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模块化格栅式组合人工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300793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格栅式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分布区、湿地系统处理区和出水收集区,所述湿地系统处理区包括多个由格栅式湿地槽串联组合而成的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均与进水分布区上的一个出水口对应连接,处理单元的出水口则与出水收集区汇总连接,所述进水分布区的出水面和出水收集区的进水面均设置有穿孔布水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人工湿地局部发生堵塞时进行局部的更换或调整,减少了对湿地系统的整体影响,提高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稳定性和效率;同时也很容易针对湿地系统要处理的对象选择合适填充基质,以提高湿地系统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污(废)水处理的系统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装置制造的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由于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等诸多优势,在各类有机污(废)水的处理及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人工湿地利用湿地基质、微生物和植物的联合作用,实现对污染物的去除。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人工湿地存在局部堵塞、水流分布不均、基质吸附饱和导致处理率低下等问题。传统人工湿地一旦发生以上问题,则不得不停止运行、进行反洗,甚至需要将整个湿地的填料、植物全部挖出更换。这样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十分不经济,还会影响人工湿地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传统湿地系统一旦建成运行后,如果进水水质发生改变,例如氮磷含量较高,需要对整个湿地装置进行整改,就必须停止湿地的正常运行,把湿地基质整体进行更换,整个湿地系统又需要较长时间的启动期和稳定期,不仅消耗人力、财力,也浪费大量的等待时间。本技术针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格栅式的可更换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格栅式组合人工湿地系统装置,可以在人工湿地局部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块化格栅式组合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格栅式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分布区(3)、湿地系统处理区(1)和出水收集区(4),所述湿地系统处理区(1)包括多个由格栅式湿地槽(2)串联组合而成的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均与进水分布区(3)上的一个出水口对应连接,处理单元的出水口则与出水收集区(4)汇总连接,所述进水分布区(3)的出水面和出水收集区(4)的进水面均设置有穿孔布水隔板(5);所述格栅式湿地槽(2)的进水面、出水面均为粗格栅(2‑4)组成;格栅式湿地槽(2)中设置的两个细格栅(2‑5)将其分隔为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湿地槽进水分布区(2‑2)、湿地槽处理区(2‑1)、湿地槽出水分布区(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格栅式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分布区(3)、湿地系统处理区(1)和出水收集区(4),所述湿地系统处理区(1)包括多个由格栅式湿地槽(2)串联组合而成的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均与进水分布区(3)上的一个出水口对应连接,处理单元的出水口则与出水收集区(4)汇总连接,所述进水分布区(3)的出水面和出水收集区(4)的进水面均设置有穿孔布水隔板(5);所述格栅式湿地槽(2)的进水面、出水面均为粗格栅(2-4)组成;格栅式湿地槽(2)中设置的两个细格栅(2-5)将其分隔为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湿地槽进水分布区(2-2)、湿地槽处理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娟曹冲蒋耀东胡谦管文竹刘家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