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6263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包括外壳、加载装置、受力装置和推送装置;外壳的两端敞口;受力装置用于安装岩石样品,且受力装置沿外壳的轴线从外壳的一端伸入到外壳内;加载装置沿外壳的轴线从外壳的另一端伸入到外壳内以实现对受力装置加载;推送装置设于外壳的外部与受力装置连接,推送装置包括与受力装置推送杆和设于推送杆上的把手;外壳的靠近推送装置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标准线,把手上设有光束发生装置,光束发生装置与标准线相对。该仪器增加光束发生装置和标准线,使受力装置在送入外壳内时更加安全,提高了仪器安装的准确性,避免对岩石样品造成损伤,进而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
技术介绍
岩石物性测试系统Autolab2000C可以测量岩石在不同压力下的地震波速,其最大围压可以稳定在200Mpa,可以模拟地壳内部近70000米左右深度的应力压力环境。岩石物性测试系统Autolab2000C在进行测量样品的地震波前,首先要将样品装入仪器中,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样品大小比压力腔的空间只小一点,按照正常情况下可以无任何障碍进入压力腔内,但是由于在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将样品端通过伸缩台拖出来,然后装好样品后再将其推进去,而且推进去后整个样品端不是绝对固定的,前后稍微移动都有可能,所以难以确保样品端的中心和压力腔的轴线是一致的,这时候在将样品推入压力腔的过程中,由于肉眼不能立马发现,就可能造成样品端外缘和压力腔内缘接触,而样品进入过程中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就造成了样品端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仪器在安装时样品端容易被损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包括外壳、加载装置、受力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外壳的两端敞口;所述受力装置用于安装岩石样品,且所述受力装置沿所述外壳的轴线从所述外壳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所述加载装置沿所述外壳的轴线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以实现对所述受力装置加载;所述推送装置设于所述外壳的外部与所述受力装置连接,所述推送装置包括与所述受力装置推送杆和设于所述推送杆上的把手;所述外壳的靠近所述推送装置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标准线,所述把手上设有光束发生装置,所述光束发生装置与所述标准线相对。其中,所述外壳的形状为圆筒形。其中,所述受力装置包括接收探头和发射探头,岩石样品固定与所述接收探头和所述发射探头之间,所述推送杆与所述发射探头连接。其中,所述接收探头和所述发射探头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接收探头和所述发射探头的半径均不大于所述外壳的内径。其中,所述推送杆沿所述受力装置的中心线设置。其中,所述标准线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标准线以所述外壳的靠近所述推送装置的一端的端面的中心为圆心。其中,所述把手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把手呈辐条式设于所述推送杆上。其中,至少一根所述把手上设有光束发生装置,每根所述把手上的光束发生装置距离所述推送杆的距离相等。其中,所述光束发生装置为激光发射器。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器产生的激光落在所述标准线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包括外壳、加载装置、受力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外壳的两端敞口;所述受力装置用于安装岩石样品,且所述受力装置沿所述外壳的轴线从所述外壳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所述加载装置沿所述外壳的轴线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以实现对所述受力装置加载;所述推送装置设于所述外壳的外部与所述受力装置连接,所述推送装置包括与所述受力装置推送杆和设于所述推送杆上的把手;所述外壳的靠近所述推送装置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标准线,所述把手上设有光束发生装置,所述光束发生装置与所述标准线相对。进行测量之前先将岩石样品安装到受力装置中,然后将受力装置伸入到外壳内,通过旋转把手的方式将受力装置送入到外壳内,打开光束发生装置,如果光束发生装置产生的光束落在标准线上,证明受力装置可以安全的进入到外壳内,如果光束发生装置产生的光束未落到标准线上,则需调整受力装置,直至光束发生装置产生的光束落在标准线上为止。该仪器增加光束发生装置和标准线,使受力装置在送入外壳内时更加安全,提高了仪器安装的准确性,避免对岩石样品造成损伤,进而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技术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在未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进行测量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标准线;3:加载装置;4:接收探头;5:岩石样品;6:发射探头;7:光束发生装置;8:把手;9:推送杆;10:温度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包括外壳1、加载装置3、受力装置和推送装置;外壳1的两端敞口的圆筒形;受力装置用于安装岩石样品5,且受力装置沿外壳1的轴线从外壳1的一端伸入到外壳1内;加载装置3沿外壳1的轴线从外壳1的另一端伸入到外壳1内,以实现对受力装置加载;推送装置设于外壳1的外部与受力装置连接,推送装置包括与受力装置推送杆9和设于推送杆上的把手8;外壳1的靠近推送装置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标准线2,把手8上设有光束发生装置7,光束发生装置7与标准线2相对。标准线2距离外壳1中心线的距离与光束发生装置7距离推送杆9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进行测量之前先将岩石样品5安装到受力装置中,然后将受力装置伸入到外壳1内,通过旋转把手8的方式将受力装置送入到外壳1内,打开光束发生装置7,如果光束发生装置7产生的光束落在标准线2上,证明受力装置可以安全的进入到外壳1内,如果光束发生装置7产生的光束未落到标准线2上,则需调整受力装置,直至光束发生装置7产生的光束落在标准线2上为止,将受力装置送入到外壳1内,采用加载装置3向受力装置施加压力,受力装置和加载装置3上均连接有压力检测机构,采用加载装置3向受力装置施加不同的压力,测量岩石在不同压力下的地震波性质。该仪器增加光束发生装置7和标准2,使受力装置在送入外壳1内时更加安全,提高了仪器安装的准确性,避免对岩石样品5造成损伤,进而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进一步地,受力装置包括接收探头4和发射探头6,岩石样品5固定与接收探头4和发射探头6之间,推送杆9与发射探头6连接,发射探头9连接有信号线,将检测信号发送出去。进一步地,接收探头4和发射探头6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接收探头4和发射探头6的半径均不大于外壳1的内径。在本实施例中,受力装置的尺寸略小于外壳1的内径,在受力装置进入到外壳1时,接收探头4和发射探头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加载装置、受力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外壳的两端敞口;所述受力装置用于安装岩石样品,且所述受力装置沿所述外壳的轴线从所述外壳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所述加载装置沿所述外壳的轴线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以实现对所述受力装置加载;所述推送装置设于所述外壳的外部与所述受力装置连接,所述推送装置包括与所述受力装置推送杆和设于所述推送杆上的把手;所述外壳的靠近所述推送装置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标准线,所述把手上设有光束发生装置,所述光束发生装置与所述标准线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加载装置、受力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外壳的两端敞口;所述受力装置用于安装岩石样品,且所述受力装置沿所述外壳的轴线从所述外壳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所述加载装置沿所述外壳的轴线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以实现对所述受力装置加载;所述推送装置设于所述外壳的外部与所述受力装置连接,所述推送装置包括与所述受力装置推送杆和设于所述推送杆上的把手;所述外壳的靠近所述推送装置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标准线,所述把手上设有光束发生装置,所述光束发生装置与所述标准线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形状为圆筒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装置包括接收探头和发射探头,岩石样品固定与所述接收探头和所述发射探头之间,所述推送杆与所述发射探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岩石地震波速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探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民侯加根刘钰铭史燕青韩亚东洪涛韩一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