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0715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7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包括遮阳板、发光元件和用于控制发光元件发光的开关组件,遮阳板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置发光元件的容置槽,容置槽内设有一对与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电气元件,遮阳板包括转轴、套接在转轴上的遮阳板本体及套设在转轴两端的轴座,开关组件包括一对安装在转轴一端外环面的触点和一对设置在轴座上的第一电极,一对触点通过导线与一对电气元件连接,发光元件由依次层叠的发光面和数据记录面组成;轴座的外环面层叠有太阳能板,轴座的内环面层叠有与太阳能板电连接的光电转换层,第一电极设置在光电转换层的内环面上,其既可以发光也可以记录存储数据,并且车室照明的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车室照明装置大都是由电热炽光灯构成,或者是由日光灯所构成,然而,一般炽光灯泡的寿命大都只有一千小时左右,因而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若所提供照明的位置处于仪表板等难以拆卸的复杂机构内,更换更加麻烦;此外,目前所用的汽车音响,采用碟片存储媒体的越来越多,包括光盘和磁盘等,这些盘片存储媒体在播放完毕后,需另行收存;因此,对于空间有限的车室而言,若另设收存媒体的装置,除了需增加空间之外,实难再发挥其他作用;再者,随着管理模式的出现,行车数据等管理逐渐受到重视,目前的行车记录装置没有可供记录维修数据等的可便携的存储媒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US6254260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其是由遮阳板、开光组件和发光组件组成,当发光组件不用于存储数据时,可将其收纳在载置部上,并使其上的接垫和接点构成电连接,当遮阳板外翻,使开关组件翻转成ON状态,可将外电源经由接点、接垫而被供应给发光面两侧面上,使发光面发出冷光,该车室照明装置可为车室节省存放光盘的空间,并且发出的光均匀、柔和;但是该车室照明装置的需要电源为外接电源,使用不方便,并且不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并能够存储数据、且能够发出柔和均匀光的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该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包括遮阳板、发光元件和用于控制发光元件发光的开关组件,遮阳板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置发光元件的容置槽,容置槽内设有一对与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电气元件,遮阳板包括转轴、套接在转轴上的遮阳板本体及套设在转轴两端的轴座,开关组件包括一对安装在转轴一端外环面的触点和一对设置在轴座上的第一电极,一对触点通过导线与一对电气元件连接,发光元件由依次层叠的发光面和数据记录面组成;轴座的外环面层叠有太阳能板,轴座的内环面层叠有与太阳能板电连接的光电转换层,第一电极设置在光电转换层的内环面上。进一步的改进,数据记录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数据记载板和金属反射层,发光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第二电极、发光层和透明电极,第二电极层叠于金属反射层上。进一步的改进,发光元件的中间设有通孔,位于通孔处的第二电极和透明电极的相对应一侧分别设有向发光元件边缘延伸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一个电气元件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二电极电连接,另一个电气元件通过第二凹槽与透明电极电连接。进一步的改进,电气元件包括纵向凸起部和与纵向凸起部垂直的伸缩部,伸缩部可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伸缩。进一步的改进,转轴一端外环面设有一对从转轴外表面逐渐向转轴中心延伸的滑槽,滑槽底部与转轴外表面间的距离逐渐增加,触点设置在滑槽底部;一对第一电极均通过弹簧设置在光电转换层的内环面上。进一步的改进,数据记载板远离金属反射层的一侧面层叠有透明防水层。进一步的改进,透明电极远离发光层的一侧面层叠有透明保护层。进一步的改进,第二电极和金属反射层之间设有防水层。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该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由一遮阳板、发光组件和开关组件构成,其中发光组件由数据记录面和发光面组成,其既可以发光也可以记录存储数据,并且车室照明的使用寿命长,提供一种发光均匀,不占空间的平面光源,且由于该发光元件一侧面可供用为影、音数据存储用,将可在取离容置槽时,用以存储或播放,不用时,放置到容置槽内,作为车室内灯使用,节省空间;再者,发光元件可记录数据,其可用以记录车辆维修数据、出厂数据等,便于携带,并容易找寻维修记录等数据;最后通过在轴座上层叠太阳能板,收集太阳能,并通过光电转换层将其转换成电能,为发光元件提供电源,节省能源的同时,更加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透视图;图2为实施例2的发光元件的纵截面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3的转轴的横截面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3的轴座的横截面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4的发光元件的纵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如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本照明装置包括遮阳板1、发光元件和用于控制发光元件发光的开关组件,遮阳板1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置发光元件的容置槽11,容置槽11内设有一对与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电气元件12,遮阳板1包括转轴13、套接在转轴13上的遮阳板本体14及套设在转轴13两端的轴座15,开关组件包括一对安装在转轴13一端外环面的触点21和一对设置在轴座15上的第一电极22,一对触点21通过导线与一对电气元件12连接,发光元件由依次层叠的发光面31和数据记录面32组成;轴座15的外环面层叠有太阳能板16,轴座15的内环面层叠有与太阳能板16电连接的光电转换层17,第一电极22设置在光电转换层17的内环面上。本技术光电转换层可以为任意结构,例如可由有机施体材料与有机受体材料构成的单层或双层结构,有机施体材料可以为聚-3-辛烷基噻吩,有机受体材料可以为碳六十或其衍生物。光电转换层的性成分方法可以为旋转涂布或蒸镀法。本技术提供的一对第一电极分别为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其可为ITO电极或铝、银电极。本技术的太阳能板和光电转换层均可通过电镀或印刷方法层叠到轴座上。本技术提供的照明装置中轴座平时用于收集太阳能,并通过光电转换成转换成电能,为发光元件提供电源,避免了外接电源,使用方面节省了能量并且更加环保,当发光元件置于容置槽内,发光元件与电气元件电连接,当遮阳板外翻后,触点和第一电极接触后,构成回路,通过导线为发光元件提供电源,使发光元件发光。实施例2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该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2所示,数据记录面3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数据记载板321和金属反射层322,发光面3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第二电极311、发光层312和透明电极313,第二电极311层叠于金属反射层322上。金属反射层通常为金属铝板。并通过电镀或印刷方法层叠在数据记录板上。本技术提供的发光层可接受外加电源,并发出了冷光,其材料可以为适当的电激发材料构成,并因选择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不同,常用方法为热蒸镀或印刷方法。其中该发光层的材料最好为无机材料。第二电机可为任何适当的金属,例如铝等,并由印刷等方法形成,透明电极可为铟锡氧化物或银锌氧化物构成的电极,仅使发光层产生的冷光可以穿透出去。透明电极通过溅镀或印刷的方法层叠于发光层上。发光元件的中间设有通孔33,位于通孔33处的第二电极311和透明电极313的相对应一侧分别设有向发光元件边缘延伸的第一凹槽314和第二凹槽315,其中一个电气元件12通过第一凹槽314与第二电极311电连接,另一个电气元件12通过第二凹槽315与透明电极313电连接。电气元件12包括纵向凸起部和与纵向凸起部垂直的伸缩部图中未画出,伸缩部可在第一凹槽314和第二凹槽315内伸缩。电气元件优选为金属。电气元件的伸缩部深入到凹槽内时,与第二电极和透明电极构成电连接。实施例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该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转轴13一端外环面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包括遮阳板(1)、发光元件和用于控制发光元件发光的开关组件,所述遮阳板(1)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置发光元件的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内设有一对与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电气元件(12),所述遮阳板(1)包括转轴(13)、套接在转轴(13)上的遮阳板本体(14)及套设在转轴(13)两端的轴座(15),所述开关组件包括一对安装在转轴(13)一端外环面的触点(21)和一对设置在轴座(15)上的第一电极(22),所述一对触点(21)通过导线与一对电气元件(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由依次层叠的发光面(31)和数据记录面(32)组成;所述轴座(15)的外环面层叠有太阳能板(16),所述轴座(15)的内环面层叠有与太阳能板(16)电连接的光电转换层(17),所述第一电极(22)设置在光电转换层(17)的内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包括遮阳板(1)、发光元件和用于控制发光元件发光的开关组件,所述遮阳板(1)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置发光元件的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内设有一对与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电气元件(12),所述遮阳板(1)包括转轴(13)、套接在转轴(13)上的遮阳板本体(14)及套设在转轴(13)两端的轴座(15),所述开关组件包括一对安装在转轴(13)一端外环面的触点(21)和一对设置在轴座(15)上的第一电极(22),所述一对触点(21)通过导线与一对电气元件(1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由依次层叠的发光面(31)和数据记录面(32)组成;所述轴座(15)的外环面层叠有太阳能板(16),所述轴座(15)的内环面层叠有与太阳能板(16)电连接的光电转换层(17),所述第一电极(22)设置在光电转换层(17)的内环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面(3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数据记载板(321)和金属反射层(322),所述发光面(3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第二电极(311)、发光层(312)和透明电极(313),所述第二电极(311)层叠于金属反射层(322)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车室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的中间设有通孔(33),位于通孔(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吉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方蓝元北京光电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