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疏浚底泥堆场余水污染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可用于环保疏浚污染底泥堆场排放余水的污染控制及普通疏浚工程底泥堆场余水排放含泥浓度控制。
技术介绍
环保疏浚是治理湖泊、港口及河道内污染源的重要手段,但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的防治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堆场余水处理是环保疏浚二次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堆场余水中含有氮、磷、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大部分粘附在悬浮颗粒上,如果不去除余水中的悬浮颗粒,这些富含污染物的悬浮颗粒随余水排到受纳水体,将造成受纳水体的二次污染(文献1AndrewM.Lonhrer,Jennifer Jarrell Wetz.2003,Dredging-induced nutrientrelease from sediments to the water column in a southeasternsaltmarsh tidal creek.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461156~1163)。而这些悬浮颗粒比重较小,短时间内难以沉淀去除,并且疏浚工程的单位产水量大以及堆场空间的限制,余水处理已经成 ...
【技术保护点】
环保疏浚底泥堆场余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引导底泥堆场出水进入隔板混合池,在隔板混合池前将絮凝剂加入水中,絮凝剂与堆场出水混合;2)隔板混合池出水流入折流式反应池,在折流式反应池中水的流速由大变小,完成 絮凝反应;3)折流式反应池出水流入平流式沉淀池,在平流式沉淀池中由絮凝剂与污泥细颗粒结合而成的絮凝体沉淀下来,澄清后的水从排水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一凤,霍守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