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志东专利>正文

复合微生物处理湖泊蓝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329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微生物处理湖泊蓝藻的方法,蓝藻污染湖泊水静置后,上层蓝藻层与下层清水层的体积比为1∶9,其特征在于处理步骤为:将复合微生物喷洒于蓝藻污染湖泊水面,喷洒量为蓝藻污染湖泊水面每平米0.5~1kg。运用复合微生物活菌液治理蓝藻,经室内小试和池塘中试验有明显效果,而且可达到彻底根治目标。采用喷洒的工艺方法针对存在蓝藻污染的水域进行处理,简单高效,且蓝藻在短时间内即死亡;采用本复合微生物,对环境影响小,水质依然达到饮用水取水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复合^t生物处理湖泊蓝藻的 方法。二、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蓝藻是藻类生物,又叫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 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在一些 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湖水由于遭到严重有机污染,氮、磷含量超标呈重富营养化 状态,再遇上适宜的温度(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等条件,蓝藻就可能爆发疯 长。蓝藻其实呈绿颜色,大量浮藻覆盖在水面上像一层粘糊糊的"绿油漆,,,又叫 水华。水华爆发时,水中的溶解氧被蓝藻大量消耗,鱼类等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 而死亡,水体不仅变了颜色,还有臭味。长期如此,湖泊失去了功能,成为死 湖。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 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更为严重的 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 中含有大量MC。 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 因。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碳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碳净水器 对被污染水源进行净化。人们在洗澡、游泳及进行其它水上运动时,接触含藻毒 素水体可引起眼睛和皮肤过敏;少量喝水可引起急性肠胃炎;长期饮用则可能引 发肝癌。家畜及野生动物饮用了含藻毒素的水后,会出现腹泻、乏力、呕吐、嗜 睡等状,甚至死亡。蓝藻对水生生物也有影响。蓝藻能释放生物毒素类次级代谢 物,含一定浓度藻毒素的水体可以使鱼卵变异及生长异常,水华暴发也常使大量 水生生物死亡;另外,在水生脊推动物及无脊推动物体内积累的藻毒素,包括 鱼、贝和浮游动物等,有可能通过食物链的累积效应而危害人体健康。含毒素的 蓝藻细胞在水体中的迁移,如与粘土共沉淀,或;f皮水生生物捕食后随其颗粒排泄 物沉淀等途径,使毒素积累并滞留在底质中,对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藻体死亡 时还会散发恶臭,严重破坏景观天敌蓝藻等藻类是花、鲢鱼的食物,可以通过投放此类鱼苗来治理藻类,防止藻类爆发。但大规模的投放活性炭成本较高,通过 投放鱼类也只能起到预防作用。今年,太湖蓝藻泛滥,已严重影响市民生活用水 等。目前治理方法是动用大量民工、解放军战士通过打捞方法以求减少蓝藻数 量。其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处理湖泊蓝藻的方 法,用该方法处理蓝藻污染成本低,见效快。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蓝藻污染 湖泊水静置后,上层蓝藻层与下层清水层的体积比为1: 9,处理步骤为将复合 微生物喷洒于蓝藻污染湖泊水面,喷洒量为蓝藻污染湖泊水面每平米0.5 ~ lkg。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 合微生物组成为酵母菌菌落总数1 ~ 3 x 103cfWmL;乳酸菌菌落总数2~4x 105cfU/mL;枯草芽孢杆菌菌落总数1 ~ 3 x 103 cfii/mL。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运用复合微生物活菌液治理蓝藻,经室内小试和 池塘中试验有明显效果,而且可达到彻底根治目标。根据水体内蓝藻量,专利技术人 摸索出最佳的复合微生物投放量,采用喷洒的工艺方法针对存在蓝藻污染的水域 进行处理,简单高效,且蓝藻在短时间内即死亡;采用本复合微生物,对环境影 响小,7jc质依然达到々欠用水取水标准。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复合微生物分别喷洒于两个相同的容器(锥形瓶),按蓝藻与水的混合液 喷洒微生物O. 5 % ~ 1 % (蓝藻与水的比例约1:9), 12小时后,1 %容器 内蓝藻开始变色,2 4小时后蓝藻死亡约为8 0 %,.过后再喷洒一次微生物,1 2小时后蓝藻全部死亡沉入水底,臭味消失。喷洒0.5 %微生物的容器内蓝藻基 本不死亡(无效)。实施例2 :复合微生物喷洒二个2 0千克桶装的蓝藻水混合液(蓝藻与水的比例 1:9),分别按照1 % ~ 0 5 %微生物的量投放,2小时后1 %容器内的蓝藻开始变色(蓝色变绿色),1 2小时后蓝藻死亡过半,颜色大半变黑且沉水底,2 4小时后全部死亡且全部沉入水底,臭味全部消失。实施例3 :复合微生物在农村水塘投放太湖中的蓝藻,蓝藻漂浮在水面(厚度约为l 0 公分,水深2米,面积约6平方米),喷洒微生物3千克一小时后就开始变色见 效,1 2小时后大半死亡,开始向水底下沉,2 4小时后全部死亡,全部沉入水 底,臭味消失。实施例4:<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蓝藻污染湖泊水静置后,上层蓝藻层与下层清水层的体积比为1∶9,其特征在于处理步骤为将复合微生物喷洒于蓝藻污染湖泊水面,喷洒量为蓝藻污染湖泊水面每平米0.5~1kg。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复合樣i生物组成为酵母菌菌落总数 l~3xl 03cfU/mL乳酸菌菌落总数 2~4x l05cfii/mL枯草芽孢杆菌菌落总数 1 ~ 3 x 103 cfii/mL。全文摘要一种,蓝藻污染湖泊水静置后,上层蓝藻层与下层清水层的体积比为1∶9,其特征在于处理步骤为将复合微生物喷洒于蓝藻污染湖泊水面,喷洒量为蓝藻污染湖泊水面每平米0.5~1kg。运用复合微生物活菌液治理蓝藻,经室内小试和池塘中试验有明显效果,而且可达到彻底根治目标。采用喷洒的工艺方法针对存在蓝藻污染的水域进行处理,简单高效,且蓝藻在短时间内即死亡;采用本复合微生物,对环境影响小,水质依然达到饮用水取水标准。文档编号C02F3/34GK101125712SQ200710025128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戴志东 申请人:戴志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微生物处理湖泊蓝藻的方法,蓝藻污染湖泊水静置后,上层蓝藻层与下层清水层的体积比为1∶9,其特征在于处理步骤为:将复合微生物喷洒于蓝藻污染湖泊水面,喷洒量为蓝藻污染湖泊水面每平米0.5~1k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戴志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