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070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罐体;其罐体内的中心部位还设置有一内罐体,内罐体外壁和罐体内壁之间设有隔板,形成一次好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二次好氧反应区,内罐体壁上具有连通厌氧反应区和一次好氧反应区的进水孔;一次好氧反应区内设有曝气装置和砾石过滤层,砾石过滤层内埋设有一导水管,该导水管的进口露出砾石过滤层的上部,导水管的出口穿出内罐体侧壁进入二次好氧反应区;所述位于二次好氧反应区的罐体的周壁上开有进气孔;所述的进水口与厌氧反应区连通,所述的出水口与二次好氧反应区连通。该净化槽结构合理、净化层次明显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个人家庭、别墅小区、多层或高层住宅排放的生活污水的处理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生活污水一般有两种途径来处理,一种是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的水体仍然还有较高浓度的氮、磷、有机物、病毒等污染物,其产生的气体也同样不能得到解决。另一种是直接排放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这种方法虽然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它的要求、成本等因素较高,使得一些单位直接将生活污水偷排河流、湖泊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污染环境,也成为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针对上述现状,本申请人曾申请有一专利号为ZL200520102809.1(公告号为CN2801777Y)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家庭污水处理器》披露了这样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罐体,罐体上具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罐体内设置有分隔板,分割板将罐体分割成进水过滤区、曝气反应区和沉淀出水区三部分,进水过滤区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曝气反应区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沉淀出水区内设置有沉淀装置,进水口与进水过滤区相通,所述的分隔板上设有连通进水过滤区与曝气反应区的通孔,还设有连通曝气反应区和沉淀出水区的通水管,所述的出水口与沉淀出水区连通。该处理器具有较好的净化家庭污水的效果,但该净化效果还可更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净化层次明显的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槽,同时同样具有净化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内的中心部位还设置有一内罐体,内罐体外壁和罐体内壁之间的空间的中部还设有隔板,其中,内罐体内部空间形成一次好氧反应区,位于隔板下方的内罐体外壁和罐体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厌氧反应区,所述的位于隔板下方的内罐体壁上具有连通厌氧反应区和一次好氧反应区的进水孔,位于隔板上部的内罐体外壁和对应罐体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二次好氧-->反应区;所述的一次好氧反应区内设有曝气装置,在该一次好氧反应区与隔板位置相应处还设有砾石过滤层,该砾石过滤层内埋设有一导水管,该导水管的进口露出砾石过滤层的上部,导水管的出口穿出内罐体侧壁进入二次好氧反应区;所述位于二次好氧反应区的罐体的周壁上开有进气孔;所述的进水口与厌氧反应区连通,所述的出水口与二次好氧反应区连通。为进一步通过净化效果,所述的隔板上表面间隔散布有多块上凸的生物孵化块,在隔板下方设有液流槽,所述的隔板上设有与液流槽相通的出液口,且所述罐体上的出水口与所述的液流槽相通;所述罐体上的进水口上设有进水管,该进水管从隔板上部穿过进入所述的厌氧反应区内,而且该液流槽结构起到缓冲水流的作用,生物孵化块的散布设置使水流的流向呈弯折流动,加长水流的流动路径,增加好氧时间。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隔板至少有二层,其中,上层隔板和下层隔板上下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的上层隔板立有上挡壁和上挡板,该上挡壁上挡板使上层隔板的上部形成曲折回环的上部水流路径;所述的下层隔板立有下挡壁和下挡板,该下挡壁和下挡板使下层隔板的上部形成曲折回环的下部水流路径;所述的上部水流路径的起点与导水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的上部水流路径的终点与所述的下部水流路径的起点连通,该下部水流路径的终点与所述的液流槽相通。由于水车隔板和形成隔板上均形成曲折回环水流路径,因此使水流在隔板上停留较长时间,大大提高好氧反应时间,或充分与隔板上的生物孵化块接触,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当然隔板也可依次间隔设置三层、四层,甚至更多层。上述的上挡壁立于上层隔板中部且大致呈环状,所述的上挡板沿上层隔板径向设置,该上挡壁和上挡板将上层隔板上部区域分隔成上内环区和上外环区,所述导水管的出口与上内环区相通,在所述的上挡壁的一端设有内出水口,在位于上外环区的上层隔板上开有外出水孔,所述的内出水口和外出水孔在上部水流路径上相互远离;所述的下层隔板中部立有大致呈环状的下挡壁,下层隔板上还沿其径向立有下挡板,所述的下挡壁和下挡板将下层隔板上部区域分隔成下内环区和下外环区,所述的外出水孔与下外环区连通,在所述的下挡壁的一端设有内进水口,所述的下内环区内设有与所述的液流槽相通的内出水口,所述的内进水口和内出水口在水流路径上相互远离。前述结构是一种挡壁和挡板的具体设置方式,以形成曲折回环的水流路径,这样水流必须先通过上层隔板的上内环区,从上内环区的内出水口进入上外环区,再从外内环区的隔板上的上出水孔向下流到下层隔板的下外环区中,接着从下外环区的内进水口进入下内环区,最后流经整个下内环区,从下内环区上的内出水口流入到液流槽中,在这整个过程中,水流流过整个上层隔板和下层隔板的表面,水流充分与上层隔板及下层隔板上的生物孵化块接触,各种病毒细菌得到进一步且充分的清楚,大大加强该净化槽的净化效果。-->为便于安装液流槽及上层隔板和下层隔板,上述的上层隔板沿其径向有一上缺口,该上缺口的两侧各设有一所述的上挡板;所述的下层隔板沿其径向设有一下缺口,该下缺口两侧各设有一所述的下挡板,所述的下缺口与所述的上缺口对应,所述的内出水口开在位于所述下内环区中的下挡板上;所述的液流槽位于下缺口下方。由于上层隔板和下层隔板上均有缺口,安装时只需各缺口对齐便可确保上层隔板和下层隔板安装到位,同时安装时可直接观察液流槽的位置,确保液流槽安装到位。为时所述的二次好氧反应区的好氧反应充分,上述的上层隔板上插设有连通二次好氧反应区和上、下层隔板之间的空间的通气管。这样外界的空气便可进入二次好氧反应区内,增加好氧效果。上述的厌氧反应区内沿径向间隔设有三块密封板,该三块密封板将厌氧反应区分隔第一厌氧反应区、第二厌氧反应区和第三厌氧反应区,在第一厌氧反应区和第二厌氧反应区之间的密封板上开有第一通道,在第二厌氧反应区和第三厌氧反应区之间的密封板上开有第二通道,所述的进水管从隔板上部穿过进入所述的第一厌氧反应区内,所述内罐体下部的进水孔连通第三厌氧反应区和一次好氧反应区。设置三个厌氧反应区有利于污水在厌氧反应时污泥的逐步沉淀,由于内罐体结构复杂,要清理内罐体内的污泥相当不方便,而在密封板的阻挡作用下,大部分污泥沉淀于第一厌氧反应区内,有效阻止污泥进入内罐体中,因此增加了净化效果,而且便于清理位于罐体内的污泥。由于污水在厌氧反应时会产生一定的污泥,为便于清理罐体内的污泥,上述的进水管上端开口,该上端开口位于二次好氧反应区内,且在该开口处设有一端盖密封。清理时打开端盖,将排污管从进水管插入,并进入第一厌氧反应区内,然后用泵便可轻松将其内污泥排出。上述的一次好氧反应区内设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能降解有机物,进一步净化污水。为防止污水的臭气从内罐体外溢出,上述位于砾石过滤层上方的一次好氧反应区内上部设有除臭填充层,为进一步防止臭气外溢,所述的连通一次好氧反应区和二次好氧反应区的导水管呈U型,U型的导水管起到液密封作用,防止臭气经过导水管外溢到二次好氧反应区内。为使一次好氧反应区内曝气装置曝气充分,上述位于砾石过滤层下方的一次好氧反应区内沿轴向设有隔氧板,该隔氧板将该处一次好氧反应区分隔成左右两个区域,该左右两个区域连通。该隔氧板将原来的一次好氧反应区一分为二,使得曝气范围变小,增加了曝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的罐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罐体(1)内的中心部位还设置有一内罐体(2),内罐体(2)外壁和罐体(1)内壁之间的空间的中部还设有隔板(3、4),其中,内罐体(2)内部空间形成一次好氧反应区(B),位于隔板(3、4)下方的内罐体(2)外壁和罐体(1)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厌氧反应区(A),所述的位于隔板(3、4)下方的内罐体(2)壁上具有连通厌氧反应区(A)和一次好氧反应区(B)的进水孔(21),位于隔板(3)上部的内罐体(2)外壁和对应罐体(1)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二次好氧反应区(C); 所述的一次好氧反应区(B)内设有曝气装置(5),在该一次好氧反应区(B)与隔板(3、4)位置相应处还设有砾石过滤层(6),该砾石过滤层(6)内埋设有一导水管(7),该导水管(7)的进口露出砾石过滤层(6)的上部,导水管(7)的出口穿出内罐体(2)侧壁进入二次好氧反应区(C); 所述位于二次好氧反应区(C)的罐体(1)的周壁上开有进气孔(13); 所述的进水口(11)与厌氧反应区(A)连通,所述的出水口(12)与二次好氧反应区(C)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的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内的中心部位还设置有一内罐体(2),内罐体(2)外壁和罐体(1)内壁之间的空间的中部还设有隔板(3、4),其中,内罐体(2)内部空间形成一次好氧反应区(B),位于隔板(3、4)下方的内罐体(2)外壁和罐体(1)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厌氧反应区(A),所述的位于隔板(3、4)下方的内罐体(2)壁上具有连通厌氧反应区(A)和一次好氧反应区(B)的进水孔(21),位于隔板(3)上部的内罐体(2)外壁和对应罐体(1)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二次好氧反应区(C);所述的一次好氧反应区(B)内设有曝气装置(5),在该一次好氧反应区(B)与隔板(3、4)位置相应处还设有砾石过滤层(6),该砾石过滤层(6)内埋设有一导水管(7),该导水管(7)的进口露出砾石过滤层(6)的上部,导水管(7)的出口穿出内罐体(2)侧壁进入二次好氧反应区(C);所述位于二次好氧反应区(C)的罐体(1)的周壁上开有进气孔(13);所述的进水口(11)与厌氧反应区(A)连通,所述的出水口(12)与二次好氧反应区(C)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3、4)上表面间隔散布有多块上凸的生物孵化块(8),在隔板(3、4)下方设有液流槽(9),所述的隔板(3、4)上设有与液流槽(9)相通的出液口,且所述罐体(1)上的出水口(12)与所述的液流槽(9)相通;所述罐体(1)上的进水口(11)上设有进水管(111),该进水管(111)从隔板(3、4)上部穿过进入所述的厌氧反应区(A)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至少有二层,其中,上层隔板(3)和下层隔板(4)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的上层隔板(3)立有上挡壁(31)和上挡板(32),该上挡壁(31)和上挡板(32)使上层隔板(3)的上部形成曲折回环的上部水流路径;所述的下层隔板(4)立有下挡壁(41)和下挡板(42),该下挡壁(41)和下挡板(42)使下层隔板(4)的上部形成曲折回环的下部水流路径;所述的上部水流路径的起点与导水管(7)的出口连通,所述的上部水流路径的终点与所述的下部水流路径的起点连通,该下部水流路径的终点与所述的出水口(12)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挡壁(31)立于上层隔板(3)中部且大致呈环状,所述的上挡板(32)沿上层隔板(3)径向设置,该上挡壁(31)和上挡板(32)将上层隔板(3)上部区域分隔成上内环区(33)和上外环区(34),所述导水管(7)的出口与上内环区(33)相通,在所述的上挡壁(31)的一端设有内出水口(311),在位于上外环区(34)的上层隔板(3)上开有外出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建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