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彪专利>正文

一种节水型纯水制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133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水型纯水制水系统,包括有纯水水质检测控制排放系统的反渗透膜过滤器,纯水出水管路,浓缩水排放管路以及原水进水管路。原水进水管路、纯水出水管路、浓缩水排放管路分别与反渗透膜过滤器的进口、出口以及浓缩水排放口连接。浓缩水排放管路一分为二,一条支路经单向阀和节流阀或其组成一体的单向节流阀与原水进水管路连接构成浓缩水回流管路,排放电磁阀设在另一支路构成过浓缩废水排放管路。纯水水质检测控制排放系统在纯水机制取纯水时不排放废水,当所制取的纯水水质变差到一定程度时采取定时大流量排放过浓缩废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水装置,特别是一种纯水机。
技术介绍
随着水质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各种净水产品逐渐的走入家庭、办公室、工厂等场所,现有净水产品主要有反渗透类型和吸纳型两类。吸纳型制水装置使用可吸附性材料吸附水中的杂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这种类型的制水装置使用一端时间以后,吸附材料必须更换,如不及时更换易变成污染源,这样就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另外吸附性制水产品受吸附材料特性所限,不能完全吸收水中微生物、重金属等杂质,其制得的水质量不高。反渗透类型净水产品有效克服了以上缺点,成为了目前应用最多的净水产品。 现有反渗透膜类型的纯水制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有反渗透膜过滤器,纯水出水管路,浓缩废水排放管路以及原水进水管路。原水进水管路由增压水泵、进水电磁阀、三个预过滤器串接而成。原水进水管路、纯水出水管路、浓缩废水排放管路分别与反渗透膜过滤器的进口、出口以及浓缩废水排放口连接。原水经过三级预过滤,再经增压水泵输送至反渗透膜进口端。反渗透膜的原水腔与纯水腔两侧存在压力差,原水流过反渗透膜表面时靠近反渗透膜一侧的水分子渗透过反渗透膜,大部分未通过反渗透膜的含有杂质的浓缩水直接作为废水直接排放。浓缩水的量一般是产出纯水量的3-4倍,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将浓缩水简单排放掉显然是一种及其奢侈和浪费的行为。现有纯水机由于原水利用率不高,所以制水的成本比较高,水资源浪费严重,这些都限制了其在市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浓缩水,减少浓缩废水排放,增加纯水机的制水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利用浓缩水,减少浓缩废水排放量,降低制水成本的节水型纯水制水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水型纯水制水系统,包括有纯水水质检测控制排放系统的反渗透膜过滤器,纯水出水管路,浓缩水排放管路以及原水进水管路,所述原水进水管路包括有原水进水控制装置、原水预过滤器、原水送水装置,原水进水管路、纯水出水管路、浓缩水排放管路分别与反渗透膜过滤器的进口、出口以及浓缩水排放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水型纯水制水系统设有水质检测控制排放系统,该水质检测控制排放系统包括有排放电磁阀、排放电磁阀控制电路以及水质检测探头,水质检测探头设在纯水出水管路上,浓缩水排放管路一分为二,一条支路经单向阀和节流阀或其组成一体的单向节流阀与原水进水管路连接构成浓缩水回流管路,排放电磁阀设在另一支路构成过浓缩废水排放管路。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将浓缩水排放管路一分为二,一条支路经单向阀和节流阀或其组成一体的单向节流阀与原水进水管路连接,另一支路设有排放电磁阀,水质检测控制排放系统设有水质检测探头实时检测纯水的杂质含量,浓缩水返回原水管路与原水混合重新利用。本专利技术将过浓缩废水瞬时大排量排放掉,因此原水回收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纯水机制水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纯水水质检测控制排放系统的电路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节水型纯水制水系统,包括有纯水水质检测控制排放系统的反渗透膜过滤器,纯水出水管路,浓缩水排放管路以及原水进水管路。原水进水管路、纯水出水管路、浓缩水排放管路分别与反渗透膜过滤器的进口、出口以及浓缩水排放口连接。原水进水管路包括有原水进水控制装置、原水预过滤器、原水送水装置串接而成。本实施例中的原水进水控制装置和送水装置分别选用增压水泵和进水电磁阀。本实施例中的原水进水管路由一级预过滤器、压力开关、进水电磁阀、二级预过滤器、三级预过滤器、增压水泵依次经水管串接而成。当然原水进水管路各部分连接顺序不唯一,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串接方式,预过滤器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纯水出水管路一分为二,一路连接储水桶,另一路在经过一后置过滤器作为纯水的出口。 浓缩水排放管路一分为二,一条支路为单向阀和节流阀或其组成一体的单向节流阀与原水进水管路连接,另一条支路上设有一排放电磁阀。本实施例中浓缩水回流管路一端与反渗透膜过滤器的浓缩水排放口连接,另一端经单向阀和节流阀或其组成一体的单向节流阀接入增压水泵进口端。当然浓缩水回流管路与原水进水管路连接位置不唯一,也可以接在二级预过滤器与三级预过滤器之间等其他位置。为了保证浓缩水只能由回流管路流回原水进水管路,本实施例在回流管路上设置了一单向阀。所述的水质检测控制排放系统包括有排放电磁阀、排放电磁阀控制电路以及水质检测探头,水质检测探头设在纯水出水管路上。水质检测探头为两根金属电极。排放电磁阀设在浓缩水排放管路一条支路上,水质检测探头的两根金属电极插入纯水出水管路里面。为了使用方便,将两根金属电极相互平行设置且固定在一呈“T”形的纯水导流管上,金属电极的一端穿过导流管侧壁伸入导流管内,另一端与排放电磁阀控制电路电连接。 排放电磁阀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该排放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有增压水泵高低电平采样单元,排放电磁阀电源放大驱动单元以及主控芯片。水质检测探头的两根金属电极分别与主控芯片连接。增压水泵高低电平采样单元串接在增压水泵电源正极与主控芯片脚之间。本实施例中的主控芯片为可编程CPU。增压水泵的电源线上串接两个压力开关,进水电磁阀与增压水泵并联。这两个压力开关分别设在原水进水管路和纯水出水管路上。原水进水管路压力开关只有当压力足够时,才导通。纯水出水管路上的压力开关只有压力不够时才导通。这样只有两个压力开关都导通时,增压水泵和进水电磁阀才能正常工作。增压水泵高低电平采样单元将增压水泵电源电平状态反馈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检测到增压水泵处于带电工作状态,即增压水泵电源正极低电平时,整个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排放电磁阀电源放大驱动单元连接在排放电磁阀的电源线与主控芯片之间。纯水的电阻值会随着杂质含量的提高而降低,浓缩水经过多次循环利用以后,其杂质含量将达到一定值变成过浓缩废水。水质检测探头实时检测纯水的电阻值,并将电阻值信号传递到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将水质检测探头检测到的电阻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如果电阻值小于预设值,说明纯水的杂质含量超过标准,此时主控芯片通过排放电磁阀电源放大驱动单元给排放电磁阀供电,将过浓缩废水及时排放掉。过浓缩废水排放一段时间后,所制得的纯水杂质含量又降低,主控芯片停止向排放电磁阀供电,排放电磁阀关闭。排放电磁阀开启的时间可以设定。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储水桶内缺水时,即纯水出水管路上的压力开关导通时,纯水制水系统通电处于工作状态。原水经增压水泵冲洗反渗透膜10秒,冲洗后的废水经排放电磁阀排放掉。冲洗完毕后,排放电磁阀关闭,纯水制水系统开始制纯水。制水刚开始时,纯水的TDS值会低于设定值,此时,排放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浓缩水经回流管路流回反渗透膜进口端重新利用。经过一段时间后,纯水的TDS值将会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此时排放电磁阀控制电路控制排放电磁阀开启5~7秒排放过浓缩废水。本专利技术制水时间累加至8小时后,冲洗反渗透膜60秒,累计时间清零。储水桶水满后,压力开关关闭,纯水制水系统断电,停止制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水型纯水制水系统,包括有纯水水质检测控制排放系统的反渗透膜过滤器,纯水出水管路,浓缩水排放管路以及原水进水管路,所述原水进水管路包括有原水进水控制装置、原水预过滤器、原水送水装置,原水进水管路、纯水出水管路、浓缩水排放管路分别与反渗透膜过滤器的进口、出口以及浓缩水排放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水型纯水制水系统设有纯水水质检测控制排放系统,该纯水水质检测控制排放系统的包括有排放电磁阀、排放电磁阀控制电路以及水质检测探头,水质检测探头设在纯水出水管路上,浓缩水排放管路一分为二,一条支路经单向阀和节流阀或其组成一体的单向节流阀与原水进水管路连接构成浓缩水回流管路,排放电磁阀设在另一支路构成过浓缩废水排放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彪
申请(专利权)人:黄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