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专利>正文

拖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3047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鞋,包括鞋底和与鞋底连接的鞋面,鞋底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鞋底的第一排水孔,鞋面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鞋面的第二排水孔。鞋面的下表面还成列地设置有向下的凸起,凸起用于与脚面发生摩擦以去除脚面的污垢,鞋底的上表面中位于鞋面下方的区域设有垂直于鞋底的摩擦棒,摩擦棒用于让脚趾之间的区域与摩擦棒相互摩擦,以清洁脚趾之间的区域。该拖鞋可以避免现有拖鞋中因鞋底设置凸起而造成的积水问题,还可以利用脚部与凸起的摩擦,实现对脚部的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鞋类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对脚部进行清洁功能的拖鞋
技术介绍
现有的拖鞋主要针对室内和室外两种,对于室内拖鞋而言,更针对于室内家居使用,现有的室内拖鞋,为了提高鞋底上表面与脚底之间的摩擦力,往往会在鞋底上表面上设置一些凸起或凸棱,相应的,除去凸棱或凸起之外的地方则是凹陷或凹槽,而这些凹陷和凹槽恰恰就是非常容易存水之处,而且所存的水很难即使的挥发或排出,对于洗脚很马虎的人而言,洗脚时随便一冲,反而有可能造成不干净的水积累在鞋底上表面,对脚底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拖鞋,该拖鞋可以避免现有拖鞋中因鞋底设置凸起而造成的积水问题。一种拖鞋,包括鞋底和与鞋底连接的鞋面,鞋底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鞋底的第一排水孔,鞋面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鞋面的第二排水孔,鞋底的上表面中位于鞋面下方的区域设有垂直于鞋底的摩擦棒,摩擦棒用于让脚趾之间的区域与摩擦棒相互摩擦,以清洁脚趾之间的区域。通过设置第一排水孔,便于积水直接从第一排水孔中向下流动,而且设置第二排水孔还具有通风的功能,能够加快鞋面与鞋底之间的区域的空气流动,有利于增加鞋底上表面积水的挥发速度。通过设置摩擦棒,可以让脚趾之间的区域与摩擦棒相互摩擦,以清洁脚趾之间的区域,从而全面的清洁脚的表面。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鞋面的下表面还成列地设置有向下的凸起,凸起用于与脚面发生摩擦以去除脚面的污垢。通过设置凸起,可以让冲脚者在冲水之后,利用脚面与鞋面的下表面发生摩擦,由凸起磨掉脚面上的污垢,以达到免洗脚的目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各列凸起交错设置。通过各列凸起交错设置,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凸起的分布密度,以改善摩擦效果,提高去污效率。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第二排水孔设置于各个凸起之间。通过将第二排水孔设置在各个凸起之间,可以使得使用者在穿着拖鞋的情况下进行冲水作业,冲到鞋面上表面上的水,也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孔进入到脚面上,以湿润脚面。而且,在摩擦去污过程中,通过挤压作用,也可以将脚面上的水,再从第二排水孔中挤到拖鞋的鞋 面上表面上,避免脏水再次污染脚。而且在凸起之间设置第二排水孔,便于提高湿润脚面的均匀性和排水的快捷性。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摩擦棒有多根,各根摩擦棒的相对距离与脚部的各个脚趾之间的缝隙之间的距离一致。通过设置多个摩擦棒,可以对各个脚趾之间的缝隙都进行摩擦,以清洁各个脚趾的侧面。由于人的多个脚趾是联动的,所以只有一次性动作,就可以清洁多个脚趾,以实现快速清洁的目的。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摩擦棒上还设置有与摩擦棒垂直的子摩擦棒。通过设置垂直的子摩擦棒,可以加大子摩擦棒的形变提高摩擦时的压力,有利于更加清洁的去除脚趾侧面的污垢。而且,由于摩擦的时候形变量较大,所以接触面积也增加,有更多的污垢将会分布在子摩擦棒的侧面,而端侧面上,避免了污垢再次与脚趾接触,提高了清洁效率。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鞋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缩颈轴,缩颈轴的下部连接有直径大于缩颈轴的定位部,鞋底设置有用于使得缩颈轴和定位部插入的台阶孔,台阶孔的上部的孔径小于台阶孔的下部的孔径,台阶孔的上部的孔径与缩颈轴的外径相同,定位部和台阶孔均采用弹性材质制成。通过将鞋面与鞋底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可以待鞋面的凸起被污染得无法继续使用之后,将脏的鞋面换掉,安装上新的干净鞋面以摩擦脚面实现快速清洁。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鞋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缩颈轴,缩颈轴的下部连接有直径大于缩颈轴的定位部,鞋底设置有自鞋底的侧面向鞋底的中部延伸的T型槽,T型槽用于使得缩颈轴和定位部滑动的嵌入到T型槽中。通过将鞋面与鞋底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可以待鞋面的凸起被污染得无法继续使用之后,将脏的鞋面换掉,安装上新的干净鞋面以摩擦脚面实现快速清洁。而且,通过设置T型槽,可以改变鞋面与鞋底之间的区域,在更高更窄,和更宽更矮之间调整,处于更高更窄的时候,便于由脚部通过摩擦进行清洁。处于更宽更矮的状态下,由于通常用来制造拖鞋的橡胶材质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可以定位部与T型槽之间可以实现自锁,较矮的高度,有利于提高行走时的拖鞋的定位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拖鞋的鞋底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拖鞋的鞋面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拖鞋中的鞋面与鞋底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拖鞋中的鞋面与鞋底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拖鞋的鞋底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拖鞋的鞋面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1、第一排水孔;2、摩擦棒;3、凸起;4、第二排水孔;5、鞋面;6、鞋底。一种拖鞋,包括鞋底6和与鞋底6连接的鞋面5,鞋底6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鞋底6的第一排水孔1,鞋面5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鞋面5的第二排水孔4。通过设置第一排水孔1,便于积水直接从第一排水孔1中向下流动,而且设置第二排水孔4还具有通风的功能,能够加快鞋面5与鞋底6之间的区域的空气流动,有利于增加鞋底6上表面积水的挥发速度。具体说来,鞋面5的下表面还成列地设置有向下的凸起3,凸起3用于与脚面发生摩擦以去除脚面的污垢。通过设置凸起3,可以让冲脚者在冲水之后,利用脚面与鞋面5的下表面发生摩擦,由凸起3磨掉脚面上的污垢,以达到免洗脚的目的。进一步具体说来,各列凸起3交错设置。通过各列凸起3交错设置,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凸起3的分布密度,以改善摩擦效果,提高去污效率。进一步具体说来,第二排水孔4设置于各个凸起3之间。通过将第二排水孔4设置在各个凸起3之间,可以使得使用者在穿着拖鞋的情况下进行冲水作业,冲到鞋面5上表面上的水,也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孔4进入到脚面上,以湿润脚面。而且,在摩擦去污过程中,通过挤压作用,也可以将脚面上的水,再从第二排水孔4中挤到拖鞋的鞋面5上表面上,避免脏水再次污染脚。而且在凸起3之间设置第二排水孔4,便于提高湿润脚面的均匀性和排水的快捷性。进一步具体说来,鞋底6的上表面中位于鞋面5下方的区域设有垂直于鞋底6的摩擦棒2。通过设置摩擦棒2,可以让脚趾之间的区域与摩擦棒2相互摩擦,以清洁脚趾之间的区域,从而全面的清洁脚的表面。再进一步具体说来,摩擦棒2有多根,各根摩擦棒2的相对距离与脚部的各个脚趾之间的缝隙之间的距离一致。通过设置多个摩擦棒2,可以对各个脚趾之间的缝隙都进行摩擦,以清洁各个脚趾的侧面。由于人的多个脚趾是联动的,所以只有一次性动作,就可以清洁多个脚趾,以实现快速清洁的目的。再进一步具体说来,摩擦棒2上还设置有与摩擦棒2垂直的子摩擦棒。通过设置垂直的子摩擦棒,可以加大子摩擦棒的形变提高摩擦时的压力,有利于更加清洁的去除脚趾侧面的污垢。而且,由于摩擦的时候形变量较大,所以接触面积也增加,有更多的污垢将会分布在子摩擦棒的侧面,而端侧面上,避免了污垢再次与脚趾接触,提高了清洁效率。实施例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拖鞋中的鞋面与鞋底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中,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拖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和与所述鞋底连接的鞋面,所述鞋底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鞋底的第一排水孔,所述鞋面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鞋面的第二排水孔,所述鞋底的上表面中位于鞋面下方的区域设有垂直于所述鞋底的摩擦棒,所述摩擦棒用于让脚趾之间的区域与所述摩擦棒相互摩擦,以清洁脚趾之间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和与所述鞋底连接的鞋面,所述鞋底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鞋底的第一排水孔,所述鞋面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鞋面的第二排水孔,所述鞋底的上表面中位于鞋面下方的区域设有垂直于所述鞋底的摩擦棒,所述摩擦棒用于让脚趾之间的区域与所述摩擦棒相互摩擦,以清洁脚趾之间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的下表面还成列地设置有向下的凸起,所述凸起用于与脚面发生摩擦以去除脚面的污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各列所述凸起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孔设置于各个所述凸起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棒有多根,各根所述摩擦棒的相对距离与脚部的各个脚趾之间的缝隙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