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滕桂龙专利>正文

游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566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游乐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游乐设备,包括吊臂、一组吊臂支撑系统、吊臂驱动电机、转盘和座椅,转盘通过第一回转支承安装在吊臂下端,座椅安装在转盘上,吊臂支撑系统包括上固定座和下部支撑体,二者固定连接,吊臂驱动电机安装在上固定座上,上固定座上固定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第二回转支承的内圈安装在吊臂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其与吊臂固定连接。本游乐设备结构设计合理,仅采用一套吊臂支撑系统和驱动机构即可实现同等的效果,从主体结构、驱动机构、电气控制方面,均较大的降低了成本;由于只使用一组驱动机构,因此简化了设备结构,日常维护项目大大减少,有效降低了维修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游乐设备,属于游乐设施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游乐场所中的诸如“木星”、“大摆锤”等游乐设备,都是采用左、右两组支撑系统来支撑吊臂,工作时,通过两组对称的驱动机构同时驱动吊臂,以实现正反转,从而带动连接在吊臂上的转盘左右摆动。同时,转盘自身可进行旋转,带动转盘上的座椅转动,达到游乐的目的。但此类传统的游乐设备存在以下问题:1、制造及使用成本高、电气控制难度大:采用两套对称的支撑系统对吊臂进行支撑,同时采用两组对称的驱动机构同步动作来驱动吊臂,这必然要求制造、装配精度高,电气控制同步性要求高,同时还使得整个游乐设备的制造及使用成本偏高;2、使用维护难度大:系统越复杂,其维护保养必然越繁琐,易损件更换越频繁,维修维护难度大且成本高;3、游乐效果差:传统游乐设备(如大摆锤、木星)在运行时,在乘客座舱回转的同时,只限于做有限角度的往复摆动,只能左右摆动一定的角度,不能360°回转,因此,游乐效果会大打折扣,这势必影响乘客所追求的游乐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能够有效降低制造、使用及维修维护成本的游乐设备。本技术所述的游乐设备,包括吊臂、吊臂支撑系统、吊臂驱动电机、转盘和座椅,转盘通过第一回转支承安装在吊臂的下端,座椅安装在转盘上,吊臂支撑系统设置一组,吊臂支撑系统包括上固定座和下部支撑体,二者固定连接,吊臂驱动电机安装在上固定座上,上固定座上固定第二回转支承的外圈,第二回转支承的内圈安装在吊臂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其与吊臂固定连接。相比传统的“木星”、“大摆锤”等游乐设备,本游乐设备仅采用一套吊臂支撑系统和驱动机构(即传统类似设备主体的一半结构)即可实现同等的效果,从主体结构、驱动机构、电气控制方面,均较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只使用一组驱动机构,因此简化了设备结构,日常维护项目大大减少,有效降低了维修维护难度。优选的,所述的下部支撑体包括立柱、斜柱和两支撑柱,立柱上部安装固定铰支座,斜柱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固定铰支座铰接,另一端与上固定座固定连接,两支撑柱对称分布在斜柱的两侧,对应两支撑柱在斜柱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安装一连接座,支撑柱的上端通过销轴与对应的连接座铰接。其中,所述的两支撑柱呈八字型;所述的两支撑柱通过支撑柱连杆固定连接,便于为斜柱提供有力支撑。优选的,所述的上固定座上安装防护栏。优选的,所述的上固定座上安装避雷针。优选的,所述的吊臂的顶端通过配重臂连接一配重块,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吊臂往复摆动,随着摆动幅度(角度)的逐渐增大,吊臂可带动转盘绕第二回转支承实现360°回转,从而满足乘客所追求的游乐效果。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配重臂通过法兰与吊臂以及配重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吊臂由至少两段组成,各段之间通过法兰连接,位于最上方的一段安装第二回转支承,位于最下方的一段安装转盘,通过将吊臂分段,便于运输。优选的,上述的法兰上设置加强筋,以增加强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游乐设备结构设计合理,仅采用一套吊臂支撑系统和驱动机构(即传统类似设备主体的一半结构)即可实现同等的效果,从主体结构、驱动机构、电气控制方面,均较大的降低了成本;由于只使用一组驱动机构,因此简化了设备结构,日常维护项目大大减少,有效降低了维修维护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座椅;3、转盘;4、第一回转支承;5、转盘驱动电机;6、下段;7、加强筋;8、上段;9、配重臂;10、法兰;11、配重块;12、避雷针;13、第二回转支承;14、吊臂驱动电机;15、防护栏;16、上固定座;17、斜柱;18、连接座;19、支撑柱;20、固定铰支座;21、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游乐设备包括基座1、吊臂、吊臂支撑系统、吊臂驱动电机14、转盘3和座椅2,转盘3通过第一回转支承4安装在吊臂的下端,其由转盘驱动电机5驱动并绕第一回转支承4实现360°旋转,座椅2安装在转盘3上,吊臂支撑系统设置一组,吊臂支撑系统包括上固定座16和下部支撑体,下部支撑体包括立柱21、斜柱17和两支撑柱19,立柱21和两支撑柱19固定在基座1上,立柱21上部安装固定铰支座20,斜柱17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固定铰支座20铰接,另一端与上固定座16固定连接,两支撑柱19对称分布在斜柱17的两侧,对应两支撑柱19在斜柱17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安装一连接座18,支撑柱19的上端通过销轴与对应的连接座18铰接,两支撑柱19呈八字型且两支撑柱19通过支撑柱连杆固定连接,便于为斜柱17提供有力支撑,吊臂驱动电机14安装在上固定座16上,上固定座16上固定第二回转支承13的外圈,第二回转支承13的内圈安装在吊臂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且其与吊臂固定连接,吊臂的顶端通过配重臂9连接一配重块11,配重臂9通过法兰10与吊臂以及配重块11连接。为了便于运输,本实施例中的吊臂由两段组成,上段8安装第二回转支承13,下段6安装转盘3,上段8与下段6之间通过法兰10连接。为增加强度,在上述各法兰10上设置加强筋7。除上述外,本游乐设备还在上固定座16上安装了防护栏15和避雷针12。上述游乐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启动吊臂驱动电机14、转盘驱动电机5,转盘3自身绕第一回转支承4作旋转运动,同时吊臂绕第二回转支承13进行往复摆动,转盘3也随之往复摆动,在配重块11的作用下,吊臂及转盘3的摆动幅度(角度)逐渐增大,最终可实现360°回转,满足了乘客所追求的游乐效果。相比传统的“木星”、“大摆锤”等游乐设备,本游乐设备仅采用一套吊臂支撑系统只和驱动机构(即传统类似设备主体的一半结构)即可实现同等的效果,从主体结构、驱动机构、电气控制方面,均较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只使用一组驱动机构,因此简化了设备结构,日常维护项目大大减少,有效降低了维修维护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游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乐设备,包括吊臂、吊臂支撑系统、吊臂驱动电机(14)、转盘(3)和座椅(2),转盘(3)通过第一回转支承(4)安装在吊臂的下端,座椅(2)安装在转盘(3)上,其特征在于:吊臂支撑系统设置一组,吊臂支撑系统包括上固定座(16)和下部支撑体,二者固定连接,吊臂驱动电机(14)安装在上固定座(16)上,上固定座(16)上固定第二回转支承(13)的外圈,第二回转支承(13)的内圈安装在吊臂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且其与吊臂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乐设备,包括吊臂、吊臂支撑系统、吊臂驱动电机(14)、转盘(3)和座椅(2),转盘(3)通过第一回转支承(4)安装在吊臂的下端,座椅(2)安装在转盘(3)上,其特征在于:吊臂支撑系统设置一组,吊臂支撑系统包括上固定座(16)和下部支撑体,二者固定连接,吊臂驱动电机(14)安装在上固定座(16)上,上固定座(16)上固定第二回转支承(13)的外圈,第二回转支承(13)的内圈安装在吊臂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且其与吊臂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支撑体包括立柱(21)、斜柱(17)和两支撑柱(19),立柱(21)上部安装固定铰支座(20),斜柱(17)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固定铰支座(20)铰接,另一端与上固定座(16)固定连接,两支撑柱(19)对称分布在斜柱(17)的两侧,对应两支撑柱(19)在斜柱(17)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安装一连接座(18),支撑柱(19)的上端通过销轴与对应的连接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桂龙
申请(专利权)人:滕桂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