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器件三维封装互连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3567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MEMS器件三维封装互连材料,属于MEMS互连材料领域。该互连材料的纳米PrSn3含量为0.05~0.5%,纳米Cu6Sn5含量为0.5~1.5%,亚微米Cu颗粒含量为0.05~0.5%,Ag纳米线为0.5~2.0%,Bi含量为40~60%,其余为Sn。使用纳米PrSn3颗粒、纳米Cu6Sn5颗粒、亚微米Cu颗粒,Ag纳米线,预先将Sn/Bi粉末混合均匀,添加钎剂混合,制备膏状的互连材料,然后加入亚微米Cu颗粒和Ag纳米线,最后添加纳米PrSn3颗粒、纳米Cu6Sn5颗粒。采用高能超声搅拌制备成焊膏使用。本互连材料具有较低的低熔点和较高的性能,可用于MEMS器件的互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MEMS器件三维封装互连材料,属MEMS互连材料领域。该互连材料主要用于MEMS一类电子器件高可靠性需求的领域,是一种具有高性能的新型互连钎料。
技术介绍
MEMS是利用微机械加工工艺制作具有机械特性的传感器系统,该系统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微机械部件以及电子集成电路,一般采用硅或非硅材料作为机械结构,以获得优异的机械性能。在MEMS器件封装中,微小互连焊点扮演者机械支撑和电气连接的角色,在MEMS器件可靠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MEMS器件的低温连接,诸多研究者选用了钎焊材料在250℃低温条件下进行连接,传统的SnPb钎料因为183℃的低温和高性能被认为是最佳的互连材料,但是由于Pb的毒性,国内外的研究者和企业决定剔出Pb,选择无铅钎料进行连接。在系列的无铅钎料中,SnAgCu钎料被推荐为替代传统SnPb的最优选择,但是在服役期间SnAgCu内部会出现组织粗大、抗蠕变性能低、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对于MEMS器件而言,焊点数量较多且尺寸较小,在服役期间极容易因为组织的恶化出现焊点性能的下降。降低MEMS器件的可靠性。在探讨无铅钎料研究中,合金化是互连材料改性的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MEMS器件三维封装互连材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MEMS器件三维封装互连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纳米PrSn3含量为0.05~0.5%,纳米Cu6Sn5含量为0.5~1.5%,亚微米Cu颗粒含量为0.05~0.5%,Ag纳米线为0.5~2.0%,Bi含量为40~60%,其余为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EMS器件三维封装互连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纳米PrSn3含量为0.05~0.5%,纳米Cu6Sn5含量为0.5~1.5%,亚微米Cu颗粒含量为0.05~0.5%,Ag纳米线为0.5~2.0%,Bi含量为40~60%,其余为Sn。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MEMS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刘志权郭永环钟素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