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为80亿-90亿吨,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农村生活污水具有量大面广、有机物浓度偏高,以及日变化系数大、间歇排放、控制困难等特点,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和雨水一并就近排入河道,使河道、湖泊受到污染,严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并达标排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城市污水处理快速发展,与此相反,乡镇和广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投入少,技术发展慢,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量大面广、分散,偏远、经济落后,铺设排污管网投资大,不适宜建造污水处理厂等较大构筑物。二是需要专业人员驻点值守或者频繁巡视检查,需人工更换污水处理药剂,人工操作需要污泥脱水,并且处置污泥成本高。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该装置投资少、运行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反应池(1),在所述反应池(1)上设有污水入水口(2)和净水出水口(3),所述的反应池(1)依次分隔成与污水入水口(2)连通用于分离污水和废渣的格栅区(4)、与格栅区(4)连通用于接收废渣的废渣区(5)、与格栅区(4)连通用于反硝化反应除去污水中总氮的缺氧区(6)、与缺氧区(6)连通用于硝化反应除去污水中氨氮与COD的好氧区(7)、与好氧区(7)连通用于沉淀悬浮填料的沉淀区(9)、与沉淀区(9)连通装有除磷填料的除磷区(10)、与除磷区(10)连通的消毒区(11),所述净水出水口(3)与消毒区(11)连通,所述悬浮填料内包埋有微生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反应池(1),在所述反应池(1)上设有污水入水口(2)和净水出水口(3),所述的反应池(1)依次分隔成与污水入水口(2)连通用于分离污水和废渣的格栅区(4)、与格栅区(4)连通用于接收废渣的废渣区(5)、与格栅区(4)连通用于反硝化反应除去污水中总氮的缺氧区(6)、与缺氧区(6)连通用于硝化反应除去污水中氨氮与COD的好氧区(7)、与好氧区(7)连通用于沉淀悬浮填料的沉淀区(9)、与沉淀区(9)连通装有除磷填料的除磷区(10)、与除磷区(10)连通的消毒区(11),所述净水出水口(3)与消毒区(11)连通,所述悬浮填料内包埋有微生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区(6)和所述好氧区(7)内均装有悬浮填料,在缺氧区(6)和好氧区(7)分别设有使其内部的悬浮填料充分混合的搅拌器(12),在缺氧区(6)内设有为好氧区(7)供氧的供氧系统(13),在缺氧区(6)内设有将沉淀区(9)内的悬浮填料抽回至缺氧区(6)的回流泵(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内竖直设有将所述格栅区(4)与所述废渣区(5)分隔开的第一隔板(15)、将所述格栅区(4)与所述缺氧区(6)隔开的第二隔板(16)、将所述缺氧区(6)与所述好氧区(7)隔开的第三隔板(17)、将所述好氧区(7)与所述沉淀区(9)隔开的的第四隔板(18)、将所述沉淀区(9)与所述除磷区(10)隔开的第五隔板(19)、将所述除磷区(10)与所述消毒区(11)隔开的第六隔板(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不产生污泥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应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