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均德专利>正文

一种叶用枸杞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5458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7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叶用枸杞栽培方法,通过对叶用枸杞栽培插条的选取、栽培基地的选取和处理以及栽培管理的改进,使得叶用枸杞栽培能够实现周年生产,打破了夏季休眠、冬季低温生长缓慢的缺陷;同时其栽培方法简单,劳动强度较低,尤其是无需进行育苗移栽处理,结合扦插定植过程中的行距、窝距、垄间距的限定,使得每亩种植植株数量与密度得到了均衡,并经过行与行之间的窝错位设置,使得每亩种植植株数量达到了6000株,并且不会影响叶用枸杞的生长态势,提高了叶用枸杞单位面积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叶用枸杞种植
,尤其是一种叶用枸杞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枸杞又名枸杞菜、枸牙菜、枸杞头,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木本植物,传统栽培的枸杞主要以药用(采收果实和根皮)为主,具有提高免疫机能、抗衰老的功效。菜用枸杞,亦称叶用枸杞,以嫩茎叶供食用的食、药营养型保健木本蔬菜,多为野生类型,有大叶枸杞和细叶枸杞之分,人工选育的菜用枸杞专用品种较少。菜用枸杞为灌木,高0.5~1.5m,多分支,细长,具纵棱,浅灰黄色,常弓形弯曲,有棘刺,单叶互生或2-4枝簇生于短枝上,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全缘,具叶柄;叶长5~7cm,宽3~5cm,叶肉较厚,叶色浓绿,味浓,一般不开花结实,地上部一次产生有效菜芽数较多,并具产芽连续性,地下根蔓生性极强。菜用枸杞喜冷凉,不耐高温、不耐强光,喜湿润的土壤环境,在冬冷夏热的地方不适合露地栽培,目前主要的栽培方式为扦插,但其成活率不高,生长发育情况较差。为此,有研究者针对菜用枸杞的栽培方法进行了研究,如专利申请号为201510093543.7的菜用枸杞的日光温室栽培方法;又如专利号为201310135567.5的叶用枸杞的种植方法等;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菜用枸杞的栽培或者叶用枸杞的种植方面,其主要集中在外界环境的变化与控制来实现叶用枸杞种植的成本较低的目的,如通过对叶用枸杞的生长环境的温度、光照等的控制与调整;再如对叶用枸杞营养剂的配方调整,实现叶用枸杞抗病性增强,降低农药的使用等。尽管如此,现有技术中的叶用枸杞的栽培技术研究并不较多,依然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使得叶用枸杞的种植成本较高,劳动强度较大,叶用枸杞的叶芽品质较低,阻碍了叶用枸杞种植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叶用枸杞栽培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叶用枸杞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驯化的枸杞品种植株,截取植株枝条作为插条,植株枝条为一年生粗壮枝条,截取部位为枝条的基部或中部,截取长度为9-11cm,截取段的枝条直径为3-4cm;能够有效的确保插条扦插后的成活率,提高生根率。(2)选取有机质含量≥50%,并且疏松的沙壤土作为栽培基地;对基地开沟,并按照每亩使用有机肥1400-1600kg,将有机肥施肥入沟中,再将其整平;能够有效的确保土壤中养分运输过程中氧气供给,同时能够确保营养价值较高,改善枸杞的生长环境,加快叶用枸杞的生长速度;(3)在整平的基地上设置行距和窝距,行距为30cm,窝距为30cm,四行形成一垄,垄宽为120cm,垄间距为40cm,在每年的2-10月份,将步骤(1)的插条扦插在设置的窝上,每窝扦插一个插条;能够有效的控制叶用枸杞栽培的密度,使得栽培密度较高,生长态势较优,新芽长出后的林间通风、通气效果较优。同时实现扦插定植栽培,避免了传统需要扦插育苗后的移栽步骤,有效的降低了栽培成本;(4)扦插完成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待插条生长出根系和新芽后,并且待新芽高度为15-20cm时,再在阴天、无强光照射下进行第一次平茬处理,留茬高度为4-5cm;待第二次新芽长到19-21cm时,进行第二次平茬处理,留茬高度为6-8cm;并在平茬过程中,采用液体营养剂喷洒处理,待进入采收期后,保持垄面干燥,采收。能够有效的控制叶用枸杞的叶芽木质化,促进新芽的不断萌发,提高叶用枸杞的产量。所述的插条,选择一年生粗壮枝条的半木质化部位进行截取。通过半木质化的插条的选取,使得其细胞分裂速度较优,提高了插条扦插后的成活率,降低了栽培成本。所述的有机肥是腐熟农家肥。腐熟处理后,能够有效避免在土壤中形成高温,避免了烧根现象,提高了叶用枸杞的生长环境质量;所述的垄,每一垄上的四行相邻两行上的窝呈错位排列。通过错位设置,能够有效的确保密度适宜,每亩栽培植株量增大,使得每亩能够栽培6000株,有效的提高了叶用枸杞的亩产量。所述的插条,其在扦插前采用营养液浸泡处理10-20min。促进生根,避免杂菌感染。所述的营养液为多菌灵800倍液,吲哚乙酸溶液,乐果乳油1400倍液按照质量比为1:2-5:0.3-1.5的混合溶液,其中吲哚乙酸溶液的浓度为150-195mg/L。能够有效的杀灭杂菌,并对插条消毒,同时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所述的有机肥,是腐熟的农家肥与氮磷钾复合肥的混合料,混合比以质量比计为13-19:1。确保营养丰富。所述的营养剂,为磷酸脲、磷酸二氢钾、五朵云、青蒿、苦楝、辣椒、白醋的混合物,混合比以质量比计为1:1:3-5:1-2:0.3-0.7:1.1-1.7:0.3-0.6。能够供给营养价值,同时还能够对害虫进行杀灭,尤其是五朵云、青蒿、苦楝、辣椒、白醋配制后,能够有效的杀灭虫害,增强叶用枸杞的抗土传病能力,提高叶用枸杞的产叶量,降低叶用枸杞的栽培成本。所述的营养剂,制备方法为将磷酸脲、磷酸二氢钾、五朵云、青蒿、苦楝、辣椒混合均匀后,研磨成粉末,并过100-120目筛,加入白醋,搅拌均匀,即可。所述的营养剂,其在使用过程中,是按照40-60kg与水1L配制成溶液后,进行喷洒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体现在:通过对叶用枸杞栽培插条的选取、栽培基地的选取和处理以及栽培管理的改进,使得叶用枸杞栽培能够实现周年生产,打破了夏季休眠、冬季低温生长缓慢的缺陷;同时其栽培方法简单,劳动强度较低,尤其是无需进行育苗移栽处理,结合扦插定植过程中的行距、窝距、垄间距的限定,使得每亩种植植株数量与密度得到了均衡,并经过行与行之间的窝错位设置,使得每亩种植植株数量达到了6000株,并且不会影响叶用枸杞的生长态势,提高了叶用枸杞单位面积的产量。本专利技术创造在扦插当年就能够投产,其经济效益较优,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了栽培成本,提高了叶用枸杞叶芽的品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研究者,在四川丘陵地区进行扦插定植处理,扦插定植时间选取在4月初,并且经过平茬处理后,在6月上旬就能够采收叶芽了,有效的避免了夏季休眠态,而且在栽培当年,每亩采收叶芽达到500kg以上,每亩在第二年达到了1500kg。本专利技术的创造者通过一行一垄、两行一垄、多行一垄的对比试验,其结果显示,在每一垄的行数高于5时,其叶用枸杞的亩产量严重受到影响,相比一行一垄、两行一垄、三行一垄低10%左右,而按照四行一垄,其能够有效的相比一行一垄、两行一垄、三行一垄高3%左右;而且进一步的通过对四行一垄进行相邻两行的窝错位设置,其能够使得产量相比一行一垄、两行一垄、三行一垄高7%左右;可见,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对栽培的密度以及栽培的窝与窝之间的布局进行设置,使得每亩的栽培株数较多,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在采用有机肥与氮磷钾复合肥进行混合时,其混合比只要满足腐熟农家肥是氮磷钾复合肥质量的3倍以上,即可,能够有效的避免氮磷钾复合肥的过量,避免焼根现象;采用的腐熟农家肥是对牛粪、猪粪、羊粪、鸡粪等传统的农家肥进行堆放发酵而成的;除此以外,也可以是通过沼气池处理后的渣或者液体。本专利技术创造在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时,是控制土壤的水分含量维持在40%以上,这里所浇的水中,可以是将沼液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用枸杞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驯化的枸杞品种植株,截取植株枝条作为插条,植株枝条为一年生粗壮枝条,截取部位为枝条的基部或中部,截取长度为9‑11cm,截取段的枝条直径为3‑4cm;(2)选取有机质含量≥50%,并且疏松的沙壤土作为栽培基地;对基地开沟,并按照每亩使用有机肥1400‑1600kg,将有机肥施肥入沟中,再将其整平;(3)在整平的基地上设置行距和窝距,行距为30cm,窝距为30cm,四行形成一垄,垄宽为120cm,垄间距为40cm,在每年的2‑10月份,将步骤(1)的插条扦插在设置的窝上,每窝扦插一个插条;(4)扦插完成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待插条生长出根系和新芽后,并且待新芽高度为15‑20cm时,再在阴天、无强光照射下进行第一次平茬处理,留茬高度为4‑5cm;待第二次新芽长到19‑21cm时,进行第二次平茬处理,留茬高度为6‑8cm;并在平茬过程中,采用液体营养剂喷洒处理,待进入采收期后,保持垄面干燥,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用枸杞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驯化的枸杞品种植株,截取植株枝条作为插条,植株枝条为一年生粗壮枝条,截取部位为枝条的基部或中部,截取长度为9-11cm,截取段的枝条直径为3-4cm;(2)选取有机质含量≥50%,并且疏松的沙壤土作为栽培基地;对基地开沟,并按照每亩使用有机肥1400-1600kg,将有机肥施肥入沟中,再将其整平;(3)在整平的基地上设置行距和窝距,行距为30cm,窝距为30cm,四行形成一垄,垄宽为120cm,垄间距为40cm,在每年的2-10月份,将步骤(1)的插条扦插在设置的窝上,每窝扦插一个插条;(4)扦插完成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待插条生长出根系和新芽后,并且待新芽高度为15-20cm时,再在阴天、无强光照射下进行第一次平茬处理,留茬高度为4-5cm;待第二次新芽长到19-21cm时,进行第二次平茬处理,留茬高度为6-8cm;并在平茬过程中,采用液体营养剂喷洒处理,待进入采收期后,保持垄面干燥,采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用枸杞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条,选择一年生粗壮枝条的半木质化部位进行截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用枸杞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肥是腐熟农家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用枸杞栽培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均德许勤智樊增敬白琼
申请(专利权)人:樊均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