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粉煤灰处理矿井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673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粉煤灰处理矿井废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粉煤灰与矿井废水在反应池中充分搅拌混合,每升水中添加5~10克的粉煤灰,常温下反应10~15分钟;b.反应结束后将含有粉煤灰的矿井废水在沉淀池中沉淀45~60分钟,使渣水分离;c.渣水分离后的矿井废水上清液经过滤池过滤达到回用水的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经济、高效,处理后的矿井废水,悬浮物、CODcr、色度等指标可达到回用水标准。同时废水处理使用后的粉煤灰经浓缩后仍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矿井废水资源化和粉煤灰循环利用的双重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的处理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矿井废水具有悬浮物(SS)、色度、CODcr指标较高和pH值较低等特点,相对于其它工业废水则水量较大、成分较单一。目前,对矿井废水大多采用传统化学混凝的方法进行处理,化学药剂用量大,费用高,化学混凝法虽然可以将矿井废水的色度、悬浮物指标降低,但对CODcr的去除效果往往不令人满意。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99114215.2,公开号CN1273944A,名称为“利用粉煤灰处理废水、污水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利用粉煤灰处理废水、污水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发电厂的粉煤灰堆存场作为渗滤床和氧化场将待处理的废水、污水输送到发电厂的粉煤灰堆存场使其流经粉煤灰层,渗滤进入集水构筑物内,再由集水构筑物中排出,调节集水构筑物的排水流量,使废水、污水的渗滤速度不大于0.06米/每小时。该专利技术利用火力发电厂排放堆存粉煤灰的设施,使废水和污水受到粉煤灰的渗滤、吸附和阳光、空气的生物氧化分解净化作用,效果达到或超过了二级生化处理。但该专利技术也存在着下列缺点一、将废水由管道输送到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堆存场进行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管材,工程投资大;二、该专利技术需要将火力发电厂的灰堆场变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操作当中不方便操作管理;三、该专利技术对矿井废水的处理仅达到了废水、污水的排放水平,没有达到将矿井废水的再次资源化回收利用的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该方法经济、高效,处理后的矿井废水,悬浮物、CODcr及色度等指标可达到回用水标准。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包括下列步骤a.将粉煤灰与矿井废水在反应池中充分搅拌混合,每升水中添加5~10克的粉煤灰,常温下反应10~15分钟;b.反应结束后将含有粉煤灰的矿井废水在沉淀池中沉淀45~60分钟,使渣水分离;c.渣水分离后的矿井废水上清液经过滤池过滤达到回用水的标准。步骤a所述反应池和步骤b所述沉淀池是连为一体的综合反应池,步骤a和步骤b同池进行。矿井废水在进入反应池或综合反应池之前先通过格栅进入初沉池去除大颗粒无机物,效果会更好。将初沉池、沉淀池或综合反应池的灰渣输入到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后,仍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继续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粉煤灰颗粒细小、孔隙大、吸附力强的特点来处理矿井废水,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以废治废等优点。适当控制粉煤灰的投加量可将矿井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cr降至15mg/L以下,色度及悬浮物达到回用水的标准。而经使用后的灰渣(浓缩后)仍可作为建筑材料继续加以利用,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矿井废水资源化和粉煤灰循环利用的双重目标。附图说明图1是工艺流程图一;图2是工艺流程图二。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详细步骤为a首先是反应阶段在反应池中,将粉煤灰与矿井废水以每升水5~10克的量进行配比,进行灰、水充分搅拌混合,反应时间为常温(20℃)下10~15分钟,温度降低,可适当延长反应时间,反应完成,污染物得以去除;b.然后进入渣水分离阶段这一过程在沉淀池中实现,经时间为45~60分钟的沉淀过程,废水得到澄清;c.沉淀后的上清液再经过滤处理,即可回用。流程图中的原水为原始未经处理的矿井废水。矿井废水在进入反应池或综合反应池之前先通过格栅进入初沉池去除大颗粒无机物,效果会更好。将初沉池、沉淀池或综合反应池的灰渣输入到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后,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继续利用。如图2所示,步骤a所述反应池和步骤b所述沉淀池是连为一体的综合反应池,步骤a和步骤b可以同步进行。先将废水经格栅引入初沉池,去除大颗粒无机物;初沉池出水进入集反应与沉淀为一体的综合反应池,进行污染物去除和渣水分离;上清液进入滤池进行最后一道净化处理;出水可回用。同时,初沉池的沉淀物和综合池的灰渣进入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经浓缩后的灰渣仍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加以继续利用。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构思下的基本说明,而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下列步骤a.将粉煤灰与矿井废水在反应池中充分搅拌混合,每升水中添加5~10克的粉煤灰,常温下反应10~15分钟;b.反应结束后将含有粉煤灰的矿井废水在沉淀池中沉淀45~60分钟,使渣水分离;c.渣水分离后的矿井废水上清液经过滤池过滤达到回用水的标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反应池和步骤b所述沉淀池是连为一体的综合反应池,步骤a和步骤b同池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其特征在于矿井废水在进入反应池或综合反应池之前先通过格栅进入初沉池去除大颗粒无机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其特征在于初沉池、沉淀池或综合反应池的灰渣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后仍可作为建筑材料加以利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下列步骤a.将粉煤灰与矿井废水在反应池中充分搅拌混合,每升水中添加5~10克的粉煤灰,常温下反应10~15分钟;b.反应结束后将含有粉煤灰的矿井废水在沉淀池中沉淀45~60分钟,使渣水分离;c.渣水分离后的矿井废水上清液经过滤池过滤达到回用水的标准。本专利技术经济、高效,处理后的矿井废水,悬浮物、CODcr、色度等指标可达到回用水标准。同时废水处理使用后的粉煤灰经浓缩后仍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矿井废水资源化和粉煤灰循环利用的双重目标。文档编号C02F1/28GK1760138SQ20051002885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周笑绿, 张萍 申请人:上海电力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粉煤灰处理矿井废水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粉煤灰与矿井废水在反应池中充分搅拌混合,每升水中添加5~10克的粉煤灰,常温下反应10~15分钟;b.反应结束后将含有粉煤灰的矿井废水在沉淀池中沉淀45~60分钟,使渣水 分离;c.渣水分离后的矿井废水上清液经过滤池过滤达到回用水的标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笑绿张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