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8588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高锰酸钾为原料,以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作为还原剂、表面分散剂及粒径大小稳定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制得纳米二氧化锰;其反应式如下: KMnO↓[4]+3R-[-OCH↓[2]CH↓[2]-]↓[n]-OH→4MnO↓[2]+3R-[OCH↓[2]CH↓[2]-]↓[n-1]-COOK+KOH+H↓[2]O 其中烷基醇聚氧乙烯醚采用的是n=1-10,R为4-22个碳的烷基; 其制备方法如下所述: 将高锰酸钾按摩尔比:1∶1~3分批放入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中,控制反应温度在60℃以下,然后搅拌反应3~4小时,加入无水乙醇,继续搅拌30分钟,滤出固体物,再用无水乙醇进行2~3小时回流,洗脱;再次过滤,滤出固体物为粗制二氧化锰,然后置于75~85℃烘干,将烘干后的二氧化锰在400℃的条件下,晶化4小时,即得黑色的纳米二氧化锰的粉末。(*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述及一种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属化学化合物制备

技术介绍
二氧化锰是能源和电子等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原料,广泛用于电池和电容器的阴极材料;另外在电子工业中用于制造磁性材料;在化学工业中用于玻璃、陶瓷及染料的制造和用作氧化剂。由于天然二氧化锰的广泛开采、应用,资源日益枯竭,电解二氧化锰的高能耗和污染严重,而且对二氧化锰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促使了二氧化锰改性研究和通过化学法制备二氧化锰的研究。目前化学法通常包括:热分解法,液相氧化法,还原法,氢氧化锰氧化法,以及掺杂二氧化锰的制备等。纳米二氧化锰的粒径大小为1~100nm,由于具有高表面活性,所以纳米二氧化锰在各领域中会有各种独特的性能。对于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有传统的溶胶凝胶法等,溶胶凝胶法由于配制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差异,不利于控制二氧化锰的晶粒生长,难以固定晶粒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方法来制造纳米二氧化锰,使能产生稳定的晶型和晶粒大小。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化学方法,其特征是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充分利用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的特殊性能,以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作为还原剂,表面分散剂、粒径大小稳定极以及溶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制得纳米二氧化锰。其反应式如下:其中烷基醇聚氧乙烯醚采用的是n=1-10,R为4-22个碳的烷基。其制备方法如下所述:将高锰酸钾按摩尔比:1∶1~3分批放入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中,控制反应温度在60℃以下,然后搅拌反应3~4小时,加入无水乙醇,继续搅拌30分钟,滤出固体物,再用无水乙醇进行2~3小时回流,洗脱;再次过滤,滤出固体物为粗制二氧化锰,然后置于75~85℃烘干,将烘干后的二氧化锰在400℃的条件下,晶化4小时,即得黑色的纳米二氧化锰的粉末。-->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的用量是高锰酸钾摩尔数的1.5~3倍,1份用来还原,其余用来充当溶剂及表面分散剂;所述的无水乙醇其两次加入量相等,均与反应物体积比1∶1。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得的二氧化锰的粒径小而且稳定性好,由于采用了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利用其特殊性能,它不但是还原剂、表面分散剂和溶剂,还是粒径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其反应副产物烷基聚氧乙烯醚羧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表面活性剂,经回收,再处理可以收集到该幅产物。对于制造过程中的无水乙醇亦可以回收再利用,无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另外,本专利技术利用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作为还原剂与高锰酸钾反应,该化合物的特殊结构不同与一般的醇,使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并且能附于生成的二氧化锰的表面,极好的分散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锰,减少团聚现象。采用无水乙醇可将二氧化锰表面吸附的表面活性剂洗脱,同时可以稳定二氧化锰晶粒的大小。在制备过程中,由于产生的晶型不稳定,所以还必须在一定温度400℃下,晶化4小时。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便方便,且反应快速、完全。具体实施方式现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叙述于后:实施例一:先将烷基醇聚氧乙烯醚(n=7,R=10~12)750g(1.5mol)放入反应瓶中,搅拌中分批加入高锰酸钾158g(1mol),反应大量放热,以适当的加料速度控制温度在60℃以下,全部加完后,继续搅拌3小时,然后加入体积比1∶1的无水乙醇,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进行抽滤,得到黑褐色滤饼,将滤饼略微自然干燥后,用无水乙醇进行回流4小时,再次抽滤,得到滤渣即所得的粗制二氧化锰。然后将其置于75~85℃烘4小时。将烘干后的二氧化锰在400℃的条件下晶化4小时,得到黑色的二氧化锰的粉末71.8g,其粒径在6~60nm。得率为82%。此处所采用的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为化学制剂,在市场上有售,不必再自行配制。实施例二:先将烷基醇聚氧乙烯醚(n=3,R=10~12)109g(0.12mol)放入反应瓶中,搅拌中分批加入高锰酸钾10g(0.06mol),反应大量放热,以适当的加料速度控制温度在60℃以下。全部加完后,继续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体积比1∶1的无水乙醇,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抽滤,得到黑褐色滤饼。将滤饼进行自然干燥后,再用无水乙醇进行回流2小时,再次抽滤,得到滤渣即所得的粗制二氧化锰。然后将其置于-->75~85℃烘4小时。将烘干后的二氧化锰在400℃的条件下,晶化4小时,即可得到黑色的二氧化锰的粉末4.73g,其粒径在8~65nm,得率为86%。实施例三:先将烷基醇聚氧乙烯醚(n=1,R=12)40g(0.16mol)放入反应瓶中,搅拌中分批加入高锰酸钾10g(0.06mol),反应大量放热,以适当的加料速度控制温度在60℃以下。全部加完后,继续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体积比1∶1的无水乙醇,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进行抽滤,得到黑褐色滤饼。将滤饼略微自然干燥后,再用无水乙醇进行回流2小时,再次抽滤,得到滤渣即所得的粗制二氧化锰。然后将其置于75~85℃烘4小时。将烘干后的二氧化锰在400℃的条件下,晶化4小时,即得到黑色的二氧化锰的粉末4.4g,其粒径在8~60nm,得率为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高锰酸钾为原料,以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作为还原剂、表面分散剂及粒径大小稳定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制得纳米二氧化锰;其反应式如下:其中烷基醇聚氧乙烯醚采用的是n=1-10,R为4-22个碳的烷基;其制备方法如下所述:将高锰酸钾按摩尔比:1∶1~3分批放入烷基醇聚氧乙烯醚中,控制反应温度在60℃以下,然后搅拌反应3~4小时,加入无水乙醇,继续搅拌30分钟,滤出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建民孙弘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