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方法中凝聚剂注入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128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处理方法中凝聚剂注入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进行凝聚处理的水处理方法中,采用该方法及装置能在短时间内自动确定适当凝聚剂注入率。由用于输入规定量原水的试验用水槽(1A~1D)、供水泵(7)、原水与清洗水的供排水阀(4、6)、搅拌器(3A~3D)、凝聚剂注入部(21)、测定絮凝物的粒径与粒子数的检测器(30)等构成凝聚分析装置,用该凝聚分析装置测定从向该试验用水槽注入凝聚剂(20)起、直到通过搅拌使凝聚剂分散、粒子开始集块的时间(集块化开始时间),基于该集块化开始时间,确定凝聚剂注入率或控制凝聚剂注入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用于处理河流水及湖沼水等地表水、工业用 水、下水、污泥、工厂废水等的凝聚处理中,确定凝聚剂注入 率(凝聚剂注入量与被处理水水量的比率)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快速过滤方式的净水厂通常由混合池、絮凝物形成池、 沉淀池及过滤池构成,在该混合池中注入凝聚剂并进行快速搅 拌,在该絮凝物形成池中使在混合池中生成的凝聚体(絮凝物) 成长,该沉淀池用于使成长后的絮凝物沉淀并将其除去,该过滤池用于除去未彻底沉淀的粒子或絮凝物(参照专利文献2的 图7)。快速过滤方式的要点是根据原水水质将凝聚剂注入率控 制为适当的值,以形成沉降性好的絮凝物。在以不适当的注入 率进行凝聚处理时,会因来自沉淀池的絮凝物的残留、凝聚不 良,而产生过滤池的损失水位差上升、逆洗频率上升、粒子从 过滤池流出等问题。适当凝聚剂注入率除了根据原水浑浊度而变化以外,还根据碱度、pH、水温等而变化,每种原水各不相同,因此,不能一概以原水浑浊度为基准来确定凝聚剂注入率。因此, 一直以 来在净水厂中是用如下这样的方法来进行凝聚状况的判定、凝聚剂注入率的确定或控制。 (1 )烧杯试验该方法是将应处理的原水以恒定量提取到几个烧杯内,使 每个烧杯中的注入率逐级变化,通过快速搅拌与慢速搅拌引起凝聚反应,判定静置了规定时间后的上部澄清水浑浊度及絮凝 物的沉降状况,从而确定凝聚剂注入率(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8)。这些操作通常是通过人工分析来进行的,但是,如专利文 献l所述那样自动进行从提取原水、注入凝聚剂、搅拌机转速 及旋转时间的设定、直到上部澄清水浑浊度的测定的自动烧杯 试验仪也已实用化(详细内容参照专利文献l )。 (2 )注入率7>式以原水的浑浊度、pH、碱度、水温等水质为参数,基于表 示这些参数与适当凝聚剂注入率之间的关系的注入率公式进行 前馈控制。注入率/>式以烧杯试验、实施设施的沉淀水浑浊度 等为基础用经验性方法来确定。该方式的发展形有增加基于 沉淀水浑浊度测定值的前馈控制的例子,或利用模糊控制、神 经控制来接近由操作者进行的烧杯试验的结果与实施设施的运 用实际情况的例子(专利文献2的第0006段与0007段)。(3)凝聚传感器该方法是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专利技术方法那样对被测定流 体的液流照射光束,根据该透射光量的平均值与标准偏差求出 絮凝物的平均粒径与个数浓度,并且,控制凝聚剂注入率以使 平均粒径为适当的值(详细内容参照专利文献2)。另外,关于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相关技术的下述专利文献3 6, 为了便于说明,将在后面介绍。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2-11417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205450号公报专利文献3:曰本特许第3672158号公报(相当于US6, 184, 983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282416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311784号公报(相当于专利文 献3的7〉开/>才艮、US09/037, 431 )专利文献6:曰本特开2002-90284号公报但是,在采用上述那样方法的凝聚状况判定方法、或凝聚 剂注入率的确定方法中,存在如下课题。(1) 的烧杯试验的方法存在这样的问题,即需要熟练的 操作者,且不同的操作员易得出不同的结果。另外,还存在下 述问题由于判定凝聚状况及适当凝聚剂注入率所需的时间长 达30分钟左右,因此难以频繁地实施烧杯试z验,从而延误对实 施设施的凝聚剂注入率的反馈。若采用实现了烧杯试验操作的自动化的自动烧杯试验仪, 则可大幅减轻操作者的操作,但是要得到测定结果依然需要30 分钟左右,不能解决时滞大的问题。(2) 的注入率 >式的方法由于注入率/>式因原水不同而 不同,因此,必须对每个净水厂的注入率公式进行管理,而且 不能保证可以永久使用该注入率公式。即存在这样的问题由 于在取水口的上游侧建立水坝或对沿岸工程进行施工时、以及 暴雨的影响等,可能会破坏各水质与最适当凝聚剂注入率之间 的关系,在地域方面、时间方面不具有普遍性。(3) 的凝聚传感器的方法可以实时自动管理凝聚剂注入 率以获得适当的絮凝物粒径,解决了 (1)的操作者的问题及 时滞问题与(2)的普遍性问题。但是,适当的絮凝物粒径因 原水水质而不同,要进行凝聚剂注入率的自动控制,必须预先 对原水浑浊度与最适当絮凝物粒径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即 存在这样的问题必需获取历经整个四季由凝聚传感器得到的 数据,在正式运行之前很耗费时间。以上说明了在净水厂中存在的课题,但是,不言而喻,工业用水、下水、工厂废水的凝聚也存在同样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作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 于,提供一种在进行凝聚处理的水处理方法中、可在短时间内 自动确定适当的凝聚剂注入率的凝聚剂注入率确定方法及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是用于确定通过向被处理水中 注入凝聚剂而进行凝聚处理的水处理方法中的凝聚剂注入量与 被处理水水量的比率(凝聚剂注入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技术方案l)。(1 )分别提取规定量的被处理水到多个试验用水槽中, 向提取到上述各试验用水槽中的取样水注入预先设定的不同规 定量的凝聚剂,从而使各取样水成为分别具有不同凝聚剂注入 率的取样水(凝聚剂注入工序)。(2 )分别对上述各取样水测定从向上述各取样水注入凝 聚剂后,直到通过搅拌使凝聚剂分散、各取样水内的粒子开始 集块的时间(集块化开始时间)(集块化开始时间测定工序)。(3) 基于分别测定的上述各取样水的集块化开始时间与 上迷各凝聚剂注入率,将集块化开始时间与凝聚剂注入率的关 系制成拟合线并进行运算(拟合线运算工序)。(4) 基于根据水处理设备而预先设定的集块化开始时间 适当值与上述拟合线,对上述水处理设备运算出适当的凝聚剂 注入率(适当凝聚剂注入率运算工序)。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l的专利技术中,使用了多个试验用水 槽,但是,也可以如下述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那样,通过反复使 用l个试验用水槽来测定具有不同凝聚剂注入率的取样水的集块化开始时间。即,根据上述技术方案l所述的凝聚剂注入率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下述工序(la)、 ( 2a)及(2b) 代替上述工序(1 )及(2)。(la)提取规定量的被处理水到单一试验用水槽中,向提 取到上述试验用水槽中的取样水注入预先设定的规定量的凝聚 剂,测定从注入凝聚剂后,直到通过搅拌使凝聚剂分散、取样 水内的粒子开始集块的时间(集块化开始时间)。(2a)在上述工序后,用清洗水清洗试验用水槽,将该清 洗水从试验用水槽排出后,再次提取规定量的#皮处理水到试验 用水槽中,对与上述工序不同的取样水注入不同规定量的凝聚 剂,测定上述集块化开始时间。(2b)改变凝聚剂的注入量,多次重复进行与上述工序相 同的工序,对分别具有不同凝聚剂注入率的取样水分别测定上 述集块化开始时间。另外,在如下述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那样,利用预先通过实 验所求出的上述集块化开始时间与凝聚剂注入率之间的关系的 关系式等的数据库时,可以通过使用l个试验用水槽、测定l次 集块化开始时间来运算出适当的凝聚剂注入率。即, 一种用于 确定通过向被处理水中注入凝聚剂而进行凝聚处理的水处理方 法中的凝聚剂注入量与被处理水水量的比率(凝聚剂注入率) 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凝聚剂注入率确定方法,该方法用于确定在通过向被处理水中注入凝聚剂来进行凝聚处理的水处理方法中的凝聚剂注入量与被处理水水量的比率、即凝聚剂注入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1)凝聚剂注入工序:分别提取规定量的被处理水到多个试验用水槽中,向提取到上述各试验用水槽中的取样水注入预先设定的不同规定量的凝聚剂,从而使各取样水成为分别具有不同凝聚剂注入率的取样水;    (2)集块化开始时间测定工序:分别对上述各取样水测定从向上述各取样水注入凝聚剂后,直到通过搅拌使凝聚剂分散、各取样水内的粒子开始集块的时间、即集块化开始时间;    (3)拟合线运算工序:基于分别测定的上述各取样水的集块化开始时间与上述各凝聚剂注入率,将集块化开始时间与凝聚剂注入率的关系制成拟合线并进行运算;    (4)适当凝聚剂注入率运算工序:基于根据水处理设备而预先设定的集块化开始时间适当值与上述拟合线,对上述水处理设备运算出适当的凝聚剂注入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太秀田中良春大户时喜雄中山敬
申请(专利权)人:美得华水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