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284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所述电镀废水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以及含银(Ag)废水等,或含多种重金属的混合重金属废水,在每升电镀废水中加入2~5克制革湿污泥,快速搅拌20~30分钟,静置30分钟,待悬浮的污泥颗粒物沉淀后,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即可排放,污泥脱水压缩后另行无害化处理。上述制革湿污泥为制革过程中加工生皮而产生的污泥,其含水率为50~60%,粗蛋白含量为30~50%,纤维素含量27~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涉及污染废水的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以污制污的环保技术,具体为一种。
技术介绍
据统计,目前全国的电镀废水排放量为4xl08吨/a,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的排放量最大。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 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其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絮凝沉淀法、电解法、离子交换和反渗透膜法、生化法。化学法和絮凝沉淀法运行成本高,且二次污染严重;电解法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但处理效果欠佳,未见一定规模工程实例;离子交换和反渗透膜法处理效果最好,但投资大,费用较高,操作复杂处理能力受限制;生化法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处理效果也较理想,但污泥量大,且处理效果受低温和氰化物的影响较大。总体而言,电镀废水为处理难度大的一类高污染负荷的工业废水。我国制革行业发展十分迅速,而制革过程中每加工U生皮约产生150 kg污泥,我国每年 约产生制革污泥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所述的电镀废水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以及含银(Ag)废水等,或含多种重金属的混合重金属废水,其特征在于:按每升电镀废水加入2~5克制革湿污泥计,加入制革湿污泥,快速搅拌20~30分钟,静置30分钟,待悬浮的污泥颗粒物沉淀后,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即可排放,污泥脱水压缩后另行无害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会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