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牙科用修齿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牙科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美国、法国)的修齿技术还是医生人工操作,根据现场临床观察切削牙齿的形状、位置等参数,同时用带有摄像装置的观测系统辅助工作。该技术最大缺点是人眼睛判断形状精度很低,同时人会疲劳,医生完成一次修齿需要几个小时,在疲劳状态下人估测的齿形状尺寸会误差较大。得出的这样的精度的凸模和牙齿套的凹模配合就非常不精确,间隙很大,容易导致齿套固定不稳。而场外制作齿套的设计尺寸也较难确定,效率非常低。有人尝试用机械装置代替人工,但因为患者会动,机器很难定位按照工业级精度来切削牙齿,同时切削刀具也可能产生意外,对患者口腔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牙科用修齿装置及系统,能够代替人工操作,具有作业效率高、精度好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牙科用修齿装置,包括:支架,用于供修齿对象的牙齿咬合以撑开上下的两排牙齿,所述支架包括中部的工作孔和所述支架表面设置的咬合位;微型六轴机器人,一端固定在供修齿对象的口腔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牙科用修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用于供修齿对象的牙齿咬合以撑开上下的两排牙齿,所述支架(10)包括中部的工作孔(11)和所述支架(10)表面设置的咬合位(100);微型六轴机器人(20),一端固定在供修齿对象的口腔外,且自由端自所述工作孔(11)伸入供修齿对象的口腔内;切削装置(30),设置在所述微型六轴机器人(20)的自由端,用于随所述微型六轴机器人(20)的动作进行切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科用修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用于供修齿对象的牙齿咬合以撑开上下的两排牙齿,所述支架(10)包括中部的工作孔(11)和所述支架(10)表面设置的咬合位(100);微型六轴机器人(20),一端固定在供修齿对象的口腔外,且自由端自所述工作孔(11)伸入供修齿对象的口腔内;切削装置(30),设置在所述微型六轴机器人(20)的自由端,用于随所述微型六轴机器人(20)的动作进行切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修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为环状,所述咬合位(100)为开设于所述支架(10)外环面的咬合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用修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槽有多组,每组所述咬合槽分别设于所述支架(10)不同直径的外圈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修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的材料为医用硅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修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装置(30)为超声波骨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修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位(100)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2)。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牙科用修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怡,李天刚,王航,李腾龙,李葵,
申请(专利权)人:梁怡,李天刚,李腾龙,李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