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SiC颗粒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6709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尺度SiC颗粒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领域。该材料由100份树脂和20~40份SiC颗粒组成;其中:树脂中聚氨酯与固化剂的比为5:1,SiC颗粒由粒径32目5~10wt%、粒径280目10~15 wt%、粒径500目30~35 wt%、粒径800目30~35 wt%和粒径6000目5~10 wt%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粉末混合、涂覆和固化成型;所述复合材料硬度高,邵氏硬度可达到70度,与单一SiC颗粒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相比较,摩擦系数最高降低了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镀层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尺度SiC颗粒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模具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工装,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的模具大多采用金属材质,金属模具的质量和寿命都很高,但其制作成本昂贵,尤其有一些外形复杂,存在机械加工困难、制造周期长,成本高和效率低的问题。树脂基复合材料具备许多优异的性能,如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优良的耐腐蚀、耐疲劳性能,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较高的机械强度等。基于这些优点,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化工、机械、电子和宇航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随着化工工业的飞速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强度和精度等方面不断提高,使其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相对于金属材料而言,树脂基复合材料制作成本低廉,易成型,加工周期短,修复时间短,这些优点使得它在模具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而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单一或两种SiC颗粒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存在硬度低,而且分布不均匀、摩擦系数高易磨损,使具有高硬度、耐腐蚀的SiC颗粒的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尺度SiC颗粒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尺度SiC颗粒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配比如下:树脂:100份;SiC颗粒:20~40份;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和固化剂,且两者的质量比为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尺度SiC颗粒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配比如下:树脂:100份;SiC颗粒:20~40份;所述的树脂为聚氨酯和固化剂,且两者的质量比为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iC颗粒的粒径分布为32~6000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iC颗粒由粒径32目5~10wt%、粒径280目10~15wt%、粒径500目30~35wt%、粒径800目30~35wt%和粒径6000目5~10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星沈智荣薛亚军施超王成秦超沈伽宁崔梦朱宏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