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直流断路器灭弧
,具体涉及一种直流断路器灭弧装置。
技术介绍
低压断路器是一种重要的输配电电气元件,在线路中起着分配电能保护设备及人员安全的重要作用。低压断路器按其使用系统可分为交流断路器和直流断路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低压断路器通过触头的闭合或断开,实现对用电负荷的分配与控制。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断路器检测到故障信号,脱扣器动作,使触头分断,断开故障线路。当线路中发生短路故障时,在分断短路电流时,快速的熄灭电弧是保障断路器可靠分断的重要条件。在交流系统中,由于交流电具有过零点,电弧的熄灭相对容易,而直流电没有过零点,电弧的熄灭相对来说比较困难。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通过加装永磁体来加强灭弧效果,此种方法虽有利于灭弧,但限制了断路器的正负极接线形式。中国专利文献CN204067289U公开了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二外壳内设有灭弧室,灭弧室内设有若干均布的灭弧栅片,灭弧室包括与第一外壳对应的上端口,灭弧室内与灭弧栅片对应设有产气架,产气架的一端设于第一外壳与上端口之间且覆盖上端口。产气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产气臂,两个产气臂的一端设有遮挡板,遮挡板设于第一外壳与上端口之间且覆盖上端口。该专利文献中的直流塑壳断路器,虽然没有加装永磁体来加强灭弧效果,不会限制断路器的正负极接线形式,然而其在灭弧室的上端口和第一外壳之间增设了遮挡板,这样的设计方案虽然可以避免电弧燃烧时产生的气压从该处泄漏,且能够避免冲裂第一外壳,但是会出现以下问题:从其说明书的附图6可以看出,动静触头的分断点靠近第二外壳,且远离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断路器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与所述第一壳体(1)相对并与其固定连接,以形成内部安装空间(10);灭弧室(3),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上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10)内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壳体(1)相对的侧开口(30);产气罩(4),安装在所述灭弧室(3)的内部下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产气板(41)和第二产气板(4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产气板(41)和所述第二产气板(42)以形成容纳空间(40)的遮挡板(43),所述遮挡板(43)与所述侧开口(30)相对且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设置,所述第一产气板(41)、第二产气板(42)和所述遮挡板(43)均为产气材质;动、静触头(5,6),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10)内部,所述动、静触头(5,6)的分断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40)内部,且靠近所述遮挡板(43);灭弧栅片(7),具有若干个,安装在所述灭弧室(3)的内部上方,具有与所述容纳空间(40)相对的下部开口(71),所述下部开口(71)的开口大小沿所述第二壳体(2)至所述第一壳体(1)方向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断路器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与所述第一壳体(1)相对并与其固定连接,以形成内部安装空间(10);灭弧室(3),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上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10)内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壳体(1)相对的侧开口(30);产气罩(4),安装在所述灭弧室(3)的内部下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产气板(41)和第二产气板(4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产气板(41)和所述第二产气板(42)以形成容纳空间(40)的遮挡板(43),所述遮挡板(43)与所述侧开口(30)相对且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设置,所述第一产气板(41)、第二产气板(42)和所述遮挡板(43)均为产气材质;动、静触头(5,6),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10)内部,所述动、静触头(5,6)的分断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40)内部,且靠近所述遮挡板(43);灭弧栅片(7),具有若干个,安装在所述灭弧室(3)的内部上方,具有与所述容纳空间(40)相对的下部开口(71),所述下部开口(71)的开口大小沿所述第二壳体(2)至所述第一壳体(1)方向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断路器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产气板(41)相对的第一延长板(11),以及与所述第二产气板(42)相对的第二延长板(12),所述第一延长板(11)和第二延长板(12)伸入所述灭弧室(3)内部,形成与所述容纳空间(40)连通、并与所述灭弧栅片(7)上下相对的间隔空间(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断路器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产气板(41)和所述第二产气板(42)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产气板(41)和所述第二产气板(42)的内侧面上成形有若干向着彼此延伸的凸起板(44),任意相邻两个凸起板(44)之间形成沟槽(45),所述凸起板(44)的延伸长度沿远离所述灭弧栅片(7)的方向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断路器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t一延长板(11)和所述第二延长板(12)倾斜设置,形成上开口大下开口小的所述间隔空间(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断路器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开口(71)为圆弧形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断路器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霞,张立,郑志浩,陈前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