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组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9121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组组装结构,包括电池箱、电池模块和橡胶模块,电池模块按照电池箱形状和尺寸组合设置;橡胶模块包括“L”型、“T”型、“井”型、“十”字型和“平行六面体”型橡胶模块;“L”型橡胶模块设于电池模块和电池箱之间所形成的“L”型夹角处;“T”型橡胶模块设于相邻电池模块或电池模块与电池箱所形成的“T”型空隙处;“平行六面体”型橡胶模块设于电池模块之间的大空隙中;“井”型橡胶模块设于相邻电池模块间的空隙中;“十”字型橡胶模块设于“十”字型空隙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灵活调节电池模块组合方式,适应各种规格的电池箱,满足各种充电车辆对电池箱位置及尺寸形状的多样化需求,并具有减震、绝缘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组组装
,特别是一种锂电池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锂电池组装对于电芯模块主要是螺丝固定、直接拼装或在模块间填充绝缘物质,把需要的模块放在电池箱内,进行组装。由于各种充电车辆对电池位置、电池箱的形状、尺寸需求不同,当电池箱规格(尺寸、形状)发生变化或进行新品研发时,就必须制作新的模具,并对拼装好的电池组进行拆卸重新拼装固定来适应实际需求,这样造成工作量大,成本增加,没有办法进行简单有效的改动,不具有灵活改变的特性,不能很好的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组组装结构,通过简单的对电池模块进行组合,采用特制的橡胶模块对各电池模块进行固定和隔离,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电池箱,同时起到减震、隔离、绝缘的作用,并能将电池模块固定在电池箱内,可以缓冲震动冲击,保护核心部件。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组组装结构,包括电池箱、电池模块和橡胶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池模块按照电池箱的形状和尺寸进行组合设置;所述橡胶模块包括“L”型橡胶模块、“T”型橡胶模块、“井”型橡胶模块、“十”字型橡胶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锂电池组组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组组装结构,包括电池箱(7)、电池模块(1)和橡胶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池模块(1)按照电池箱的形状和尺寸进行组合设置;所述橡胶模块包括“L”型橡胶模块(2)、“T”型橡胶模块(3)、“井”型橡胶模块(5)、“十”字型橡胶模块(6)和“平行六面体”型橡胶模块(4);其中,“L”型橡胶模块(2)设置于电池箱底部每一个直角处以及电池模块上底面与电池箱侧面所形成的“L”型的夹角处;“T”型橡胶模块(3)设置于相邻电池模块之间或电池模块与电池箱之间所形成的“T”型空隙处;“平行六面体”型橡胶模块(4)设置于电池模块之间所形成的大空隙中;“井”型橡胶模块(5)设置于两个相邻电池模块之间所形成的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组组装结构,包括电池箱(7)、电池模块(1)和橡胶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池模块(1)按照电池箱的形状和尺寸进行组合设置;所述橡胶模块包括“L”型橡胶模块(2)、“T”型橡胶模块(3)、“井”型橡胶模块(5)、“十”字型橡胶模块(6)和“平行六面体”型橡胶模块(4);其中,“L”型橡胶模块(2)设置于电池箱底部每一个直角处以及电池模块上底面与电池箱侧面所形成的“L”型的夹角处;“T”型橡胶模块(3)设置于相邻电池模块之间或电池模块与电池箱之间所形成的“T”型空隙处;“平行六面体”型橡胶模块(4)设置于电池模块之间所形成的大空隙中;“井”型橡胶模块(5)设置于两个相邻电池模块之间所形成的空隙中;“十”字型橡胶模块(6)设置于以“田”字型方式组合的电池模块的中心位置或电池模块与电池箱所形成的“十”字型空隙中。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晓杰于金成曹光明张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鑫光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