水体的藻类抑制,如湖泊、水库、河流、公园景观水体、家庭景观水体或者家庭养鱼池、鱼缸等。附图说明图1为该藻类抑制材料对藻类抑制率的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0.2公斤藻类抑制材料(其中荆三棱0.1公斤,荷叶0.1公斤)捆绑后加入20000毫升铜绿微囊藻培养液中,培养20天后,抑制率分别为94%。如图1所示,曲线表示分别在5000毫升藻类培养液中加入藻类抑制材料2,4,6,8,10克培养10天后,抑制率分别为48%,75%,93%,97%,99%。说明在10克时已经基本完全抑制了藻类生长。实施例20.5公斤藻类抑制材料投入50000毫升小球藻培养液,7天后藻密度仅为对照组的3%,即抑制率为97%;14天后藻密度为对照组的1.3%,抑制率为98.7%;35天后藻密度为对照组的0.8%,抑制率为99.2%。42天后将藻类抑制材料取出,避免腐烂后产生二次污染。实施例3将15克藻类抑制材料(荆三棱1.5克,荷叶13.5克)捆成小捆,放入3升藻类培养液中,自然光照、25℃条件下培养15天后,小球藻密度仅为对照组的4%,即抑制率为96%。30天后,小球藻密度仅为对照组的1.2%,即抑制率为98.8%。藻类被抑制后将荆三棱取出,避免腐烂后的荆三棱产生二次污染。将15克藻类抑制材料(荆三棱7.5克,荷叶7.5克)捆成小捆,放入3升藻类培养液中,自然光照、25℃条件下培养15天后,小球藻密度仅为对照组的3%,即抑制率为97%。30天后,小球藻密度仅为对照组的0.6%,即抑制率为99.4%。藻类被抑制后将荆三棱取出,避免腐烂后的荆三棱产生二次污染。将15克藻类抑制材料(荆三棱13.5克,荷叶为1.5克)捆成小捆,放入3升藻类培养液中,自然光照、25℃条件下培养15天后,小球藻密度仅为对照组的2.3%,即抑制率为97.7%。30天后,小球藻密度仅为对照组的0.4%,即抑制率为99.6%。藻类被抑制后将荆三棱取出,避免腐烂后的荆三棱产生二次污染。实施例4将10克藻类抑制材料粉末(荆三棱2克,荷叶为8克)装入透水性良好的尼龙袋中,放入3升藻类培养液中,自然光照、25℃条件下培养10天后,铜绿微囊藻藻密度为对照组的5%,即抑制率为95%。将20克抑制材料粉末(荆三棱4克,荷叶16克)放入上述水体,相同条件培养10天,藻密度降低了99%;15天后降低了99.7%。40克抑制材料粉末(荆三棱∶荷叶为2∶8)放入上述水体后,相同条件培养10天,藻密度降低了99.9%。藻类被控制后,将荆三棱从水体中取出,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如果水体中一次性投入荆三棱粉末过多,水体中将溶解过多的有机物,颜色发黑,透明度下降。将10克藻类抑制材料粉末(荆三棱4克,荷叶为6克)装入透水性良好的尼龙袋中,放入3升藻类培养液中,自然光照、25℃条件下培养10天后,铜绿微囊藻藻密度为对照组的4%,即抑制率为96%。将20克抑制材料粉末(荆三棱8克,荷叶12克)放入上述水体,相同条件培养10天,藻密度降低了99%;15天后降低了99.7%。40克抑制材料粉末(荆三棱16克,荷叶24克)放入上述水体后,相同条件培养10天,藻密度降低了99.9%。藻类被控制后,将荆三棱从水体中取出,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如果水体中一次性投入荆三棱粉末过多,水体中将溶解过多的有机物,颜色发黑,透明度下降。将10克藻类抑制材料粉末(荆三棱9克,荷叶为1克)装入透水性良好的尼龙袋中,放入3升藻类培养液中,自然光照、25℃条件下培养10天后,铜绿微囊藻藻密度为对照组的2.8%,即抑制率为97.2%。将20克抑制材料粉末(荆三棱18克,荷叶为2克)放入上述水体,相同条件培养10天,藻密度降低了99.1%;15天后降低了99.8%。40克抑制材料粉末(荆三棱36克,荷叶4克)放入上述水体后,相同条件培养10天,藻密度降低了99.9%。藻类被控制后,将荆三棱从水体中取出,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如果水体中一次性投入荆三棱粉末过多,水体中将溶解过多的有机物,颜色发黑,透明度下降。为行文方便,申请人将以上实施例列表如下, 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荆三棱、荷叶植物体株段进行捆绑;(2)将捆绑好的荆三棱、荷叶植物体株段投入待处理水体;(3)观察藻类控制情况;(4)将捆绑的荆三棱、荷叶植物体株段从水体中取出。2.一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荆三棱、荷叶植物体制成粉末,放入袋中;(2)将装有荆三棱、荷叶植物体粉末的袋投入待处理水体;(3)观察藻类控制情况;(4)将装有荆三棱、荷叶植物体粉末的袋从水体中取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其特征在于,荆三棱与荷叶植物体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荆三棱和荷叶植物体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荆三棱、荷叶植物体株段进行捆绑;(2)将捆绑好的荆三棱、荷叶植物体株段投入待处理水体;(3)观察藻类控制情况;(4)将捆绑的荆三棱、荷叶植物体株段从水体中取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洪营李锋民申欢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