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心火盖、分气盘、燃烧器、燃气灶和烤箱。该中心火盖,其中心区设置上下贯通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设有风门调节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调节时直接在中心火盖上方调节,无需翻转燃气灶,且调节时直接从上方即可观察到调节的位置,调节量更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领域,具体地,涉及中心火盖、分气盘、燃烧器、燃气灶和烤箱。
技术介绍
家用燃气灶一般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的好坏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使用燃气灶时点燃的火焰是红色的甚至还会产生黑烟,将锅底熏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检查一下燃气灶的风门了。现有燃气灶的风门结构多设置在灶具底部,调节时需要将燃气灶半翻转,而且风门设置隐蔽,调节中不易观察,调节时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火盖、分气盘、燃烧器、燃气灶和烤箱,该设备解决了风门调节结构安装位置不当,调节时不易观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心火盖,其中心区设置上下贯通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设有风门调节结构。优选为,所述风门调节结构为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底端处于所述分气盘的中心出口内,所述调节轴能够在驱动力下相对所述中心火盖的下底面上下运动,所述调节轴和所述中心火盖之间设置限位件。优选为,所述调节轴为风门调节螺栓,所述中心火盖的中心设置螺纹,与所述风门调节螺栓螺纹连接。优选为,所述风门调节螺栓的顶面设置调节部。优选为,所述调节部为调节凹槽。优选为,所述调节轴的轴截面为圆形、方形、椭圆形、异形中的任一种。优选为,所述分气盘的中心火盖的侧壁设置一个以上的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向内延伸至中心火盖的中心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分气盘,其包括分气盘上部件、分气盘下部件、外环火盖和所述的中心火盖;所述分气盘上部件安装于所述分气盘下部件上方,所述中心火盖安装于所述分气盘上部件的中心区上方,所述外环火盖搭接在所述分气盘上部件和所述分气盘下部件的边缘处;所述分气盘的中心火盖的中心孔设有风门调节结构。优选为,所述分气盘的中心出口连通炉头中心燃气混合通道和中心火盖的出气孔,所述分气盘的中心出口的侧壁设有多层台阶。优选为,所述分气盘上部件的外边缘和所述分气盘下部件的内边缘之间设置用于容纳外环火盖的底部凸缘的凹槽。优选为,所述凹槽的侧壁和底面夹角为90°优选为,所述分气盘为一体抽芯压铸结构,所述分气盘上部件的下表面和所述分气盘下部件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以上的燃气分气仓,所述燃气分气仓连通炉头外环燃气混合通道和外环火盖的出气孔。优选为,所述外环燃气混合通道的轴向和所述燃气分气仓的轴向夹角大于90°。优选为,在所述燃气分气仓的气体出口,所述燃气分气仓的一个以上的侧壁与相邻的所述分气盘外表面之间圆弧面过渡;和/或,所述燃气分气仓的一个以上的侧壁与相邻的所述分气盘外表面之间平面过渡。优选为,在所述燃气分气仓的气体出口处,所述燃气分气仓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与相邻的所述分气盘外表面之间圆弧面过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其包括:炉头组件和所述的分气盘,所述分气盘安装于所述炉头组件上;所述炉头组件包括:外环引射管、内环文丘里引射管,所述外环引射管与炉头外环燃气混合通道连通,所述内环文丘里引射管与炉头中心燃气混合通道连通;所述分气盘的燃气分气仓连通所述炉头外环燃气混合通道,所述分气盘的中心出口连通所述炉头中心燃气混合通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和/或烤箱,其包括灶身和/或烤箱主体及一个以上所述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安装于所述灶身和/或烤箱主体的燃烧器安装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中心火盖在中心孔处设置风门调节结构,调节时直接在中心火盖上方调节,无需翻转燃气灶,且调节时直接从上方即可观察到调节的位置,调节量更精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分气盘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细节图;图3是图1中B的细节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分气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心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燃烧器中炉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剖面示意图;图10是图8中自下而上观察角度下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8的爆炸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分气盘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中心火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分气盘上部件;2分气盘下部件;3燃气分气仓;4炉头中心燃气混合通道;5炉头外环燃气混合通道;6外环火盖;7中心火盖;8风门调节螺栓;9调节凹槽;10台阶;11燃气分气仓的气体出口;12圆弧面;13外环引射管;14内环文丘里引射管;15分气盘;16中心进气管;17中心火盖的中心孔;18凹槽;19上模;20分气盘上结构;21导杆;22滑块;23下模;24分气盘下结构;25炉头组件;26导流通孔;27底部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接下来将通过本技术的基础设计、扩展设计、替换设计等方面来进行详细描述:基于现有分气盘的风量调节结构多设置在灶具底部,调节操作时不易观察调节量,给调节带来很多不方便,为此,本技术给出一种中心火盖,如图5所示,该中心火盖将风门调节结构设置在分气盘15的中心火盖的中心孔17处,调节时直接在中心火盖7上方调节,调节时方便观察调节量,调节易操作,且调节更准确。具体到风门调节结构的具体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调节轴,调节轴的底端处于分气盘15的中心出口内,调节轴能够在驱动力下相对中心火盖7的下底面上下运动,调节轴和中心火盖7之间设置限位件。通过调整中心火盖7内风门调节片与出口距离,实现控制进风量,在混合腔进行控制,能有效控制燃烧其空气混合比,可有效调控回火界限。调节结构简单可靠,结构适应性强,稳定可靠。更进一步的情况下可以将调节轴设计为风门调节螺栓8,中心火盖7的中心设置螺纹,中心火盖7的风门调节片与风门调节螺栓8螺纹连接。在一些实际操作中,为了方便对风门调节螺栓8进行转动,使其上下运动,风门调节螺栓8的顶面设置调节部。操作该调节部则可以带动风门调节螺栓8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调节部设计为调节凹槽9,方便螺丝刀的刀头置于调节凹槽9中。该调节凹槽9的形状可以为条形也可以为十字形。至于调节轴的轴截面,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异形中的任一种。基于目前分气盘上经常出现液体聚集,造成二次空气补充量不够的问题,在上述基础设计或扩展设计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分气盘15的中心火盖7的侧壁设置一个以上的导流通孔26,导流通孔26向内延伸至中心火盖7的中心孔。液体可以自导流通孔26排泄,有利于补充二次空气。为了对技术做更充分的保护,接下来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中心火盖的分气盘,该分气盘包括分气盘上部件、分气盘下部件、外环火盖和所述的中心火盖;所述分气盘上部件安装于所述分气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其中心区设置上下贯通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设有风门调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其中心区设置上下贯通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设有风门调节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调节结构为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底端处于所述分气盘的中心出口内,所述调节轴能够在驱动力下相对所述中心火盖(7)的下底面上下运动,所述调节轴和所述中心火盖(7)之间设置限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为风门调节螺栓(8),所述中心火盖(7)的中心设置螺纹,与所述风门调节螺栓(8)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调节螺栓(8)的顶面设置调节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为调节凹槽(9)。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的轴截面为圆形、方形、椭圆形、异形中的任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的中心火盖(7)的侧壁设置一个以上的导流通孔(26),所述导流通孔(26)向内延伸至中心火盖(7)的中心孔。8.一种分气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气盘上部件、分气盘下部件、外环火盖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中心火盖;所述分气盘上部件安装于所述分气盘下部件上方,所述中心火盖安装于所述分气盘上部件的中心区上方,所述外环火盖搭接在所述分气盘上部件和所述分气盘下部件的边缘处;所述分气盘的中心火盖(7)的中心孔(17)设有风门调节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气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的中心出口连通炉头中心燃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悦泳,赖育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