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植海洋藻类的生态型人工鱼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910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快速、方便移植海洋藻类的生态型人工鱼礁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人工藻场移植过程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所述一种可移植海洋藻类的生态型人工鱼礁,由藻类附着基和框架型礁体构成,在框架型礁体顶面上与附着基形状、尺度相同的凹槽内,镶嵌已附着海洋藻类的藻类附着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移植海洋藻类的同时,为鱼类提供了栖息场所,具有改变原有海区流场结构,形成理想的营养盐运转环境,加速藻类的增殖和繁殖等显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鱼礁,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快速、方便移植海洋藻类的生态型人工鱼礁结构。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日渐衰退,海洋环境污染状况日渐严峻,其具体表现为海底荒漠化、海底藻场资源衰退。因此,如何修复和恢复海洋藻类资源成了近海海洋资源与环境修复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修复海底藻场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投放人工藻礁的方式,来实现海洋藻类的增殖和移植,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海洋藻类孢子的采集和繁育问题,藻类孢子的附着及萌发早迟问题,藻类附着基的稳定性问题等。人工鱼礁是一种人工构造物,其投放入海后,裸露的表面可为海洋藻类提供丰富的附着基质,有助于藻类群落的快速形成。在人工藻场的增殖过程中,为了使礁体投放后能够在目标海区快速形成藻类群落,有些时候采取预先在礁体上附着海藻孢子,然后再把礁体投放到海区中的方法。但这种做法的结果是海藻孢子的成活率低,操作不方便,成本较高,而且不利于大规模投放。大部分施工方法还是直接把礁体投放到海底,任由目标海区中的藻类孢子在礁体表面自由附着生长,然而这一过程却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海区的流速,礁体自身周围形成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植海洋藻类的生态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它由藻类附着基(1)和框架型礁体(2)构成,在框架型礁体(2)顶面上与附着基形状、尺度相同的凹槽内,镶嵌已附着海洋藻类(3)的藻类附着基(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昭阳梁振琳朱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威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