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氧化沟改进工艺。该方法对氧化沟进行改进,在氧化沟内形成缺氧和水解酸化区,可以使制浆造纸中段废水中难以降解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等水解为易于生化处理的小分子物质,得到较高化学耗氧量去除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化学耗氧量去除率达85%-90%,与普通氧化沟相比节能15%-25%。该工艺亦适用于处理要求较高的其它含难降解物质废水的处理,包括城市废水、化纤厂废水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涉及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具 体涉及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氧化沟改进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制浆造纸污染严重,造纸废水化学耗氧量(CODc》排放量 占工业废水COD^排放总量的40%,草浆造纸污染是至今国际造纸 界尚未解决的重大难题。化学耗氧量是控制造纸废水污染的重要因子 之一, 一般制浆造纸中段废水主要污染因子——化学耗氧量为800_ 1600mg/L,通常采用氧化沟生化处理,氧化沟技术从1954年在荷兰 首次建成发展至今,得到了长足发展,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效简化 污水处理技术。近几年在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尤其污染负荷 高的制浆造纸废水处理中得到推广应用。但常规的氧化沟污染物水处 理系统化学耗氧量降解率为75_80%,即处理后的中段水化学耗氧量 为200—450mg/L,满足不了日趋严格的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其主要原因是中段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等难以降解 的化合物,木质素主要来源于制浆造纸,被认为是最稳定、最难以被 生物和热转化方法降解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用现有的废水处理技术 设施降解困难,限制了化学耗氧量的去除率,外排水化学耗氧量居高不下。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原理,在日益重视环保的今天,我们对制浆 造纸中段废水处理氧化沟工艺进行改进,取得了明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满足日趋严格的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 对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氧化沟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制浆 造纸中段废水中化学耗氧量的工艺。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工艺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在 清洁制浆造纸工艺基础上,对中段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和设施改 造,显著降低外排水化学耗氧量(CODo),以满足国家"十一五" 造纸工业废水排放要求。技术原理在于在氧化沟内设置缺氧和水解酸化区域,其长度为氧 化沟总长度的20-35%,增加了氧化沟的缺氧和水解酸化功能,使草 浆制桨造纸中段废水中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等难以降解的大分子物 质,在自行设计的氧化沟内经厌氧或水解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使生化反应效率提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氧化沟内设置缺氧-水解酸化区域,缺氧-水解酸化区域长度为氧化沟总长度的20-35%,并且在氧化沟内分别 设4台卧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氧化沟两侧外廊道各设置1台低速潜 水式推流器。工艺条件进水负荷化学耗氧量(CODa)600—1300mg/L; 氧化沟功率密度10 — 30瓦特/立方米;污泥负荷率0.05 — 0.15kgBOD5/MLVSS'kg'd;污泥回流比50—100°/。,总水力停留时间15 — 30小时;经处理后出水水质化学耗氧量(CODcr) S150mg/L,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对草浆造纸中段废 水处理氧化沟进行了工艺改进,化学耗氧量去除率达85%—90%,比 普通氧化沟化学耗氧量去除率提高5—10%,节能15_25%;提高了 中段废水处理效率,降低了中段废水处理的能耗,很好地满足了日趋 严格的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制浆造纸企业节能、降耗、减 排,清洁生产提供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技术支撑。该工艺亦适用 于处理要求较高的其它含难降解物质废水的处理,包括城市废水、化 纤厂废水等。 附图说明图为本专利技术氧化沟布局。图中l推流器;2出水口; 3耗氧区;4曝气机;5进水口 ; 6缺氧水解酸化区。具体实施方式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好的说明,举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废水类型麦草制浆造纸中段废水(CODcr)800—1600mg/L,氧化 沟总长度为504m ,缺氧-水解酸化区域长度为120m。预处理后氧化沟进水负荷化学耗氧量(CODcx)均值1100mg/L;氧化沟容积20000立方米; 氧化沟功率密度11.1瓦特/立方米;氧化沟设备设置4台55KW卧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氧化沟两 侧外廊道各设置1台低速潜水式推流器,总功率为232KW,如附图 所示。污泥负荷率0.09kgBOD5/MLVSS.kg'd;污泥回流比100%; 总水力停留时间24小时;出水水质化学耗氧量(CODcr) S150mg/L。具体结果见下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实施例2废水类型国产本色废纸为原料生产包装用纸中段废水,氧化沟 总长度为504m,缺氧-水解酸化区域长度为175m。 设计日处理量10000立方米废水; 进水负荷化学耗氧量(CODcr)均值620mg/L; 氧化沟容积11000立方米; 氧化沟功率密度11.0瓦特/立方米氧化沟设置配置4台30千瓦卧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氧化沟两侧外廊道各设置1台低潜水式推流器,总共率124KW,如附图所示。 污泥负荷率0.08 kgBOD5/MLVSS'kg'd; 污泥回流比100%; 总水力停留时间26.4小时; 出水水质化学耗氧量(CODo) S60mg/L。具体结果见下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说明进水取样地点为氧化沟进口,出水取样地点为总排污口,测试 项目均为每天测试三次,连续测试30天。可以看出:麦草制浆造纸中段废水经本工艺处理,化学耗氧量 (CODq)由原来1100mg/L,降为化学耗氧量(CODo) S150mg/L,而 现有氧化沟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中段水化学耗氧量为200 — 450mg/L。本工艺很好地满足了日趋严格的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 准。以国产本色废纸为原料生产包装用纸所产生中段废水经本工艺 处理,化学耗氧量(CODc》由原来620mg/L,降为化学耗氧量(CODo) "0mg/L,很好地满足了日趋严格的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权利要求1、造纸中段废水处理氧化沟改进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氧化沟内设置缺氧-水解酸化区域,缺氧-水解酸化区域长度为氧化沟总长度的20-35%,并且在氧化沟内分别设有4台卧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氧化沟两侧外廊道各设置1台低速潜水式推流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造纸中段废水处理用氧化沟,其特征在于, 氧化沟工艺条件为进水负荷化学耗氧量(C0DJ 600-1300mg/L; 氧化沟功率密度10 — 30瓦特/立方米; 污泥负荷率0. 05—0. 15kgB0D5/MLVSS kg d;污泥回流比50-1000/o; 总水力停留时间15 — 30小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公开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氧化沟改进工艺。该方法对氧化沟进行改进,在氧化沟内形成缺氧和水解酸化区,可以使制浆造纸中段废水中难以降解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等水解为易于生化处理的小分子物质,得到较高化学耗氧量去除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化学耗氧量去除率达85%-90%,与普通氧化沟相比节能15%-25%。该工艺亦适用于处理要求较高的其它含难降解物质废水的处理,包括城市废水、化纤厂废水等。文档编号C02F3/12GK101293704SQ200810050118公开日2008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造纸中段废水处理氧化沟改进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氧化沟内设置缺氧-水解酸化区域,缺氧-水解酸化区域长度为氧化沟总长度的20-35%,并且在氧化沟内分别设有4台卧式倒伞型表面曝气机,氧化沟两侧外廊道各设置1台低速潜水式推流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启,张富强,孙丹,孙海明,李峰,徐伟,井玉龙,陈玮,孙建哲,崔俊峰,王俊,陈耀杰,
申请(专利权)人:舞钢市海明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