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压式阀芯,包括阀体下座和阀体上座,阀体下座设置有下腔室,及均与下腔室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通道,还包括密封变形组件和按压弹跳装置,密封变形组件设于阀体上座和阀体下座之间,并可通过水压差作用封堵或开启出水通道,密封变形组件与阀体上座之间形成有上腔室,且密封变形组件设置有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旁通孔,及连通上腔室和出水通道的先导孔;按压弹跳装置包括可移动地穿装在阀体上座的安装孔内的弹跳组件,及用于被不连续按压时驱使弹跳组件封堵或打开先导孔的开关组件。该结构采用先导结构原理,相比于直接通过控制杆封堵出水通道的结构,更加省力,而且无需手动保持按压来实现持续通水,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芯,特别是一种按压式阀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常用阀芯有旋转式阀芯和按压式阀芯,旋转式阀芯通过左右旋转手柄来实现水路的开启或关闭,其每次开启时需要旋转手柄到一定角度以达到合适的水流量大小,关闭时也需要反向拧转相同的角度,操作不便,而且存在关闭时因旋转手柄没有拧转到位而漏水的现象,此外,该结构的手柄占用空间大,容易被使用者碰触,误操作率高。按压式阀芯通过按压控制杆轴向移动和控制杆的自动回弹来实现水路的关闭和开启,虽然简化了开封水路的操作,若需要长时间用水时,则需要手动一直按压,使用不便,而且现有的按压式阀芯直接依靠控制杆来封堵出水通道,控制杆所受水压大,手动操作控制杆时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按压式阀芯,其操作省力,使用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压式阀芯,包括阀体下座和密封安装在阀体下座上的阀体上座,所述阀体下座设置有下腔室,及均与下腔室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通道,还包括密封变形组件,设于阀体上座和阀体下座之间,并可通过水压差作用封堵或开启所述出水通道,所述密封变形组件与阀体上座之间形成有上腔室,且密封变形组件设置有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旁通孔,及连通上腔室和出水通道的先导孔;按压弹跳装置,装设于阀体上座,包括可移动地穿装在阀体上座的安装孔内的弹跳组件,及用于被不连续按压时驱使弹跳组件封堵或打开所述先导孔的开关组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体上座设有分度转位外壳,所述分度转位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下端带有导向齿的凸台,相邻导向齿之间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可上下移动安装在分度转位外壳内的滑爪推杆,与弹跳组件组接、可随滑爪推杆移动而自转卡入或脱出导向齿的滑爪套,及装设在弹跳组件与阀体上座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滑爪推杆和滑爪套的外壁分别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定位齿和限位齿,所述定位齿和限位齿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斜面。进一步,所述弹跳组件包括与开关组件装配的封水推杆,所述封水推杆下端套接有与安装孔密封配合的封水胶塞,且封水胶塞内安装有用于封堵先导孔的封水头,及设于封水推杆和封水头之间的缓冲弹簧。进一步,所述安装孔上端与弹跳组件之间设置有Y型密封圈。进一步,所述密封变形组件包括封水膜片和膜片支撑座,所述膜片支撑座设于封水膜片上方并与封水膜片相扣接,所述旁通孔和先导孔设置于膜片支撑座上并穿透封水膜片。进一步,所述阀体上座与密封变形组件之间设置有去污弹簧,所述去污弹簧的上端向下延伸形成有伸入旁通孔的顶针。进一步,所述旁通孔的孔径小于先导孔的孔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设置有带先导孔和旁通孔的密封变形组件,及具有弹跳组件和开关组件的按压弹跳装置,在开关组件驱使弹跳组件封堵先导孔时,水流从下腔室经过旁通孔流入上腔室,通过上下腔室的水压差来驱使密封变形组件变形封堵出水通道,相比于传统技术中直接通过控制杆封堵出水通道的结构,更加省力,而且通过不连续按压开关组件即可切换弹跳组件封堵或打开先导孔,从而在水压差的作用下,控制阀芯封水或通水,无需手动保持按压来实现持续通水,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灵活控制通水时长,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在弹跳组件封堵先导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在弹跳组件打开先导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在弹跳组件封堵先导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在弹跳组件打开先导孔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附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水流流向),本技术的一种按压式阀芯,包括阀体下座1和密封安装在阀体下座1上的阀体上座2,所述阀体下座1设置有下腔室10,及均与下腔室10连通的进水口11和出水通道12。本技术还包括密封变形组件3和按压弹跳装置,所述密封变形组件3设于阀体上座2和阀体下座1之间,并可通过水压差作用封堵或开启所述出水通道12,所述密封变形组件3与阀体上座2之间形成有上腔室20,且密封变形组件3设置有连通上腔室20和下腔室10的旁通孔301,及连通上腔室20和出水通道12的先导孔302。所述按压弹跳装置装设于阀体上座2,包括可移动地穿装在阀体上座2的安装孔21内的弹跳组件5,及用于被不连续按压时驱使弹跳组件5堵封或打开所述先导孔302的开关组件4。本技术通过按压开关组件4驱使弹跳组件5封堵或打开先导孔302,实现上腔室20的封堵或开启,并通过上腔室20和下腔室10的水压差作用驱使密封变形组件3向下变形而封堵出水通道12或向上变形而开启出水通道12,最终实现阀芯的封水和通水功能。本技术由于采用先导结构原理,以密封变形组件3控制进通水水压平衡,相比于传统技术中直接通过控制杆封堵出水通道的结构,更加省力。所述密封变形组件3包括封水膜片31和膜片支撑座32,所述膜片支撑座32设于封水膜片31上方并与封水膜片31相扣接,所述旁通孔301和先导孔302设置于膜片支撑座32上并穿透封水膜片31。在此,所述膜片支撑座32提高了封水膜片31的支撑能力,保证弹跳组件5对先导孔302封堵的密封性。当然,本技术也可将膜片支撑座32省去,在封水膜片31上设置旁通孔301和先导孔302。所述旁通孔301的孔径小于先导孔302的孔径,使得在旁通孔301和先导孔302同时接通时,流入上腔室20内的水少于从上腔室20内往外流走的水,从而使得上腔室20内的压力迅速减小,利于缩短封水膜片31的复位时间。所述阀体上座2设有分度转位外壳200,所述分度转位外壳200的内壁上设有下端带有导向齿的凸台201,相邻导向齿之间形成有导向槽202,所述开关组件4包括可上下移动安装在分度转位外壳200内的滑爪推杆42,与弹跳组件5组接、可随滑爪推杆42移动而自转卡入或脱出导向齿的滑爪套43,及装设在弹跳组件5与阀体上座2之间的复位弹簧41,所述滑爪推杆42和滑爪套43的外壁分别设置有与导向槽202滑动配合的定位齿421和限位齿431,所述定位齿421和限位齿431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斜面。当滑爪推杆42上的定位齿421和滑爪套43上的限位齿431均位于导向槽202内时,按压滑爪推杆42,在导向槽202的约束下,滑爪推杆42推动滑爪套43带动弹跳组件5下移,当限位齿431沿导向槽202下移至越过导向齿时,撤销按压力,在复位弹簧41的顶压力作用下,弹跳组件5和滑爪套43上移,所述限位齿431沿定位齿421转动而卡入导向齿内,从而使弹跳组件5定位在封堵先导孔302的状态;此时再次按压滑爪推杆42,滑爪推杆42推动滑爪套43带动弹跳组件5再次下移,当限位齿431跟随滑爪套43下移而脱出导向齿的卡位时,撤销按压力,在复位弹簧41的顶压力作用下,弹跳组件5推动滑爪套43上移,限位齿431与导向齿转动配合而滑入下一个导向槽202内,滑爪套43沿导向槽202上移而复位,从而使弹跳组件5定位在打开先导孔302的状态。上述开关组件4与弹跳组件5配合的结构为常见的弹跳式笔芯的按压弹跳结构,当然,本技术中的按压弹跳装置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具有按压下移卡住再次按压弹起复位的按压弹跳装置在其他应用中是已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压式阀芯,包括阀体下座和密封安装在阀体下座上的阀体上座,所述阀体下座设置有下腔室,及均与下腔室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变形组件,设于阀体上座和阀体下座之间,并可通过水压差作用封堵或开启所述出水通道,所述密封变形组件与阀体上座之间形成有上腔室,且密封变形组件设置有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旁通孔,及连通上腔室和出水通道的先导孔;按压弹跳装置,装设于阀体上座,包括可移动地穿装在阀体上座的安装孔内的弹跳组件,及用于被不连续按压时驱使弹跳组件封堵或打开所述先导孔的开关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式阀芯,包括阀体下座和密封安装在阀体下座上的阀体上座,所述阀体下座设置有下腔室,及均与下腔室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变形组件,设于阀体上座和阀体下座之间,并可通过水压差作用封堵或开启所述出水通道,所述密封变形组件与阀体上座之间形成有上腔室,且密封变形组件设置有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旁通孔,及连通上腔室和出水通道的先导孔;按压弹跳装置,装设于阀体上座,包括可移动地穿装在阀体上座的安装孔内的弹跳组件,及用于被不连续按压时驱使弹跳组件封堵或打开所述先导孔的开关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座设有分度转位外壳,所述分度转位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下端带有导向齿的凸台,相邻导向齿之间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可上下移动安装在分度转位外壳内的滑爪推杆,与弹跳组件组接、可随滑爪推杆移动而自转卡入或脱出导向齿的滑爪套,及装设在弹跳组件与阀体上座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滑爪推杆和滑爪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兴杰,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朗盛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