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可调的卸压阀及带有该卸压阀的干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1682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卸压阀领域,公开了压力可调的卸压阀及带有该卸压阀的干燥器,其包括阀体(1)和卸压活塞(2),阀体(1)内安装有回位弹簧(6),回位弹簧(6)与卸压活塞(2)连接并推动卸压活塞(2)上的第二密封圈(4)压紧在密封挡圈(5)上,阀体(1)内安装有弹簧座(7),回位弹簧(6)安装在弹簧座(7)上,弹簧座(7)上连接有螺钉(8),螺钉(8)与阀体(1)上的螺纹孔配合并通过在螺纹孔内的旋转带动弹簧座(7)实现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簧座可控制回位弹簧的压缩量,进而控制卸压阀的卸压预设力,适用于不同的需求,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避免了安全故障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卸压阀领域,尤其涉及了压力可调的卸压阀及带有该卸压阀的干燥器
技术介绍
汽车空气干燥器的用途是对来自空压机的压缩空气进行吸附干燥,防止管路锈蚀,增加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在干燥器自带的复合式调压阀失效的情况下,随着气压的上升,当气压作用在卸压活塞上的压力克服卸压活塞下部的回位弹簧力,卸压阀门被推开,空气干燥器自动排气,从而保证后面气路安全。该安全压力主要取决于阀门部位的尺寸链及回位弹簧力,但在实际制造时,无法保证所有尺寸一致以及所有的弹簧力一致,就会出现安全压力不稳定的情况;目前汽车制造商对安全压力的要求不同,现有干燥器无法满足所有汽车制造商要求。如果系统内压力超过要求的安全压力,会给整个控制系统带来故障隐患,进而造成安全隐患。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汽车制动系统中,气动元件故障率较高,其中以压缩空气的污染为重要原因,湿空气是空气和水气的混合物。压缩空气主要杂质是机油和水,机油来自空气压缩机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的挥发,水则作为水蒸汽分量包含在空气中,空气经过空压机压缩后,水蒸汽密度增加,相对湿度便增加,常压露点为20℃,压缩为0.6Mpa压缩空气时,露点升为52℃,当空气沿管道和系统元件流动时又因温度下降而使压缩空气产生过饱和水蒸汽及冷凝水,从而大大降低气动系统的可靠性,并导致阀类过早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卸压值不可调的缺点,提供了压力可调的卸压阀及带有该卸压阀的干燥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压力可调的卸压阀,包括阀体和安装在阀体内的卸压活塞,卸压活塞上安装有第二密封圈,阀体上安装有与第二密封圈配合的密封挡圈并通过第二密封圈和密封挡圈的开合实现排气卸压,阀体内安装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与卸压活塞连接并推动卸压活塞上的第二密封圈压紧在密封挡圈上,阀体内安装有弹簧座,回位弹簧安装在弹簧座上,弹簧座上连接有螺钉,螺钉与阀体上的螺纹孔配合并通过在螺纹孔内的旋转带动弹簧座现位移,弹簧座的位移控制回位弹簧的压缩量。现有卸压阀排气压力固定、不可调,不能满足所有车辆生产商的要求,给整车气路带来故障隐患,通过弹簧座可控制回位弹簧的压缩量,进而控制卸压阀的卸压预设力,适用于不同的需求,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卸压活塞上安装有与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阀体内壁密封配合,通过第一密封圈与阀体内壁的密封配合及第二密封圈与密封挡环的密封配合将阀体内腔依次分为压力腔、进气腔和出气腔,压力腔上设有第一进气口,进气腔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出气腔上设有出气口,回位弹簧和弹簧座均安装在出气腔内并推动卸压活塞对压力腔内的气体对卸压活塞的压力。卸压活塞上固定有安装环,第二密封圈安装在安装环上。密封挡环上设有向第二密封圈的方向倾斜的环形斜面,第二密封圈通过卸压活塞的带动与环形斜面贴合并实现密封。环形斜面的设计使密封效果更好。作为优选,阀体包括向下开口的上阀体和向上开口的下阀体,下阀体的上端套入上阀体的下开口中,下阀体的上端与上阀体的内壁形成安装槽,密封挡环安装在安装槽中。作为优选,安装槽中安装有密封环,密封环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密封挡环的两侧。带有压力可调的卸压阀的干燥器,包括干燥罐和与干燥罐连通的调压阀,调压阀对气体进行调压并将调压后的气体排入干燥罐中进行干燥,调压阀内的气体通过管道与第一进气口连接并排至压力腔中,经过干燥罐干燥后的气体通过管道与第二进气口连接并排放至进气腔内,阀体上的出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通过卸压阀的作用,使调压阀在失效时,仍能对干燥罐内的气体进行调压,保护了干燥器不受损坏。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现有卸压阀排气压力固定、不可调,不能满足所有车辆生产商的要求,给整车气路带来故障隐患,通过弹簧座可控制回位弹簧的压缩量,进而控制卸压阀的卸压预设力,适用于不同的需求,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卸压阀的局部放大图Ⅰ。图3是图1的卸压阀的局部放大图Ⅱ。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阀体、2—卸压活塞、3—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密封挡环、6—回位弹簧、7—弹簧座、8—螺钉、9—上阀体、10—下阀体、15—干燥罐、16—调压阀、11—第一进气口、12—第二进气口、13—出气口、14—安装槽、21—安装环、51—环形斜面、141—密封环、101—压力腔、102—进气腔、103—出气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压力可调的卸压阀,包括阀体1和安装在阀体1内的卸压活塞2,卸压活塞2上安装有第二密封圈4,阀体1上安装有与第二密封圈4配合的密封挡圈5,当第二密封圈4与密封挡圈5分离时,卸压阀排出通过第二密封圈4与密封挡圈5之间的间隙排出气体进行卸压,阀体1内安装有回位弹簧6,回位弹簧6与卸压活塞2连接并推动卸压活塞2上的第二密封圈4压紧在密封挡圈5上,阀体1内安装有弹簧座7,回位弹簧6安装在弹簧座7上,弹簧座7上连接有螺钉8,螺钉8与阀体1上的螺纹孔配合,弹簧预压力可通过调压螺钉8调节,旋转螺钉8,由于螺钉8与弹簧座7连接,因此弹簧7受螺钉8推动实现上下位移,,弹簧座7的位移控制回位弹簧6的压缩量,因此可满足不同安全压力要求。卸压活塞2上安装有与第一密封圈3,第一密封圈3与阀体1内壁密封配合,通过第一密封圈3与阀体1内壁的密封配合及第二密封圈4与密封挡环5的密封配合将阀体1内腔依次分为压力腔101、进气腔102和出气腔103,压力腔10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11,进气腔102上设有第二进气口12,出气腔103上设有出气口13,回位弹簧6和弹簧座7均安装在出气腔103内并推动卸压活塞2对压力腔101内的气体对卸压活塞2的压力,当压力腔101中气体对卸压活塞2的作用力大于回位弹簧6弹力时,第二密封圈4与密封挡环5分离并连通进气腔102和出气腔103并排放气体、释放压力。卸压活塞2上固定有安装环21,第二密封圈4安装在安装环21上。密封挡环5上设有向第二密封圈4的方向倾斜的环形斜面51,第二密封圈4通过卸压活塞2的带动与环形斜面51贴合并实现密封。阀体1包括向下开口的上阀体9和向上开口的下阀体10,下阀体10的上端套入上阀体9的下开口中,下阀体10的上端与上阀体9的内壁形成安装槽14,密封挡环5安装在安装槽14中,上阀体9和下阀体10之间安装有卡簧并通过卡簧固定上阀体9和下阀体10之间的连接。安装槽14中安装有密封环141,密封环141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密封挡环5的两侧。带有压力可调的卸压阀的干燥器,包括干燥罐15和与干燥罐5连通的调压阀16,调压阀16对气体进行调压并将调压后的气体排入干燥罐15中进行干燥,调压阀16内的气体通过管道与第一进气口11连接并排至压力腔101中,经过干燥罐15干燥后的气体通过管道与第二进气口12连接并排放至进气腔102内,阀体1上的出气口13与外界大气连通。干燥罐15输出干燥压缩空气至进气腔102的同时,通过管道将调压阀16内的气压输入至调压阀的压力腔101中,当压力腔101的压力达到设定的系统压力,即回位弹簧6对卸压活塞2施加的压力时,压力腔101内的气压在卸压活塞2的上方产生压力,在气压的作用下,卸压活塞2克服回位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力可调的卸压阀及带有该卸压阀的干燥器

【技术保护点】
压力可调的卸压阀,包括阀体(1)和安装在阀体(1)内的卸压活塞(2),其特征在于:卸压活塞(2)上安装有第二密封圈(4),阀体(1)上安装有与第二密封圈(4)配合的密封挡圈(5)并通过第二密封圈(4)和密封挡圈(5)的开合实现排气卸压,阀体(1)内安装有回位弹簧(6),回位弹簧(6)与卸压活塞(2)连接并推动卸压活塞(2)上的第二密封圈(4)压紧在密封挡圈(5)上,阀体(1)内安装有弹簧座(7),回位弹簧(6)安装在弹簧座(7)上,弹簧座(7)上连接有螺钉(8),螺钉(8)与阀体(1)上的螺纹孔配合并通过在螺纹孔内的旋转带动弹簧座(7)实现位移,弹簧座(7)的位移控制回位弹簧(6)的压缩量。

【技术特征摘要】
1.压力可调的卸压阀,包括阀体(1)和安装在阀体(1)内的卸压活塞(2),其特征在于:卸压活塞(2)上安装有第二密封圈(4),阀体(1)上安装有与第二密封圈(4)配合的密封挡圈(5)并通过第二密封圈(4)和密封挡圈(5)的开合实现排气卸压,阀体(1)内安装有回位弹簧(6),回位弹簧(6)与卸压活塞(2)连接并推动卸压活塞(2)上的第二密封圈(4)压紧在密封挡圈(5)上,阀体(1)内安装有弹簧座(7),回位弹簧(6)安装在弹簧座(7)上,弹簧座(7)上连接有螺钉(8),螺钉(8)与阀体(1)上的螺纹孔配合并通过在螺纹孔内的旋转带动弹簧座(7)实现位移,弹簧座(7)的位移控制回位弹簧(6)的压缩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可调的卸压阀,其特征在于:卸压活塞(2)上安装有与第一密封圈(3),第一密封圈(3)与阀体(1)内壁密封配合,通过第一密封圈(3)与阀体(1)内壁的密封配合及第二密封圈(4)与密封挡环(5)的密封配合将阀体(1)内腔依次分为压力腔(101)、进气腔(102)和出气腔(103),压力腔(10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11),进气腔(102)上设有第二进气口(12),出气腔(103)上设有出气口(13),回位弹簧(6)和弹簧座(7)均安装在出气腔(103)内并推动卸压活塞(2)对压力腔(101)内的气体对卸压活塞(2)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