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交互方法、立体显示设备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993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立体显示交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立体交互方法,应用于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交互操作体的交互场景中,包括:识别立体交互操作体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操作信息,其中,非接触状态是指立体交互操作体相对立体显示设备运动,且未与立体显示设备相接触的状态;判断操作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预设条件,则触发交互场景中的交互操作。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立体交互,并且操作体与立体显示设备没有任何机械接触,减少摩擦损耗,提高操作体和立体显示设备耐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立体显示设备,与立体交互操作体进行交互操作,实现非接触状态下的立体交互,丰富交互场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立体交互系统,便于操作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显示交互
,特别是涉及立体交互方法、立体显示设备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立体显示技术是指利用人眼左右分别接收不同画面,然后大脑经过对图像信息进行叠加重生,构成一个具有前—后、上—下、左—右、远—近等立体方向效果的影像技术,立体显示与平面显示相比,其画面更加真实。目前,立体显示所构建出来的虚拟物体在视觉效果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肉眼看起来凸出屏幕的物体,称之为屏外视差物体技术;另一类是肉眼看起来在屏幕内的物体,称之为屏内视差物体技术。而无论屏外视差物体技术或者屏内视差物体技术,对立体显示设备进行操作时,需要使用到操作体,操作体与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接触或者与物理操作平面进行接触,造成操作体与立体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幕接触或者与物理操作平面产生机械摩擦,使得操作体、显示屏幕和物理操作平面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交互方法、立体显示设备及其系统,能够实现非接触状态下的立体交互,丰富交互场景,并且立体交互操作体与立体显示设备没有任何机械接触,减少摩擦损耗,提高立体交互操作体和立体显示设备耐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立体交互方法,应用于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交互操作体的交互场景中,包括:识别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操作信息,其中,所述非接触状态是指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相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运动,且未与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相接触的状态;判断所述操作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触发所述交互场景中的交互操作。具体地,所述操作信息包括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相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实际运动轨迹以及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出的操作指令。进一步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实际运动轨迹生成在所述立体显示设备显示的虚拟操作空间内的虚拟运动轨迹。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运动轨迹生成在所述立体显示设备显示的虚拟操作空间内的虚拟运动轨迹,包括:设定实际操作空间;获取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在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内相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运动形成的所述实际运动轨迹;将所述实际运动轨迹进行空间映射生成所述虚拟运动轨迹。具体地,所述设定实际操作空间,具体包括: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送的实际操作空间设置指令;根据所述实际操作空间设置指令,获取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的实际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的实际位置坐标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实际运动轨迹进行空间映射生成所述虚拟运动轨迹,具体包括: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所发送的初始位置设置指令,所述初始位置设置指令用于设置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在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内的第一位置坐标,和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在虚拟操作空间内的第二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与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建立所述实际操作空间与所述虚拟操作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实际运动轨迹进行空间映射生成所述虚拟运动轨迹。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送的缩放指令,并获取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在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内的第三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坐标与所述第一位置坐标,重新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并建立所述虚拟操作空间与所述重新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所发送的锁定操作指令,并获取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的锁定位置坐标;移动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并且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送的解锁操作指令时,获取解锁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所述锁定位置坐标和所述解锁位置坐标,重新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并建立所述虚拟操作空间与所述重新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的映射关系。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操作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触发所述交互场景中的交互操作,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实际操作空间与所述虚拟操作空间是否重合,如果实际操作空间与所述虚拟操作空间不重合,则将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的所述实际运动轨迹映射为所述虚拟操作空间内虚拟光标的运动轨迹,并当所述虚拟光标的运动轨迹与所述虚拟操作空间内的操作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对所述操作对象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可选地,如果所述实际操作空间与所述虚拟操作空间重合,则当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的所述实际运动轨迹与虚拟操作空间内的操作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对所述操作对象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优选地,所述操作指令包括激活指令,所述操作对象包括沿所述虚拟空间纵深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显示对象,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执行所
述激活指令,对所述显示对象进行激活操作。优选地,所述操作指令包括切割指令,所述操作对象包括在所述虚拟操作空间内的虚拟人体组织,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执行所述切割指令,对所述虚拟人体组织进行切割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触发所述交互场景中的交互操作时,向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送力反馈震动指令,以使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进行力反馈震动。进一步地,在识别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操作信息之前,还包括:建立所述立体显示设备与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之间数据通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立体显示设备,用于与立体交互操作体进行交互操作,所述立体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交互场景,还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操作信息,其中,所述非接触状态是指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相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运动,且未与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相接触的状态;交互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操作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触发所述交互场景中的交互操作。具体地,所述操作信息包括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相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实际运动轨迹以及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出的操作指令。具体地,所述识别单元包括:实际操作空间设置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送的实际操作空间设置指令,根据所述实际操作空间设置指令,获取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的实际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的实际位置坐标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实际运动轨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在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内相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运动形成的所述实际运动轨迹。进一步地,所述交互单元包括:空间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运动轨迹生成在所述立体显示设备显示的虚拟操作空间内的虚拟运动轨迹;交互内容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操作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交互事件触发模块,用于在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触发所述交互场景中的交互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空间转换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所发送的初始位置设置指令,所述初始位置设置指令用于设置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在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内的第一位置坐标,和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在虚拟操作空间内的第二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与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建立所述实际操作空间与所述虚拟操作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实际运动轨迹进行空间映射生成所述虚拟运动轨迹。进一步地,所述空间转换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送的缩放指令,并获取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在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内的第三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坐标与所述第一位置坐标重新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并建立所述虚拟操作空间与所述重新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地,所述空间转换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所发送的锁定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立体交互方法、立体显示设备及其系统

【技术保护点】
立体交互方法,应用于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交互操作体的交互场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操作信息,其中,所述非接触状态是指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相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运动,且未与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相接触的状态;判断所述操作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触发所述交互场景中的交互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立体交互方法,应用于立体显示设备和立体交互操作体的交互场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操作信息,其中,所述非接触状态是指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相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运动,且未与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相接触的状态;判断所述操作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触发所述交互场景中的交互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信息包括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相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的实际运动轨迹以及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出的操作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实际运动轨迹生成在所述立体显示设备显示的虚拟操作空间内的虚拟运动轨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运动轨迹生成在所述立体显示设备显示的虚拟操作空间内的虚拟运动轨迹,包括:设定实际操作空间;获取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在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内相对所述立体显示设备运动形成的所述实际运动轨迹;将所述实际运动轨迹进行空间映射生成所述虚拟运动轨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实际操作空间,具体包括: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送的实际操作空间设置指令;根据所述实际操作空间设置指令,获取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的实际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的实际位置坐标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实际运动
\t轨迹进行空间映射生成所述虚拟运动轨迹,具体包括: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所发送的初始位置设置指令,所述初始位置设置指令用于设置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在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内的第一位置坐标,和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在虚拟操作空间内的第二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与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建立所述实际操作空间与所述虚拟操作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实际运动轨迹进行空间映射生成所述虚拟运动轨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送的缩放指令,并获取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在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内的第三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第三位置坐标与所述第一位置坐标,重新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并建立所述虚拟操作空间与所述重新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的映射关系。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所发送的锁定操作指令,并获取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的锁定位置坐标;移动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并且接收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送的解锁操作指令时,获取解锁位置坐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所述锁定位置坐标和所述解锁位置坐标,重新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并建立所述虚拟操作空间与所述重新设定所述实际操作空间的映射关系。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操作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触发所述交互场景中的交互操作,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实际操作空间与所述虚拟操作空间是否重合,如果实际操作空间与所述虚拟操作空间不重合,则将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的所述实际运动轨迹映射为所述虚拟操作空间内虚拟光标的运动轨迹,并当所述
\t虚拟光标的运动轨迹与所述虚拟操作空间内的操作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对所述操作对象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实际操作空间与所述虚拟操作空间重合,则当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的所述实际运动轨迹与虚拟操作空间内的操作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对所述操作对象执行所述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指令包括激活指令,所述操作对象包括沿所述虚拟空间纵深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显示对象,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执行所述激活指令,对所述显示对象进行激活操作。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指令包括切割指令,所述操作对象包括在所述虚拟操作空间内的虚拟人体组织,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执行所述切割指令,对所述虚拟人体组织进行切割操作。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触发所述交互场景中的交互操作时,向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发送力反馈震动指令,以使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进行力反馈震动。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识别所述立体交互操作体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操作信息之前,还包括:建立所述立体显示设备与所述立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凌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