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祛痘控油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
技术介绍
“青春痘”好发于面部多脂部位,如颊部、鼻前端及两侧、额、下巴等处。因为“青春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炎性疾病,而皮脂腺除了手掌、脚心等除外遍布全身,只是分布密度因部位而异。头面部密度最高,因此脸上长“青春痘”的机会最多,胸、背、上肢次之,下半身以小腿外侧最少。医学研究表明,雄性激素可刺激皮脂腺肥大,促使皮脂分泌旺盛,造成皮脂排出过多,容易淤积于毛囊内。毛囊壁因过度角化而变窄,致使皮脂排出受阻,形成脂栓即白头粉刺,接触空气后被氧化形成黑头粉刺。所以,早期痤疮往往先在面额部出现黑头粉刺。由于皮脂的淤积,原存在于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一种厌氧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溶脂酶,溶脂酶分解皮脂中含有的三酰甘油,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这些产物刺激毛囊及毛囊周围组织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发炎、肿胀、疼痛、搔痒等,因此中期痤疮除黑头粉刺外,还有脓疱、丘疹出现。CN105878611A公开了一种祛痘中药膏,其是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紫花地丁5-7、高丽参4-6、辛夷6-8、白芷3-5、芦荟7-9、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祛痘控油搽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金缕梅20~30份、洋甘菊40~50份、佛手柑精油0.4~0.8份、柠檬草精油0.4~0.8份、茶树精油0.3~0.5份、玫瑰精油0.2~0.3份、水杨酸0.1~0.3份、α‑羟基酸0.05~0.08份、乳化剂12~15份、防腐剂0.05~0.1份、表面活性剂1~2份、稠度调节剂30~40份、去离子水50~5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痘控油搽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金缕梅20~30份、洋甘菊40~50份、佛手柑精油0.4~0.8份、柠檬草精油0.4~0.8份、茶树精油0.3~0.5份、玫瑰精油0.2~0.3份、水杨酸0.1~0.3份、α-羟基酸0.05~0.08份、乳化剂12~15份、防腐剂0.05~0.1份、表面活性剂1~2份、稠度调节剂30~40份、去离子水50~5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控油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是硬脂酸甘油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控油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腐剂是尼泊金甲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控油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卵磷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控油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稠度调节剂是甘油或者丙二醇。6.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控油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取金缕梅和洋甘菊,混合均匀后,加入药材重量5倍的水,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中药渣滤除后,滤液中加入麦壳粉末再升温吸附,将固体物滤出后,得到药材煎液;将药材煎液...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