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刀闸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1、刀型开关也称隔离开关,是一种结构比较简单,应用非常广泛的电开关装置。闸刀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可观察到明显断口,能将电源有效切断。
2、传统刀型开关通常包括底座、手柄、触刀、触刀支架、保护罩以及分别固定在底座两端的多个静触座,并在静触座设有接线组件触刀一端与其中一隔静触座铰接,另一个静触座位于触刀的转动轨迹上,通过转动手柄使得触刀连通两组静触座或者分断两个静触座。现有刀型开关通过在底座上设有连接静触座的若干接线端子和若干接线孔,并对应在保护罩设有与接线端子上下相对的操作孔,通过操作孔对接线端子进行接线操作即可,是无需再拆除保护罩。但由于保护罩的高度设计较高,使得操作孔与出线端子之间有较大空隙距离,尤其是拆线时需要旋松接线端子上的接线螺丝,时常发生接线螺丝从接线端子上脱落掉在底座上的情况,从而需要拆开保护罩重新安装接线螺丝,接线操作较为繁琐,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刀型开关通过操作孔对接线端子进行操作时,时常发生接线螺丝从接线端子上脱落掉在底座上的情况,接线操作繁琐,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包括底座、罩壳和以两两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的多对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接线板和可移动设置在端子本体顶部的接线螺丝,所述罩壳上设置有与多对接线端子相对应的多对操作孔,所述罩壳包括沿操作孔的轴向延
3、上述的刀闸开关装置中,所述限位结构为成型在所述导向柱内壁上的限位凸台,所述接线螺丝的头部与所述限位凸台配合相抵。
4、上述的刀闸开关装置中,所述导向柱的上端口与所述操作孔相连,所述导向柱的下端口套设于所述接线螺丝外侧,所述操作孔贯穿于所述导向柱中。
5、上述的刀闸开关装置中,每对接线端子分为一个进线端子和一个出线端子,所述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之间通过接触结构相连,所述接触结构包括与所述进线端子的接线板相连的第一静触座,和与所述出线端子的接线板相连的第二静触座,和转动连接在第一静触座和第二静触座之间的动触刀,该动触刀具有伸出于所述罩壳外的手柄,所述罩壳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动触刀的转动穿过的槽道结构,所述槽道结构上设置有与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相对应的两个操作孔,以及与两个操作孔相连的两个导向柱。
6、上述的刀闸开关装置中,所述槽道结构将所述导向柱分隔形成两个相对的圆弧柱体,两个圆弧柱体成型在所述槽道结构的两侧槽壁上。
7、上述的刀闸开关装置中,所述导向柱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条,多个加强筋条沿圆周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于所述导向柱中,并由多个加强筋条的底端形成所述限位结构。
8、上述的刀闸开关装置中,所述动触刀的一端铰接设置于第一静触座上,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罩壳外与手柄相连,并在所述动触刀上设有与第二静触座配合接触或分离的触头凸起。
9、上述的刀闸开关装置中,所述第二静触座上设置有弹性卡簧,所述第二静触座的两个接触板上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弹性卡簧倾斜相对的两端卡抵在两个定位孔中。
10、上述的刀闸开关装置中,所述罩壳对应出线端子的出线侧高度大于其对应进线端子的进线侧高度,所述罩壳内设有将多对接线端子依次隔开的纵向隔板,以及将第一静触座和第二静触座隔开的横向隔板。
11、上述的刀闸开关装置中,所述端子本体具有穿线腔,所述接线板穿设于所述穿线腔中,所述穿线腔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凸条结构。
12、本技术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3、1.本技术提供的刀闸开关装置中,罩壳内设有沿操作孔轴向延伸连接在接线螺丝与操作孔之间的导向柱,这种空心结构设计的导向柱内设有与接线螺丝相对的限位结构,使操作孔、导向柱和接线螺丝相连处在同一直线上,以方便接线操作,根据接线螺丝的头部是容纳在导向柱内,接线螺丝在旋松时会沿着导向柱向上移动并受到限位结构的阻挡作用,通过限位结构限定了接线螺丝的最大上移距离,从而起到限制接线螺丝从接线端子脱离的作用,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操作人员借助工具通过操作孔和导向柱可以精准对接线端子进行操作,满足罩壳较高情况下的接线操作要求,并通过限位结构可以防止接线螺丝从接线端子上脱落掉在底座上的情况发生,接线稳定性好,操作使用方便。
14、2.本技术提供的刀闸开关装置中,所述限位结构为成型在所述导向柱内壁上的限位凸台,这种结构设置,利用导向柱对接线螺丝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当接线螺丝受外力操作沿着导向柱向上移动时,通过接线螺丝的头部与限位凸台配合相抵以起到限制接线螺丝移动的作用,保证接线螺丝上移至最大距离时也不从端子本体上脱离出去,从而对接线螺丝在接线端子上起到限位防脱效果,接线操作方便。
15、3.本技术提供的刀闸开关装置中,根据罩壳进线侧和出线侧的高度不同,其中对应位于罩壳出线侧的导向柱高度设计也高,为此,所述导向柱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条,多个加强筋条沿圆周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于导向柱中,这种结构设置,通过多个加强筋条可以增强导向柱的结构强度,以克服导向柱因长度过大带来的应力不均而造成的变形情况,结构稳定性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包括底座(1)、罩壳(2)和以两两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1)两端的多对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3)、接线板(5)和可移动设置在端子本体顶部的接线螺丝(4),所述罩壳(2)上设置有与多对接线端子相对应的多对操作孔(2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7)为成型在所述导向柱(6)内壁上的限位凸台,所述接线螺丝(4)的头部与所述限位凸台配合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6)的上端口与所述操作孔(21)相连,所述导向柱(6)的下端口套设于所述接线螺丝(4)外侧,所述操作孔(21)贯穿于所述导向柱(6)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6)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条(61),多个加强筋条(61)沿圆周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于所述导向柱(6)中,并由多个加强筋条(61)的底端形成所述限位结构(7)。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对接线端子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结构(22)将所述导向柱(6)分隔形成两个相对的圆弧柱体(60),两个圆弧柱体(60)成型在所述槽道结构(22)的两侧槽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刀(83)的一端铰接设置于第一静触座(81)上,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罩壳(2)外与手柄(85)相连,并在所述动触刀(83)上设有与第二静触座(82)配合接触或分离的触头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静触座(82)上设置有弹性卡簧(84),所述第二静触座(82)的两个接触板上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弹性卡簧(84)倾斜相对的两端卡抵在两个定位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对应出线端子(b)的出线侧高度大于其对应进线端子(a)的进线侧高度,所述罩壳(2)内设有将多对接线端子依次隔开的纵向隔板(24),以及将第一静触座(81)和第二静触座(82)隔开的横向隔板(25)。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3)具有穿线腔,所述接线板(5)穿设于所述穿线腔中,所述穿线腔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凸条结构(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包括底座(1)、罩壳(2)和以两两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1)两端的多对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3)、接线板(5)和可移动设置在端子本体顶部的接线螺丝(4),所述罩壳(2)上设置有与多对接线端子相对应的多对操作孔(2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7)为成型在所述导向柱(6)内壁上的限位凸台,所述接线螺丝(4)的头部与所述限位凸台配合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6)的上端口与所述操作孔(21)相连,所述导向柱(6)的下端口套设于所述接线螺丝(4)外侧,所述操作孔(21)贯穿于所述导向柱(6)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6)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条(61),多个加强筋条(61)沿圆周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于所述导向柱(6)中,并由多个加强筋条(61)的底端形成所述限位结构(7)。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一种刀闸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对接线端子分为一个进线端子(a)和一个出线端子(b),所述进线端子(a)和出线端子(b)之间通过接触结构(8)相连,所述接触结构(8)包括与所述进线端子(a)的接线板(5)相连的第一静触座(81),和与所述出线端子(b)的接线板(5)相连的第二静触座(82),和转动连接在第一静触座(81)和第二静触座(82)之间的动触刀(83),该动触刀(83)具有伸出于所述罩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明,章仕斌,罗池福,曾雪峰,朱志荣,张程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