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6705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插头和与插头固定连接的线缆,所述插头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若干对接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与线缆连接的后端面及位于后端面相对一侧的前端面,绝缘本体于前端面上下平行间隔设置有两插槽,所述对接端子暴露于插槽,所述对接端子与线缆电连接,绝缘本体于两插槽间形成有一间隔腔,所述间隔腔于前端面设置有一开口,间隔腔于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至两插槽的侧壁,并于靠近后端面位置设置有与侧壁相连接的后壁,所述后壁设置有前后贯穿后壁的若干散热孔。由于两插槽间设置有间隔腔,使得两插槽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会过于集中,而开口与散热孔之间可形成空气对流,使得连接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被气流带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设计连接器时,温度需作为一个重要的可变因素加以考虑。主要因为高温容易导致用于接触的对接端子应力松弛,从而减少接触力。接触力减少会造成更高的接触阻抗,这样就削弱了电气信号,并可能最终导致断路。影响连接器温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环境温度(连接器周围的温度),第二个是连接器使用过程中,连接器自身产生的温升。现有用于传输电源的线缆连接器,由于并未设计有利于散热的结构,因此,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连接器温度过高,如公告号为CN20316622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用于传输电源的两个插头距离设置过近,且未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因此,不利于气流流通,从而导致连接器内热量积聚,使连接器使用温度过高。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利于气流流通、散热效果好的线缆连接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插头和与插头固定连接的线缆,所述插头包括一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对接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后端面及位于后端面相对一侧的一前端面,所述绝缘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缆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插头和与插头固定连接的线缆,所述插头包括一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对接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后端面及位于后端面相对一侧的一前端面,所述绝缘本体于前端面上下平行间隔设置有两插槽,所述对接端子暴露于插槽,所述线缆与对接端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于两插槽间形成有一间隔腔,所述间隔腔于前端面设置有一开口,间隔腔于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至两插槽的侧壁,并于靠近后端面位置设置有与侧壁相连接的后壁,所述后壁设置有前后贯穿后壁的若干散热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插头和与插头固定连接的线缆,所述插头包括一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对接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后端面及位于后端面相对一侧的一前端面,所述绝缘本体于前端面上下平行间隔设置有两插槽,所述对接端子暴露于插槽,所述线缆与对接端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于两插槽间形成有一间隔腔,所述间隔腔于前端面设置有一开口,间隔腔于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至两插槽的侧壁,并于靠近后端面位置设置有与侧壁相连接的后壁,所述后壁设置有前后贯穿后壁的若干散热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于后端面凸伸有与插槽一一对应的组装部,所述组装部内设置有与插槽相连通的组装槽,所述组装部间设有用于避位散热孔的避位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旭晴姚坤磷陈长聪贾长辉张景翔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