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忠英专利>正文

污水的炉灰处理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6991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环境保护领域,关于污水处理的一种新的方法和工艺,即污水的炉灰处理法,其技术特征是纯粹以工厂生产中的废弃物炉灰,作为处理污水的原料,因为炉灰对于污水有除臭、脱色、消毒和吸附的作用。其基本工艺是首先让污水与炉灰做充分的接触,使其完成一系列的净化反应,包括物理吸附、过滤、沉积,化学反应、化学吸附和沉淀的过程,然后,通过在人工滤床或大型灰场的自然渗滤或漫流沉降的灰水分离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该方法比传统的生化处理法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工艺形式多样、材料来源广泛,处理效果好的优势,是环境保护领域关于污水处理的一条新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环境保护领域关于污水处理的一种新的方法和工艺,即污水的炉灰处理法。其技术特征是纯粹以工厂生产中的废弃物炉灰作为污水处理的原料,因为炉灰对于污水有除嗅、脱色、消毒和吸附的作用(这是本人经研究发现的)。其基本工艺是首先让污水与炉灰作充分的接触,使其完成一系列的净化反应,包括物理吸附、过滤、沉积,化学反应、化学吸附和沉淀的过程,然后通过在人工滤床或大型灰场的自然渗滤或漫流沉降的灰水分离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该方法比传统的生化处理法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工艺形式多样、材料来源广泛、处理效果好的优势。是环境保护领域里关于污水处理的一条新路。传统的二级生化处理,普遍采用的是活性污泥法,没有更多的选择。该方法不仅投资大,而且,曝气池供氧电费也很昂贵,生产区是被污浊的气体所笼罩,还有它的功能主要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对于由工业园区所集中排放的大规模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却显得力不从心,这些就是本专利技术污水的炉灰处理法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实施实验例制作一个20升左右的过滤桶(桶底作成筛子眼状)代表实际运行中的过滤床或大型渗滤场;用滤布将桶底覆盖,取15公斤中小粒径炉灰,按小中小分层装于桶内并将其架于一空容器之上,空容器代表清水回收设施,再从北安河取污水15公斤,并逐步倒入过滤桶与炉灰混合,制成灰浆,(北安河是位于牡丹江市五公里处的一条由工业废水、医院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所组成的混合型污水河,河水呈灰黄色,混浊且有刺鼻的气味),此时污水与炉灰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和变化,污水中的污染物被吸附,截留于炉灰的孔隙之中,净水经自然渗滤慢慢滴入容器之内,大约经过一小时自然渗滤,污水净化结束,再看原来混浊且有异味的污水,经过上述处理,竞变得清澈透明无异味。处理后的污水经牡丹江环保局所做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中各项除PH值外均为mg/L 由此可见,炉灰对于污水有很好的净化作用,进一步实验,测得炉灰对于混合型污水的处理能力是灰量的10-20倍,造纸厂污水是20-30倍,处理能力与污水的污染程度有关,处理效率与炉灰的粒径大小有关。所做实验属于完全的自然渗滤的灰水分离,适合于建厂级污水处理厂使用,出水效果好,可以回用。炉灰是原煤燃烧后的剩余物,在我国储量极大,利用率却很低,绝大部分是作为废弃物而堆积如山;炉灰也同污水一样,每天每时都在产出,在有些城市对于炉灰的处置已成难题,所以,用炉灰处理污水,既是对炉灰的利用,也是对污水的净化处理,一举两得。实施方案一利用火力发电厂的条件和设施处理污水,此方案适合于处理大规模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我们国家炉灰产量最大的是火力发电厂,炉灰最集中的地方是火力发电厂的灰场,所谓灰场,一般是建在城郊群山环抱处,由大坝,回流渗井和回水管道组成,面积依发电厂的规模有几万平方米、几十万平方米,也有几平方公里的,平均深度也有30米,这就是灰场。发电厂所产之炉灰,经制浆后,用大功率高压泥浆泵,经输送管路送至灰场,经自然渗滤和长距离漫流,炉灰慢慢沉积于灰场,灰浆中的水在漫流过程中逐渐澄清,流进回流渗井,也有一部分是经过自然渗滤而流入回流渗井,再经回水管道流到集水池,或回用或排放。这就是火力发电厂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即炉灰处置工序的整个过程和特征,而这一特征完全符合本专利技术污水的炉灰处理法的条件和要求,只要把发电厂生产中的最后工序即炉灰处置工序的制浆环节,由原清水制浆改为污水制浆即可。这样只需将污水做一级预处理(隔栅、沉淀、中合),由泵站经管路将污水送至发电厂做制浆使用,污水在制浆过程中,已基本完成了它的一系列净化反应,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污水与高温炉灰的接触可以使污水中的绝大部分病菌、病毒以及微生物被杀灭。再由大功率高压泥浆泵经输送管路送到灰场做自然渗滤和长距离漫流的灰水分离,污水中的污染物被炉灰所吸附沉积于灰场,而清水有一部分自然蒸发,一部分自然渗滤到回流渗井,大部分是在长距离漫流过程中逐渐澄清,流入回流渗井,流入集水池,这是本专利技术方案的污水的整个净化过程。实质上,改清水制浆为污水制浆,是给发电厂生产的炉灰处置工序赋予了新的使命,使发电厂的炉灰处置工序在正常进行的同时,也使污水得到了净化处理。让污水在被使用中其自身得到净化,让发电厂在正常发电生产不受丝毫影响的同时,又可成为同等规模的污水处理厂,这是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精髓和精神实质。它还具有三大优势1、投资极少,运行费用极低,是同等规模的污水处理厂的10%不到。2、处理能力大,处理效果好,可达到或优于国家的排放标准。3、工艺简单,管理简单,没有生化处理法的污浊的气体污染,并且可建成自动化运行管理体系。我国有大小火力发电厂几十家,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可以使我们国家的污水处理率有大幅度提高,可以为国家节约巨大投资,可以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可行性分析报告一份。实施方案二对于一些排放不能达标,而排水又有回用要求的工厂,可以建“连续更替炉灰渗滤”污水处理厂,它的主体构筑物,由若干个(应为偶数)渗滤床和一个集水池组成,用混凝土制成,形状可长方形,底部设斜面斗槽框架,铺塑料滤板,滤板上铺滤布,滤布上面加盖隔离保护层,床体上部设布料装置,下部设排料装置,排布料装置可用螺旋式。用防腐材料制成,最底部设排水槽到集水池,集水池形状不限,水平位置应低于滤床,滤料(炉灰)铺布可在1米深左右,它的规模可根据本厂的排水量、产灰量以及本厂可供建筑使用的面积而设计,滤床总面积是日处理污水量所需面积的2倍,单床面积由总面积和单床个数来确定,滤床的处理效率根据实验测星是4.0T/m2.d。滤率与作为过滤用材料的炉灰的粒径大小有关,据实验由小中小分层铺布效果较好,炉灰经过使用其性能会逐渐下降,此时更换新灰。污水通过输水管路分别进入各滤床,经自然渗滤,出水汇集于集水池备回用,它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污水无需预处理直接过滤,出水效果好,清澈透明,缺点是炉灰更替的工作量大,更替量与所处理污水的污染程度有关。据实验综合性污水的更替量是50kg/T。造纸厂污水是40kg/T,所用炉灰可自产或收集,运行费用主要是对炉灰的更替所产生费用。其它方案1、可以按照发电厂的灰场的形式和规模,新建渗滤场,然后与发电厂联合使用,主要是利用发电厂所产之炉灰制浆,输送到渗滤场。2、可以单纯利用发电厂废弃了的灰场,或者正在使用的灰场,建输水管路,将污水直接送入灰场,让污水的混合接触、渗滤漫流、灰水分离在灰场一次完成。权利要求一、本专利技术是环境保护领域,关于污水处理的一种新的方法和工艺,即污水的炉灰处理法,其技术特征是纯粹以工厂生产中的废弃物炉灰,作为处理污水的原料,因为炉灰对于污水有除臭、脱色、消毒和吸附的作用。其基本工艺是首先让污水与炉灰做充分的接触,使其完成一系列的净化反应,包括物理吸附、过滤、沉积,化学反应、化学吸附和沉淀的过程,然后,通过在人工滤床或大型灰场的自然渗滤或漫流沉降的灰水分离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二、根据权力要求一所述的污水的炉灰处理法的基本工艺,而设计的实施方案一,利用火力发电厂的条件和设施,改发电厂生产最后工序中的原清水制浆为污水制浆,给发电厂生产的炉灰处置工序赋予新的使命。使发电厂的炉灰处置在正常进行的同时,也使污水得到了净化处理。让污水在被使用中其自身得到净化,让发电厂在正常发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是环境保护领域,关于污水处理的一种新的方法和工艺,即污水的炉灰处理法,其技术特征是纯粹以工厂生产中的废弃物炉灰,作为处理污水的原料,因为炉灰对于污水有除臭、脱色、消毒和吸附的作用。其基本工艺是首先让污水与炉灰做充分的接触,使其完成一系列的净化反应,包括物理吸附、过滤、沉积,化学反应、化学吸附和沉淀的过程,然后,通过在人工滤床或大型灰场的自然渗滤或漫流沉降的灰水分离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英
申请(专利权)人:杨忠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