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简勇专利>正文

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和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13556 阅读:146 留言:2更新日期:2016-12-30 14:53
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和生物碳固体燃料内燃发动机是根据粉尘爆炸原理,结合现代内燃机技术对生物碳固体粉末燃料进行定量雾化、电磁配气、准时高速高能量点火,使生物碳固体燃料内然发动机得到动力,是对爆燃技术的创新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利用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作为内燃机动力来源的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
技术介绍
由于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和不可再生性,现有的汽油、柴油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急待革新,由说明书附图1所示,此图是燃烧和光合作用循环图,因此地球上只要有植物和光合作用,碳固体燃料就能循环的使用下去且存量巨大,虽然存量巨大但还未被人们有效利用,提取量最大最快是用干馏法从植物中提取黑色碳粉末,而黑色碳粉末要实现爆炸燃烧必须足够细小的粉末与空气混合变成云雾状且要有足够的能量将其点燃,利用现代技术将黑色碳制成零点几微米甚至是纳米级的微小粉末,再利用机械装置把微小粉末碳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极快的进行混合再压缩到爆炸极限范围之内,使高压固气混合气处于云雾状态,同时用高能量瞬间点火,使碳微小颗粒和空气的混合气在高压下发生能人为控制的机械性爆炸燃烧,得到巨大的动力,这就是生物碳燃料内然机的燃烧机理,由于碳燃料是处于固体状态,把这种纳米级碳燃料命名为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由于内燃机的转速非常快与此种纳米级微小颗粒状的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雾化要快点火要快的相同点,根据粉尘爆炸原理,结合现代内燃机技术,将一定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4/201610356206.html" title="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和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原文来自X技术">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和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a>

【技术保护点】
是利用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作为内燃机动力来源的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包括,A连接整台4T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零度曲轴位置减半齿轮组件,B用于将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进行准时取料、定时、定量加注的定量雾化雾化系统,C能定时、定量的把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加注到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内爆炸燃烧后排出CO2气体的电磁配气系统,D能准时点燃引爆加注到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内的云雾状固气混合气的高频、高能点火系统,E为稳定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的机械性能而设计的外置活塞、环、缸体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18 CN 20151031692131.是利用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作为内燃机动力来源的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包括,A连接整台4T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零度曲轴位置减半齿轮组件,B用于将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进行准时取料、定时、定量加注的定量雾化雾化系统,C能定时、定量的把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加注到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内爆炸燃烧后排出CO2气体的电磁配气系统,D能准时点燃引爆加注到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内的云雾状固气混合气的高频、高能点火系统,E为稳定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的机械性能而设计的外置活塞、环、缸体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利用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作为内燃机动力来源的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A连接整台4T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零度曲轴位置减半齿轮组件,其零度曲轴位置减半齿轮组件的特征为在曲轴上安装一个曲轴齿连接一个过桥齿,再用一个比曲轴齿轮大一倍的齿轮与过桥齿轮相连,过桥齿的大小必须与曲轴齿或减半齿一样大小,使其角速度减半且与曲轴齿轮同向转动,在角速减半齿轮的同一轴向上安装同速的一个或多个齿轮或一个或多个园型薄片,且把曲轴位置上第一冲程即吸气冲程的始点设为零度,同时在对应的曲轴减半齿上的对应点也设为零度。3.根据权利要求1,利用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作为内燃机动力来源的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内燃发动机,B用于将生物碳固体能源燃料进行准时取料、定时、定量加注的定量雾化雾化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勇
申请(专利权)人:简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2条评论
  • 来自[四川省电信] 2021年05月17日 13:13
    机械设计非常巧妙。
    0
  • 来自[四川省电信] 2021年05月17日 13:04
    这是一个利用植物对光能的储存作用的发明专利,很好的解决了CO2的循环再生利用,是对内燃发动机的第三次革命性,颠覆性的发明,为人类找到了另一条能源途径,不光能做成内燃发动机,如果把这事发动机制造成开放式的,就是很好的“反重力”动力系统,为人类以后的原子燃烧打下坚实的基础。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