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床用折叠桌,病床包括第一床板和位于第一床板上方的第二床板,所述折叠桌位于第二床板与第一床板之间且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折叠桌包括高度调节架、与高度调节架连接的桌底座和可旋转的设置于桌底座上且用于放置物品的桌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病床用折叠桌,能够在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之间的空间中进行展开,可以方便下铺病人用餐、看书、看报、使用笔记本电脑等,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桌面倾斜角度及高度,方便以不同坐姿使用;不用时可以折叠收起,减少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病床用折叠桌。
技术介绍
桌子作为一种日常家具,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家居用品,无论一日三餐,还是工作学习都离不开,作为病人也是需要使用的,但是现在大部分医院普通病房受空间限制,基本是只提供一个小柜子用于病人存放物品,没有桌子可用,无法满足病人,尤其是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病人在床上完成餐饮、看书看报以及操作平板电脑等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病床用折叠桌,目的是节约占用的空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病床用折叠桌,病床包括第一床板和位于第一床板上方的第二床板,所述折叠桌位于第二床板与第一床板之间且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折叠桌包括高度调节架、与高度调节架连接的桌底座和可旋转的设置于桌底座上且用于放置物品的桌板。所述的病床用折叠桌还包括与所述桌板转动连接且用于对桌板提供支撑力的角度调节杆,所述桌底座具有多个让角度调节杆嵌入的卡槽。所述卡槽在所述桌底座上沿与所述桌板的旋转中心线相垂直的方向设置多个。所述高度调节架包括与所述第二床板连接的第一支座、与第一支座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和所述桌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且与桌底座滑动连接的第三连杆以及用于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保持相对固定的第一锁止机构。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上的第一限位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为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以及套设于第一限位杆和锁紧螺栓上且由锁紧螺栓固定的锁止杆,锁止杆具有让第一限位杆和锁紧螺栓嵌入的第一滑槽。所述的病床用折叠桌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且用于在折叠桌呈展开状态时使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床板保持相对固定的第二锁止机构。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上的第二限位杆和对第二限位杆施加拉力的拉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锁止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床板连接的第二支座,所述拉杆的一端与第二支座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勾住所述第二限位杆。所述的病床用折叠桌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床板连接且用于在折叠桌呈折叠状态时使所述桌底座与所述第二床板保持相对固定的第三锁止机构。本技术的病床用折叠桌,能够在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之间的空间中进行展开,可以方便下铺病人用餐、看书、看报、使用笔记本电脑等,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桌面倾斜角度及高度,方便以不同坐姿使用;不用时可以折叠收起,减少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具有本技术折叠桌的病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床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折叠桌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折叠桌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床体;101、第一床板;102、翻转床板;103、床腿;104、置物架;105、储物格;2、第二床体;201、第二床板;202、床头架;3、调节装置;301、第四支座;302、调节杆;303、顶杆;304、旋转架;305、手柄;4、折叠桌;401、第一连杆;402、第二连杆;403、第三连杆;404、桌板;405、桌底座;406、卡槽;407、角度调节杆;408、第一限位杆;409、锁紧螺栓;410、锁止杆;411、第一滑槽;412、第一支座;413、拉杆;414、第二支座;415、锁止钩;416、第三支座;417、储物槽;418、第二限位杆;419、第二滑槽;420、挡块;421、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图1所示为具有本技术的折叠桌的病床,该病床主要包括第一床体1、第二床体2、调节装置3、床梯装置和本技术的折叠桌4。第一床体1具有第一床板101和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床板101上的翻转床板102;第二床体2是设置于第一床体1上,且具有位于第一床板101上方的第二床板201;折叠桌4是与第二床体2连接,并位于第二床板201与第一床板101之间,且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调节装置3是设置于第一床体1上,并与翻转床板102连接,且用于调节第一床板101与翻转床板102之间的夹角大小。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病床通过设置位于下方的第一床体1和位于上方的第二床体2,形成双层结构,第二床体2平时可以作为陪护人员休息用床,在床位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无行动障碍病情轻缓的病人用床,第一床体1常设为病人使用。上下两个床体均可以使用,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病房上层空间,减少对病房地面空间的占用。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床体1包括竖直设置的床腿103、水平设置的第一床板101和与第一床板101为转动连接的翻转床板102,翻转床板102能够上下转动,翻转床板102的旋转中心线处于水平面内且与第一床板10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一床板101与床腿103固定连接,床腿103对第一床板101提供支撑,使第一床板101远离地面。翻转床板102设置成在第一床板101的床头位置处可以向上朝向床尾方向翻转,可以在病人坐起时形成提供支撑的靠背。如图2所示,翻转床板102为矩形平板,第一床板101的端部具有容纳翻转床板102的矩形凹槽,翻转床板102的端部设有与第一床板101转动连接的销轴,翻转床板102的旋转中心线位于第一床板101的两端之间,翻转床板102向上翻起后,其与第一床板101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翻转床板102在完全放倒后其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床板101的头部对齐,从而能够形成完整的床板。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通过在第一床体1上设置调节装置3,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快速的调节翻转床板102与第一床板101之间的夹角大小,将翻转床板102调节至能够使病人较为舒适的靠坐的位置。如图3所示,调节装置3包括设置于第一床体1上的第四支座301、与第四支座301为螺纹连接的调节杆302、与调节杆302连接的顶杆303和与顶杆303转动连接且用于对翻转床板102施加使其旋转的作用力的旋转架304,顶杆303的长度方向与翻转床板102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第四支座301设置于第一床板101的下方且与第一床板101连接,调节杆302和顶杆303横置在第一床板101的下方,调节杆302与第四支座301为螺纹连接,调节杆302的外表面设有螺纹,相应在第四支座301内部设置让调节杆302穿过的螺纹孔。顶杆303的一端与调节杆302的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架304为转动和滑动连接。旋转架304位于翻转床板102的下方,旋转架304的一端与顶杆303连接,另一端与翻转床板102的底面接触,旋转架304在两端之间的位置处通过销轴与第一床板101转动连接,旋转架304的旋转中心线与翻转床板102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且旋转架304的旋转中心线位于翻转床板102的旋转中心线和第一床板101的端部之间。调节杆302的一端伸出至第四支座301外,且在该端设置用于操作调节杆302旋转的手柄305。在需要调节翻转床板102的角度时,通过旋转手柄305,使调节杆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病床用折叠桌,病床包括第一床板和位于第一床板上方的第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桌位于第二床板与第一床板之间且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折叠桌包括高度调节架、与高度调节架连接的桌底座和可旋转的设置于桌底座上且用于放置物品的桌板;所述高度调节架包括与所述第二床板连接的第一支座、与第一支座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和所述桌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且与桌底座滑动连接的第三连杆以及用于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保持相对固定的第一锁止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床用折叠桌,病床包括第一床板和位于第一床板上方的第二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桌位于第二床板与第一床板之间且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折叠桌包括高度调节架、与高度调节架连接的桌底座和可旋转的设置于桌底座上且用于放置物品的桌板;所述高度调节架包括与所述第二床板连接的第一支座、与第一支座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和所述桌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且与桌底座滑动连接的第三连杆以及用于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保持相对固定的第一锁止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用折叠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桌板转动连接且用于对桌板提供支撑力的角度调节杆,所述桌底座具有多个让角度调节杆嵌入的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床用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在所述桌底座上沿与所述桌板的旋转中心线相垂直的方向设置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病床用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上的第一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延靖,刘安,杨雅倩,蔡天鑫,方毓楠,方慧林,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