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型内筒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0504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筒支架技术领域,是一种保型内筒切割装置,包括右支架和左支架,所述的右支架包括呈半环形的垫环、左挡半环、右挡半环、支撑杆和底座,所述的左支架包括呈开口向上长条状滚座、滚柱、支撑杆和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使用半环形的垫环支撑保型内筒,可使其不再前后移动,通过滚柱的推进作用能够省时省力,这样不需要人工安装保型内筒,降低了劳动强度,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将保型内筒分段切割后使用保护套将其包装,减少了岩心的散落以便岩心在保型内筒中成型,并用冷冻等方式使岩心成型,以便于后期的岩心分析及化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内筒支架
,是一种保型内筒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为了掌握剩余油分布、评价开发效果、区块油气产量等需要部署一些评价井进行取心作业,用户想准确了解地层原始的物性需要部署保型取心等特种取心作业,而现有的保型内筒是采用玻璃钢内筒或是在钢质内筒中置入衬筒。现在,工具在出井口后是通过绳索将内筒吊装到管架上,通过人力方式进行出心作业。油田对岩心进行选样需对玻璃钢内筒或内置衬筒切割,而玻璃钢内筒或衬筒外表面附着有泥浆或其他杂物,在切割时不易转动,其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型内筒切割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切割玻璃内筒或内置衬筒时存在的切割、固定时的安全问题,并解决了工作效率低,耗时耗力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保型内筒切割装置,包括右支架和左支架,所述的右支架包括开口向上的圆弧形垫环、右支撑杆和右底座,在垫环上自左至右设有一对限位台,相邻的两个限位台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两端固定在限位台上的滚轮轴,每个滚轮轴上均套装有滚轮,右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在垫环的底部,右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右底座上;所述的左支架包括呈长条状的滚座、滚柱、左支撑杆和左底座,滚座的中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前后槽璧上依序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小孔,滚柱的两端穿过小孔并通过定位螺钉安装在滚座上,左支撑杆的顶部与滚座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左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左底座上。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还可包括左挡半环和右挡半环,所述的左挡半环的右下部和右挡半环的左下部均设有限位沉台孔,左挡半环和右挡半环均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安装在垫环上。上述滚柱至少可有2个。上述滚轮轴可至少有3个,或/和滚轮轴为螺栓。上述滚轮至少可有3个。上述右支撑杆的顶部可通过螺纹与垫环固定安装在一起,右支撑杆的底部可通过螺纹固定在右底座上,左支撑杆可通过螺纹固定在左底座上。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使用开口向上圆弧形垫环支撑保型内筒使其不再前后移动,通过滚柱的推进作用能够省时省力,这样不需要人工安装保型内筒,降低了劳动强度,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将保型内筒分段切割后使用保护套包装,减少了岩心的散落,并用冷冻等使岩心在保型内筒中成型,以便于后期的岩心分析及化验工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右支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右支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垫环,2为左挡半环,3为右挡半环,4为右支撑杆,5为右底座,6为限位台,7为滚轮轴,8为滚轮,9为保护套10为滚座,11为滚柱,12为限位沉台孔,13为定位螺钉,14为螺母,15为保型内筒,16为岩心,17为左支撑杆,18为左底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所示,该保型内筒切割装置包括右支架和左支架,所述的右支架包括开口向上的圆弧形垫环1、右支撑杆4和右底座5,在垫环1上自左至右设有一对限位台6,相邻的两个限位台6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两端固定在限位台6上的滚轮轴7,每个滚轮轴7上均套装有滚轮8,右支撑杆4的上端固定在垫环1的底部,右支撑杆4的底部固定在右底座5上;所述的左支架包括呈长条状的滚座10、滚柱11、左支撑杆17和左底座18,滚座10的中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前后槽璧上依序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小孔,滚柱11的两端穿过小孔并通过定位螺钉13安装在滚座10上,左支撑杆17的顶部与滚座10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左支撑杆17的底部固定在左底座18上。本技术通过使用圆弧形垫环1支撑保型内筒15使其不再前后移动,通过滚柱11的推进作用能够省时省力,这样不需要人工固定保型内筒15,降低了劳动强度,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将保型内筒15分段切割后使用保护套9进行包装,减少了岩心16的散落,并用冷冻等方式使岩心16在保型内筒15中成型,以便于后期的岩心16分析及化验工作。这里,保型内筒15为玻璃钢内筒或内置衬筒。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保型内筒切割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3所示,还包括左挡半环2和右挡半环3,所述的左挡半环2的右下部和右挡半环3的左下部均设有限位沉台孔12,左挡半环2和右挡半环3均通过定位螺钉13固定安装在垫环1上。左挡半环2和右挡半环3起到限位固定保型内筒15的作用,确保保型内筒15在切割时位置不移动,切割操作过程更安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左挡半环2和右挡半环3上均设有保护套19,在保型内筒15切割完成后,切割端套装在保护套9内,将切割好的岩心16放入冷库中进行保存。如附图1、2、3所示,所述的滚柱11至少有2个。通过在左支架上安装滚柱11,在移动保型内筒15时省力的作用;这里,设有多个滚柱11更能加快保型内筒15移动的速度,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如附图1、2、3所示,所述的滚轮轴7至少有3个,或/和滚轮轴7为螺栓。这里,螺栓的右端固定有螺母14,通过拧紧螺母14将螺栓固定在限位台6上。如附图1、2、3所示,所述的滚轮8至少有3个。通过在右支架上安装滚轮8更省力,保型内筒15移动更方便。如附图1、2、3所示,右支撑杆4的顶部通过螺纹与垫环1固定安装在一起,右支撑杆4的底部通过螺纹固定在右底座5上,左支撑杆17通过螺纹固定在左底座18上。通过螺纹固定更方便于该保型内筒切割装置的拆卸。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首先,将取心工具提离转盘面并将保型内筒15吊装至该保型内筒切割装置上,使保型内筒15的右端伸出右支架的右端2cm-5cm,在保型内筒15的两端均套装上保护套;其次,通过人工向右推动保型内筒15向右移动,滚座10上的滚柱11转动,加快了保型内筒15整体向右移动,随着滚轮8的转动再次向右推进保型内筒15,从而实现保型内筒15的右端被切割成需要的长度;最后,切割完成后,切割端套装保护套,将切割好的岩心16放入冷库中进行保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保型内筒切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型内筒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支架和左支架,所述的右支架包括开口向上的圆弧形垫环、右支撑杆和右底座,在垫环上自左至右设有一对限位台,相邻的两个限位台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两端固定在限位台上的滚轮轴,每个滚轮轴上均套装有滚轮,右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在垫环的底部,右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右底座上;所述的左支架包括呈长条状的滚座、滚柱、左支撑杆和左底座,滚座的中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前后槽璧上依序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小孔,滚柱的两端穿过小孔并通过定位螺钉安装在滚座上,左支撑杆的顶部与滚座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左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左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型内筒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支架和左支架,所述的右支架包括开口向上的圆弧形垫环、右支撑杆和右底座,在垫环上自左至右设有一对限位台,相邻的两个限位台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两端固定在限位台上的滚轮轴,每个滚轮轴上均套装有滚轮,右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在垫环的底部,右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右底座上;所述的左支架包括呈长条状的滚座、滚柱、左支撑杆和左底座,滚座的中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前后槽璧上依序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小孔,滚柱的两端穿过小孔并通过定位螺钉安装在滚座上,左支撑杆的顶部与滚座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左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左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型内筒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挡半环和右挡半环,所述的左挡半环的右下部和右挡半环的左下部均设有限位沉台孔,左挡半环和右挡半环均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安装在垫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型内筒切割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克利李天鹏高飞雪克拉提许阳阳邢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