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逆势安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多工况匹配自适应逆势安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桥梁建筑、轨道交通、矿山、船舶和汽车制造等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广泛使用液压缓冲、薄壁构件等来吸收冲击所带来的能量,从而达到保护目标结构的目的。液压缓冲吸能的原理是冲击作用在液压器件上,利用油液的粘性阻尼作用,将部分冲击能量通过节流孔吸收转化为油液的热能并散发掉。液压缓冲装置结构复杂、维修不便、密封要求高、并且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成产成本和保养费用高。薄壁构件吸能是利用薄壁结构在受到外力时变形乃至压溃吸收和消耗冲击能量,其结构相对简单,但薄壁结构受冲击塑性变形乃至压溃,仅能承受一次冲击,不能用于交变冲击,不能重复使用。随着对高分子材料性能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尝试利用纤维增强高聚物等材料来达到吸能效果。这些材料在受到外载荷时,通过大变形、屈曲等原理来吸收能量,并进一步转变为内能耗散。这些材料在受到线性、低速冲击时能够较好地实现吸能效果,然而一旦受到非线性、高速冲击时,其吸能效果就会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应力区域化和材料响应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工况匹配自适应逆势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由高聚物材料制成的多连通域单元(1)、填充在多连通域单元(1)内部可流动且具有良好吸能效果的填充材料(2)、用来连接多个多连通域单元(1)的连接器(3)以及设置在多连通域单元(1)和连接器(3)间防止多连通域单元(1)周向运动的锁止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况匹配自适应逆势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由高聚物材料制成的多连通域单元(1)、填充在多连通域单元(1)内部可流动且具有良好吸能效果的填充材料(2)、用来连接多个多连通域单元(1)的连接器(3)以及设置在多连通域单元(1)和连接器(3)间防止多连通域单元(1)周向运动的锁止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况匹配自适应逆势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通域单元(1)包括形状为纺锤状或者圆筒状的外壳(1-1),设置在外壳(1-1)内形状为陀螺状的内芯(1-2),构成其内部多连通空心域的孔道(1-3),孔道(1-3)的方向包括轴向、径向和周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况匹配自适应逆势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3)上加工有固定多连通域单元(1)的多个盲孔,该盲孔底部有定位槽以固定形状为圆锥状带有外螺纹的锁止件(4)防止其周向运动,所述多连通域单元(1)端部在旋入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闫渊,刘涛,张秀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羲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