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微生物法处理生活污水产生剩余污泥的脱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6472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合于处理微生物法处理市政污水所产生剩余污泥的脱水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粉煤灰均匀加入剩余污泥中,用量为每升剩余污泥加0.2-0.6g,搅拌20~120秒;(2)再加入氯化铝,加入量为干污泥量4-6%(质量分数),搅拌20~120秒;(3)以每升剩余污泥投加0.03~0.05g聚丙烯酰胺(PAM),搅拌20~90秒;(4)自然沉降10~600秒;(5)真空抽滤或压滤2~6分钟。含水率99.4-99.8%的剩余污泥经上述处理后含水率为76.5-79.0%,比单一用PAM下降了3.1-5.6个百分点,且PAM的用量下降了28.6%,较显著地降低了絮凝剂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合于处理微生物法处理市政污水所产生剩余污泥的脱水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厂的全部基建费用中,用于处理污泥的约占20%-50%,所以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急剧增加。由于污泥的体积非常庞大,性质很不稳定,不利于运输和处置;而且未经恰当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污泥处理存在的问题是(1)污泥的含水率高,运输成本高;(2)资源化率低。为解决此问题,采取了向污泥中加入絮凝剂的方法,如加入金属盐类絮凝剂和高分子絮凝剂。加入金属盐类絮凝剂的优点是较经济,用法简单,但是其用量大,且絮凝效果比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差。在王晓春等《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合成及水质对其影响的研究》(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4.2(5))中已有所述。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用量少,絮凝速度快,受共存盐类、pH值及温度影响小,生成污泥量少的优点。然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较无机絮凝剂成本高,且处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且在污泥脱水中采用单一絮凝剂不利于处理复杂、多样、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微生物法处理生活污水产生剩余污泥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无机药剂氯化铝和无机吸附材料粉煤灰加上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复合配制成助滤剂,粉煤灰用量为每升剩余污泥加0.2-0.6g,氯化铝质量分数加入量为干污泥量的4-6%,聚丙烯酰胺每升剩余污泥加0.03~0.05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