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的充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549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的充氧方法,是采用微孔膜对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进行充氧,具体是将具有压力的含氧气体通入微孔膜的膜壁一侧,而具有一定流速的待充氧水体位于膜壁的另一侧,从而实现对水体的充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平板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式膜等微孔膜,使具有一定压力的含氧气体与水体通过微孔膜中丰富的孔界面进行充分的接触,从而实现高效水体充氧,而且能耗比较低,实施方法简便,成本低,非常经济;同时,调节通入气体的压力和水流的速度即可高效地提高水体中的溶氧浓度,保持需要的水体溶氧水平,保证在任何养殖密度下,养殖水体中的溶氧度,为淡水类或海水类水生动物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水体充氧的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在水产养殖、水生物暂养箱、水生物长途运输、观赏水族箱中,需不断的对水体进行充氧,为水体中的水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才能让水生物保持长时间的存活状态。目前,用于水生物养殖水体或暂养水体的充氧方法,大多是通过高速运动的机械部件使氧气与水体混合,实现充氧的目的,如各种曝气机,有些则是通过布气石一类的元件实现充氧,这些充氧方法,充氧效率低,而且能耗较高。 另一方面,各种微孔膜,即膜壁上具有细小的微孔的膜,水或气就可从膜壁的一侧经过微孔而流动到膜壁的另一侧,如平板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式膜,它们因具有良好的过滤或透析能力,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目前,采用这种平板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式膜制成的膜组件已屡见不鲜,如专利号为ZL03243266.6(公告号为CN2608114Y)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平板式富氧膜组件》,如专利号为ZL200420109650.1(公告号为CN2744398Y)的中国技术专利《浸没式渠式布气中空纤维膜组件》,又如申请号为01802888.8(公开号为CN139280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空纤维膜组件装置以及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制造方法》等等。一般这种中空纤维式膜组件包括有若干个中空纤维膜和包裹在中空纤维膜外部的壳体,每个中空纤维膜的膜壁内部通道构成管程,而膜壁外部与壳体之间的间隙通道构成壳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氧效率高、能耗比较低的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的充氧方法。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的充氧方法,是采用微孔膜对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进行充氧。 具体实施时,该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的充氧方法,可简单的将微孔膜或其组件置于静止的水体中,此时膜壁的外侧与水体接触,膜壁的内侧通含氧气体,从而向水体中充氧,与膜壁外侧接触的具有高溶氧度的水体与较低溶氧度的水体可通过水生物的运动进行混合,达到调节全部水体中溶氧度的目的。 但为提高充氧效率,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如下将具有压力的含氧气体通入微孔膜的膜壁一侧,而待充氧水体位于膜壁的另一侧,从而实现对水体的充氧。 一般通入的含氧气体,其含氧体积百分比以在21%至100%之间为佳,气体的压力以0~3.0atm(绝对压力)为佳;为使已充氧水体及时流出,而待充氧水体就能及时输入,所述待充氧水体可以具有一定的流速,流速范围以在0.01~20m/s为佳,这样,待充氧水体就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壁的另一侧,从微孔膜的端部流出的水体即为已充氧的水体。 所述的待充氧水体可以是淡水、海水或人造海水等任何养殖水生物的液体。 为保证充氧效果,所述的微孔膜以微孔孔径在0.05微米至50微米范围内为佳;所述的微孔膜可以根据具体实施环境,采用现有的各种膜,即可采用平板式膜、管式膜或中空纤维式膜,而微孔膜的材质可以采用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偏氟乙烯、聚醚砜、聚砜、聚碳酸酯、聚丙烯腈、尼龙等。 并且,所述的微孔膜可以根据待充氧水体的处理规模,采用各种形式的膜组件,如单级膜组件,对于规模较大的,可采用多级并联、串联或串并联组合方式的微孔膜膜组件。 该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的充氧方法,可用于水生动物的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活体水生动物长途高密度运输过程中的暂养、观赏鱼类水族箱中水体环境的构建和宾馆饭店水生动物活体暂养箱之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平板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式膜等微孔膜,使具有一定压力的含氧气体与待充氧水体通过微孔膜中丰富的孔界面进行充分的接触,从而实现高效水体充氧,而且能耗比较低,实施方法简便,成本低,非常经济;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高效充氧方法,调节通入气体的压力和水流的速度即可高效地提高水体中的溶氧浓度,保持需要的水体溶氧水平,其溶氧浓度范围可达2mg/L~20mg/L,保证在任何养殖密度下,养殖水体中的溶氧度,为淡水类或海水类水生动物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个装有1立方米海水的暂养水箱,暂养网箱养殖生产而得的大黄鱼20条,采用30厘米长的聚丙烯材质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微孔的孔径为0.22微米,在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管程(即中空纤维膜的内侧中)中通入压力为1.25~1.35atm(绝压)的含氧气体,水箱中的待充氧水体为海水,用一个离心泵将待充氧水体经过滤布过滤后,以流速在1.5m/s通入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壳程(即中空纤维膜的外侧),从该壳程中流出的水体即为已充氧的水体,返回水箱之中,水体的循环流量为400~600升/小时。实验过程中用人工配制的海水每天更换20%~30%的水量。试验共进行了20天,水体中溶氧度保持在5.2~7.7毫克/升的范围,大黄鱼生存状况良好。 实施例二一个装有1立方米淡水的暂养水箱,暂养扁鱼17条,鲫鱼20条,采用30厘米长的聚偏氟乙烯制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其微孔的孔径为0.4微米,在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管程通入压力为1.2~1.3atm(绝压)的含氧气体,水箱中的待充氧水体为淡水,用一个离心泵将该待充氧水体经过滤布过滤后,以流速在1.4m/s通入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壳程,从该壳程中流出的水体即为已充氧的水体,返回水箱之中,水体的循环流量为350~550升/小时。实验过程中用自来水每天更换20%~30%的水量。试验共进行了16天,水体中溶氧度保持在4.6~7.2毫克/升的范围,扁鱼和鲫鱼生存状况良好。 实施例三一个0.5立方米的六面体水族箱,除水族箱的顶部外的另外五面各排列固定有聚四氟乙烯平板式微孔膜的平板膜组件,其微孔的孔径为0.45微米,该平板膜组件内侧气路以含氧气体管道相连,并连接1.1atm(绝压)的氧源,平板膜组件外侧用尼龙网保护,并与水族箱内的水体接触,水族箱内养殖10~15条热带鱼,水体中溶氧度可保持在5.3~8.1毫克/升的范围,水族箱内水体定期从底部更换5~10%。共养鱼278天,水族箱内热带鱼生存状况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的充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微孔膜对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进行充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的充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微孔膜对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进行充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的充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压力的含氧气体通入微孔膜的膜壁一侧,而待充氧水体位于膜壁的另一侧,从而实现对水体的充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的充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充氧水体具有一定的流速,流速范围在0.01~20m/s。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物养殖或暂养水体的充氧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