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384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1 13:44
具有:框体(2),其具有能够密闭的收容部(3);多个发热部件,它们收容于收容部(3)的内部;内部侧热交换部(32),其与构成收容部(3)的框体(2)的一壁面(2d)处的收容部(3)侧的一内面相接触而配置;外部侧热交换部(33),其与一壁面(2d)处的收容部(3)的外部侧的一外面处的与内部侧热交换部(32)相对的位置相接触而配置;发热部件用外部侧热交换部,其用于将发热部件的热量与收容部(3)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内部风扇(31),动作时的发热量最大的高发热部件(22)与一内面处的与发热部件用外部侧热交换部相对的位置相接触而配置,经由发热部件用外部侧热交换部,高发热部件(22)的热量与收容部(4)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经由内部侧热交换部(32)和外部侧热交换部(33),收容部(3)的内部的空气与收容部(3)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Electronic equipment

\u5177\u6709\uff1a\u6846\u4f53(2)\uff0c\u5176\u5177\u6709\u80fd\u591f\u5bc6\u95ed\u7684\u6536\u5bb9\u90e8(3)\uff1b\u591a\u4e2a\u53d1\u70ed\u90e8\u4ef6\uff0c\u5b83\u4eec\u6536\u5bb9\u4e8e\u6536\u5bb9\u90e8(3)\u7684\u5185\u90e8\uff1b\u5185\u90e8\u4fa7\u70ed\u4ea4\u6362\u90e8(32)\uff0c\u5176\u4e0e\u6784\u6210\u6536\u5bb9\u90e8(3)\u7684\u6846\u4f53(2)\u7684\u4e00\u58c1\u9762(2d)\u5904\u7684\u6536\u5bb9\u90e8(3)\u4fa7\u7684\u4e00\u5185\u9762\u76f8\u63a5\u89e6\u800c\u914d\u7f6e\uff1b\u5916\u90e8\u4fa7\u70ed\u4ea4\u6362\u90e8(33)\uff0c\u5176\u4e0e\u4e00\u58c1\u9762(2d)\u5904\u7684\u6536\u5bb9\u90e8(3)\u7684\u5916\u90e8\u4fa7\u7684\u4e00\u5916\u9762\u5904\u7684\u4e0e\u5185\u90e8\u4fa7\u70ed\u4ea4\u6362\u90e8(32)\u76f8\u5bf9\u7684\u4f4d\u7f6e\u76f8\u63a5\u89e6\u800c\u914d\u7f6e\uff1b\u53d1\u70ed\u90e8\u4ef6\u7528\u5916\u90e8\u4fa7\u70ed\u4ea4\u6362\u90e8\uff0c\u5176\u7528\u4e8e\u5c06\u53d1\u70ed\u90e8\u4ef6\u7684\u70ed\u91cf\u4e0e\u6536\u5bb9\u90e8(3)\u7684\u5916\u90e8\u7684\u7a7a\u6c14\u8fdb\u884c\u70ed\u4ea4\u6362\uff1b\u4ee5\u53ca\u5185\u90e8\u98ce\u6247(31)\uff0c\u52a8\u4f5c\u65f6\u7684\u53d1\u70ed\u91cf\u6700\u5927\u7684\u9ad8\u53d1\u70ed\u90e8\u4ef6(22)\u4e0e\u4e00\u5185\u9762\u5904\u7684\u4e0e\u53d1\u70ed\u90e8\u4ef6\u7528\u5916\u90e8\u4fa7\u70ed\u4ea4\u6362\u90e8\u76f8\u5bf9\u7684\u4f4d\u7f6e\u76f8\u63a5\u89e6\u800c\u914d\u7f6e\uff0c\u7ecf\u7531\u53d1\u70ed\u90e8\u4ef6\u7528\u5916\u90e8\u4fa7\u70ed\u4ea4\u6362\u90e8\uff0c High heat components (22) heat and holding part (4) of the external air by the heat exchanger, the internal side heat exchange part (32) and the external side heat exchange part (33), (3)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the air inside the accommodating part (3) of the external air heat exch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密闭框体构造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子设备中,有时为了防水防尘而采用密闭框体构造。在具有密闭框体构造的电子设备中,由于从框体的内部向框体的外部的排热效果降低,因此框体的内部温度上升,在框体内收容的各种部件的温度也上升。在电子设备中,为了在框体内收容的设备的正常动作及确保可靠性,对于发热部件,需要将部件的温度保持为小于或等于各发热部件的容许温度。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设备收容用框体中,在将发热设备收容于内部的密闭框体的顶棚和前后左右之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以在密闭框体的内外配置多个翅片的方式设置热交换部,在密闭框体内设置对该框体内部气氛进行搅动的风扇。并且构成为利用外壁将设置有热交换部的侧面以及顶棚覆盖,分别在侧面外壁的下部设置外部空气导入口、在顶棚外壁设置外部空气排出口,从外部空气导入口所导入的气体从在顶棚外壁设置的排出口进行排气。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677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利用风扇使框体内部的空气进行循环,从而能够使框体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然而,需要利用外壁对设置有热交换部的侧面和顶棚进行覆盖的二重框体的构造,存在框体大型化、且费用增大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具有密闭框体构造,能够使在内部收容的部件的温度保持得低的电子设备。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其具有能够密闭的收容部;多个发热部件,它们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内部;内部侧热交换部,其与构成所述收容部的所述框体的一壁面处的所述收容部侧的一内面相接触而配置;外部侧热交换部,其与所述一壁面处的所述收容部的外部侧的一外面处的与所述内部侧热交换部相对的位置相接触而配置;发热部件用外部侧热交换部,其用于将所述发热部件的热量与所述收容部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内部风扇,其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内部,所述多个发热部件之中的动作时的发热量最大的高发热部件与所述一内面处的与发热部件用外部侧热交换部相对的位置相接触而配置,所述内部风扇使所述收容部内的空气进行循环而吹送至所述内部侧热交换部,经由所述发热部件用外部侧热交换部,所述高发热部件的热量与所述收容部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经由所述内部侧热交换部和所述外部侧热交换部,所述收容部的内部的空气与所述收容部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取得下述效果,即,得到一种具有密闭框体构造,能够使在内部收容的部件的温度保持得低的电子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力转换电路的结构的电路结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收容部内的各部件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即电力转换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示意图。在图1中示出了对构成电力转换装置1的电子部件进行收容的框体2的主视图,示出了在透视框体2的正面部分的情况下观察到的主要部件的概略外观。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侧视图,示出了在对构成框体2的侧面部分进行透视的情况下观察到的主要部件的概略外观。此外,虽然图2为侧视图,但为了容易理解,标注了阴影线。在下面的侧视图中也是同样。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框体2,该框体2对构成电力转换装置的电子部件以及其他部件进行收容。框体2是将分割的多个框体部件连接而构成的。框体2由下述部分构成,即:前面部2a,其呈板状形状而配置于前面侧;背面部2c,其具有内部空间,呈立方体形状而配置于背面侧;以及主体部2b,其配置于前面部2a与背面部2c之间,呈四方筒状。前面部2a、主体部2b以及背面部2c由刚性强、对风雨等外部环境具有耐候性的金属材料或者树脂材料构成。在前面部2a和主体部2b的周缘部即彼此的抵接面,形成未图示的密封槽,在该密封槽中嵌入了未图示的密封部件的状态下,前面部2a和主体部2b的周缘部利用螺钉部件而进行固定。由此,前面部2a和主体部2b被固定,并且前面部2a与主体部2b之间利用密封部件而密封。同样地,在主体部2b和背面部2c的周缘部即彼此的抵接面,形成未图示的密封槽,在该密封槽中嵌入了密封部件的状态下,主体部2b和背面部2c的周缘部利用螺钉部件而固定。由此,主体部2b和背面部2c被固定,并且主体部2b与背面部2c之间利用密封部件而密封。由此,构成由前面部2a、主体部2b以及背面部2c包围而密闭的收容部3。即,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防水构造的收容部3,防止来自外部的水分向收容部3的浸入。另一方面,背面部2c的内部空间形成为将收容部内的热量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散热部4。为了将散热部4内的空气排出至外部,散热部4没有密闭。此外,在图1中省略了框体部件间的连接构造。密封部件使用密封垫或者密封材料。此外,在这里,由前面部2a、主体部2b以及背面部2c构成了框体2,但框体2的分割方法不限定于此,只要通过固定多个部件而构成密闭的收容部3即可。另外,在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在主体部2b设置有作业用的门。在该门的周缘部以及主体部2b处的门的安装部的周缘部也设置密封槽,在嵌入了密封部件的状态下利用螺钉部件而固定周缘部,从而使收容部3密闭。另外,在这里,由分割为3个的框体部件即前面部2a、主体部2b以及背面部2c构成了框体2,但构成框体2的框体部件的数量不限定于此。但是,在构成密闭的收容部3的框体部件间的固定部如上所述地设置密封槽,在嵌入了密封部件的状态下将框体部件彼此固定。电力转换装置1在收容部3内具有:电力转换电路11,其对从交流电源供给的三相交流电压进行转换,生成外部的负载所需的电压;内部空气风扇31,其使收容部3内的空气进行循环;以及内部侧热交换部32,其是在收容部3内设置的吸热用的散热器,与将收容部3和散热部4进行分隔的背面部2c侧的一壁面2d处的收容部3侧的一内面抵接。另外,电力转换装置1在散热部4内具有:外部侧热交换部33,其是散热用的散热器,与将收容部3和散热部4进行分隔的背面部2c侧的一壁面2d处的收容部3的外部侧的一外面抵接;以及外部空气风扇34,其将散热部4内的空气排出至外部。此外,电力转换装置1还具有:控制部,其由具有搭载于电子电路基板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微型计算机构成,对电力转换装置1中的各结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显示装置,其对电力转换装置1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显示;各结构部间的连接配线;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器及线缆;以及操作板等其他结构部件,但在这里省略了说明及图示。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其具有能够密闭的收容部;多个发热部件,它们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内部;内部侧热交换部,其与构成所述收容部的所述框体的一壁面处的所述收容部侧的一内面相接触而配置;外部侧热交换部,其与所述一壁面处的所述收容部的外部侧的一外面处的与所述内部侧热交换部相对的位置相接触而配置;发热部件用外部侧热交换部,其用于将所述发热部件的热量与所述收容部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内部风扇,其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内部,所述多个发热部件之中的动作时的发热量最大的高发热部件与所述一内面处的与发热部件用外部侧热交换部相对的位置相接触而配置,所述内部风扇使所述收容部内的空气进行循环而吹送至所述内部侧热交换部,经由所述发热部件用外部侧热交换部,所述高发热部件的热量与所述收容部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经由所述内部侧热交换部和所述外部侧热交换部,所述收容部的内部的空气与所述收容部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其具有能够密闭的收容部;多个发热部件,它们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内部;内部侧热交换部,其与构成所述收容部的所述框体的一壁面处的所述收容部侧的一内面相接触而配置;外部侧热交换部,其与所述一壁面处的所述收容部的外部侧的一外面处的与所述内部侧热交换部相对的位置相接触而配置;发热部件用外部侧热交换部,其用于将所述发热部件的热量与所述收容部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内部风扇,其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内部,所述多个发热部件之中的动作时的发热量最大的高发热部件与所述一内面处的与发热部件用外部侧热交换部相对的位置相接触而配置,所述内部风扇使所述收容部内的空气进行循环而吹送至所述内部侧热交换部,经由所述发热部件用外部侧热交换部,所述高发热部件的热量与所述收容部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经由所述内部侧热交换部和所述外部侧热交换部,所述收容部的内部的空气与所述收容部的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侧热交换部由多个凸起在所述一内面之上排列成格子状而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泽龙一青木久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