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292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载水处理装置,无需提高设备成本即可容易实现臭氧的注入,且不仅可以杀灭形状较大的水生生物,也可以杀灭细菌类。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压载水泵,其经吸入配管吸入含有水生生物等的压载水,同时经排出配管将该压载水压送到船舶的压载水箱中;狭缝板,其在该排出配管内具有多个狭缝状的开口,还设置有下述旁路配管,其将含有上述水生生物的压载水从上述排出配管的靠近压载水泵侧抽出一部分,同时在上述排出配管的远离压载水泵侧,再次返回到上述狭缝板跟前,还设置有溶解装置,其向经该旁路配管抽出的压载水中添加臭氧,并使它们混合来溶解臭氧,此外设置有加压泵,其将从溶解装置送来的臭氧溶解液返回到上述排出配管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通过组合 具有喷流、气蚀效果的机械杀灭方法和臭氧处理方法,来有效地处理船 舶压栽水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为确保航行时船体的稳定性,在运输原油等的货船上设置有压载舱(ballast tank)。通常情况下,通过下述的方式来调整船体的浮力以使船 体稳定,即,当没有装载原油等时,用压载水充满压载抢内,当"原油 等时,排放压载水。这样压载水是为了船舶的安全航行所必须的水,通常使用的是进行装 卸的码头的海水。据说其7JC量,从世界范围来看每年超过100亿吨。然而,在压载水中混杂有生长在取用该压载水的码头的水生生物,伴 随着船舶的移动,这些水生生物同时祐:^运到其他国家。因此,加剧了下述的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指,原 本没有生长在该海域的生物种取代了既有的生物种。在这种背景下,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外交会汉上,通过了用以 规定和管理船舶的压载水以及沉淀物的条约(下面简称条约),并且预定 从2009年以后的建造船开始适用使用有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压栽水管理的 实施义务。另外,根据条约压载水的排放标准,规定为下^1所示。 表l<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column></row><table>因此,在排放压载水时,需要对其除去或杀灭到存在于外海的生物 数量的百分之一的程度。基于以上背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压载水的处理技术的开发已成 为当务之急。以往,作为对含有水生生物的水进行物理处理的方法,已知的是专 利文献l中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 2001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l所记栽的是这样一种技术,即,通过高压压载水泵使压 载水中所含有的水生生物通过狭缝板,从而破坏、杀灭水生生物的技术。然而,专利文献l所述的技术存在下述缺点,即,虽然对于一般的 水生生物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对极其微小的细菌类却起不到效果, 无法满足条约的基准。为了解决该问题,虽然也考虑将臭氧添加到压载水中,但若将臭氧 添加到高压的压栽水中,则出现了下述的问题。即,由于采用机械杀灭 方法所需的压力AP (0.5 1.0MPa)、以及往各压载抢注水时的所需压力 (0.2 0.4MPa)是必须的,因此压载水泵的压力达到约1.5MPa程度的 泵压力。另一方面, 一般臭氧发生装置的排出压力最大才0.2 MPa,而压载 水泵的排出压力却很高,因此存在臭氧的注入困难,若增加压力则会 提高设备成本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压载水的处理装置,其无需提高设 备成本即可容易实现臭氧的注入,而且不仅可以杀灭一般的水生生物, 也可以杀灭极其微小的细菌类。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课题,可根据以下记载得知。 通过以下的各项专利技术来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l所述的专利技术为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压载水泵,其经吸入配管吸入含有水生生物等的压载水,同时 经排出配管将该压载水压送到船舶的压载艙中;和狭缝板,其在该排出 配管内、具有多个狭缝状的开口,还设置有旁路配管,其将含有上述水 生生物等的压载水从上述排出配管的靠近压载水泵的侧抽出一部分,并 且在上述排出配管的远离压载水泵侧,再次返回到上述狭缝板跟前,还 设置有溶解装置,其向经该旁路配管抽出的压载水中添加臭氧,并使它 们混合来溶解臭氧,而且设置有加压泵,其将从该溶解装置送来的臭氧 溶解液返回到上述排出配管中。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为一种船舶压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压载水泵,其经吸入配管吸入含有水生生物等的压栽水,同时 经排出配管将该压载水压送到船舶的压载水箱中;和狭缝板,其在该排 出配管内且具有多个狭缝状的开口,还设置有下述旁路配管,其将含有 上述水生生物的压载水从上述该压载水泵的吸入配管抽出一部分,并且 在上述排出配管的远离压载水泵侧,再次返回到上述狭缝板的上游侧, 还设置有溶解装置,其向经该旁路配管抽出的压载水中添加臭氧,并使 它们混合来溶解臭氧,而且设置有加压泵,其将从该溶解装置送来的臭 氧溶解液返回到上述排出配管中。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为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压载水泵,其经吸入配管吸入含有水生生物等的压载水,同时 经排出配管将该压栽水压送到船舶的压载水箱中;和狭缝板,其在该排 出配管内、且具有多个狭缝状的开口,而且向位于该压载水泵的排出配 管上的上述狭缝板的下游侧添加臭氧。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为 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压载水泵,该压载水泵经吸入配管吸入含有水生生物等的压栽 水,同时经排出配管将该压载水压送到船舶的压载水箱中;和狭缝板, 其在该排出配管内、且具有多个狭缝状的开口,而且向该压载水泵的吸 入配管中添加臭氧。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压载水的处理装置,其无需提高设备成 本即可容易实现臭氧的注入,而且不仅可以杀灭相对形状较大的水生生物,也可以杀灭细菌类。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狭缝板附近的简略剖视图。图3是沿图2的m-m线的简略剖视图。图4是表示开口的其他形态的图。 图5是表示开口的其他形态的图。 图6是表示狭缝板的其他形态的简略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是一张显微镜照片。 图IO是一张显微镜照片。 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l...压载水泵; 2…压载抢; 3…吸入配管; 4…排出配管; 5、 5a、 5b…狭缝板; 500...狭缝; 6…旁路配管;600…抽出部; 601…减压阀;602…溶解装置;603…臭氧发生器;604…臭氧供给管; 605…加压泵;606…单向阀;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方式)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在图l中,l为用于 将含有水生生物等的压载水送入压载舱2的压载水泵,3为吸入配管,4 为排出配管。在本专利技术中,在作为处理对象的压栽水中,例如使用有海水、淡水 等,在该压载水中,含有动物浮游生物、植物浮游生物、以及细菌等水 生生物。5为设置于排出配管4内的狭缝板,基于附图2以及附图3对该狭 缝板5进行说明。图2为狭缝板附近的简略剖视图,图3为沿图2m-m线的筒略剖视图。如图2、 3所示,在狭缝板5上形成有多个狭缝500、 500、……。狭缝500的开口宽度,可以设定为能够充分发挥本专利技术效果的任意 的宽度,但是优选为200um 500um。压载水朝向狭缝板5被压载水泵1压送到排出配管4内。被压送的 压载水维持着乱流的状态,欲通过狭缝板5的狭缝500。并在欲通过该 狭缝500时产生剪断现象,从而破坏、杀灭水中的水生生物。在通过该狭缝500时,发生AP0.5 1.0MPa程度的压力损失,此外 为了向压载抢2送水,还需要保证(0.2~0.4MPa)压力,因此若考虑 到这些压力,压载水泵1需要保证0.7 1.4MPa程度的泵压力。从提高剪断力方面考虑,优选为,将安装于排出配管4的狭缝板5 安装在与水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使狭缝板5与排出配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压载水泵,其经吸入配管吸入含有水生生物等的压载水,同时经排出配管将该压载水压送到船舶的压载舱中;和狭缝板,其在该排出配管内、具有多个狭缝状的开口,还设置有旁路配管,其将含有上述水生生物等的压载水,从上述排出配管的靠近压载水泵侧抽出一部分,并且在上述排出配管的远离压载水泵侧,再次返回到上述狭缝板跟前,还设置有溶解装置,其向经该旁路配管抽出的压载水中添加臭氧,并使它们混合来溶解臭氧,而且设置有加压泵,其将从该溶解装置送来的臭氧溶解液返回到上述排出配管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代康夫菊地武晃和气惇城野清治平尾多布吉田胜美大西泉齐藤政宏
申请(专利权)人:社团法人日本海难防止协会商船三井海事咨询公司株式会社新兴株式会社水圈科学顾问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