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911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包括后壳和设于后壳前端并设有出音孔的前壳,前壳和后壳合围而形成一个音腔,在音腔内设置有一体式双发声单元,一体式双发声单元包括支撑盆架、PCB板以及分别与PCB板电连接的动圈式发声单元和压电陶瓷发声单元,PCB板固定于支撑盆架的后端部,动圈式发声单元设于支撑盆架的内部,压电陶瓷发声单元固定安装支撑盆架的前端部。通过利用动圈式发声单元发出中低频信号并通过压电陶瓷发声单元上的透气孔传递到出音孔,压电陶瓷发声单元发出的高频信号直接传递到出音孔,能使使用者感受到中、低、高音的听觉效果,可解决现有技术上单一发声单体的各种问题,而且不会影响到耳机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是指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
技术介绍
一般音频信号皆包含有高、中、低音频部分。在现有的动圈式耳机结构中,需在同一振膜上振动产生高、中、低音频声波,但由于高、中、低音频声波其具有不同波长及振幅的特性,如仅以同一振膜是无法清楚地将不同的特性的音频信号解析出来,所以,现有技术中常会产生高、低音频互调失真的缺点。因此,现有市场上的部分耳机内置有产生中低频的动圈发声单元和产生高频的高频发声单元,动圈式发声单元与高频声单元分别独立设计与制造安装,可分别产生高、低音频信号,这使现有耳机体积变大,又不适合目前公知的耳机尺寸要求,且制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其内置有可同时发出清晰低频及高频声音的一体式双发声单元,并且不会影响到耳机体积,制造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包括后壳和设于后壳前端并设有出音孔的前壳,所述前壳和后壳合围而形成一个音腔,所述音腔内设置有一体式双发声单元,所述一体式双发声单元包括支撑盆架、PCB板以及分别与PCB板电连接的动圈式发声单元和压电陶瓷发声单元,所述PCB板固定于支撑盆架的后端部,所述动圈式发声单元设于支撑盆架的内部,压电陶瓷发声单元固定安装支撑盆架的前端部。其中,所述压电陶瓷发声单元包括有导电片和压电陶瓷膜片,所述压电陶瓷膜片设于导电片的中心区域,所述导电片在压电陶瓷膜片的外围设置有若干透气孔。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盆架与压电陶瓷发声单元之间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一端与动圈式发声单元的一侧连接,支撑环的另一端与压电陶瓷发声单元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片与支撑环之间设有粘接胶,导电片通过粘接胶同轴安装于支撑环上。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上偏心设置有与导电片的外形尺寸适配的环形槽,所述压电陶瓷发声单元通过导电片与支撑环偏心安装。进一步的,所述若干透气孔呈圆形、长圆形、方形、椭圆形或其组合。作为优选的,所述压电陶瓷膜片为方形状或圆形,位于压电陶瓷膜片左右两侧的透气孔为圆孔,位于压电陶瓷膜片上下两侧的透气孔为长圆形。其中,所述压电陶瓷发声单元与PCB板之间设置有导电连接体,所述导电连接体为金属芯线或柔性PCB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包括后壳和设于后壳前端并设有出音孔的前壳,所述前壳和后壳合围而形成一个音腔,在音腔内安装上具有动圈式发声单元和压电陶瓷发声单元的一体式双发声单元;通过利用动圈式发声单元发出中低频信号并通过压电陶瓷发声单元上的透气孔传递到出音孔,压电陶瓷发声单元发出的高频信号直接传递到出音孔,能使使用者感受到中、低、高音的听觉效果,可解决现有技术上单一发声单体的各种问题,而且不会影响到耳机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体式双发声单元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体式双发声单元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中压电陶瓷发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后壳 2—前壳 3— 一体式双发声单元;4—支撑盆架 5—PCB板 6—动圈式发声单元;7—压电陶瓷发声单元 8—导电片 9—压电陶瓷膜片;10—透气孔 11—支撑环 12—环形槽13—导电连接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包括后壳1和设于后壳1前端并设有出音孔的前壳2,所述前壳2和后壳1合围而形成一个音腔(在图中未标出),所述音腔内设置有一体式双发声单元3,所述一体式双发声单元3包括支撑盆架4、PCB板5以及分别与PCB板5电连接的动圈式发声单元6和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所述PCB板5固定于支撑盆架4的后端部,所述动圈式发声单元6设于支撑盆架4的内部,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固定安装支撑盆架4的前端部。本技术利用动圈式发声单元6发出中低频信号并通过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上的透气孔10传递到出音孔,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发出的高频信号直接传递到出音孔,这样就能使使用者感受到高、中、低音的听觉效果,可解决现有技术上单一扬声单体的各种问题,而且不会影响到耳机体积,且易于制造。在本技术中,所述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包括有导电片8和压电陶瓷膜片9,所述压电陶瓷膜片9胶黏的方式设于导电片8的中心区域,因导电片8和压电陶瓷膜片9同轴,整体的振动均衡、且减少能量的相互抵消,而减少失真的现象,因此能提供使用者更好的声音解析效果。所述导电片8在压电陶瓷膜片9的外围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0,使得动圈式发声单元6的音频信号顺畅地传递到前壳2上的出音孔。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盆架4与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之间设置有支撑环11,所述支撑环11的一端与动圈式发声单元6的一侧连接,支撑环11的另一端与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连接。具体的,所述支撑环11设于支撑盆架4的前端部,因此等于加大了支撑盆架4的高度,使得动圈式发声单元6与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之间具备一定的距离,两者之间的音频不会发生相互影响。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所述导电片8与支撑环11之间设有粘接胶(在图中未标出),导电片8通过粘接胶同轴安装于支撑环11上。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所述支撑环11上偏心设置有与导电片8的外形尺寸适配的环形槽12,所述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通过导电片8与支撑环11偏心安装。本技术通过设置动圈式发声单元6与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的相对位置,构成同轴及不同轴两种组合状态;在偏心安装的情况下,动圈式发声单元6相对透气孔10有偏心角,动圈式发声单元6相对于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不同轴。进一步的,所述若干透气孔10呈圆形、长圆形、方形、椭圆形或其组合。作为优选的,所述压电陶瓷膜片9为方形状或圆形,位于压电陶瓷膜片9左右两侧的透气孔10为圆孔,位于压电陶瓷膜片9上下两侧的透气孔10为长圆形。在本技术中,所述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与PCB板5之间设置有导电连接体13,所述导电连接体13为金属芯线或柔性PCB板。所述导电连接体13位于支撑盆架4的外侧,所述导电连接体13的一端与PCB板5电连接,导电连接体13的另一端与压电陶瓷发声单元7电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包括后壳和设于后壳前端并设有出音孔的前壳,所述前壳和后壳合围而形成一个音腔,所述音腔内设置有一体式双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双发声单元包括支撑盆架、PCB板以及分别与PCB板电连接的动圈式发声单元和压电陶瓷发声单元,所述PCB板固定于支撑盆架的后端部,所述动圈式发声单元设于支撑盆架的内部,压电陶瓷发声单元固定安装支撑盆架的前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包括后壳和设于后壳前端并设有出音孔的前壳,所述前壳和后壳合围而形成一个音腔,所述音腔内设置有一体式双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双发声单元包括支撑盆架、PCB板以及分别与PCB板电连接的动圈式发声单元和压电陶瓷发声单元,所述PCB板固定于支撑盆架的后端部,所述动圈式发声单元设于支撑盆架的内部,压电陶瓷发声单元固定安装支撑盆架的前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发声单元包括有导电片和压电陶瓷膜片,所述压电陶瓷膜片设于导电片的中心区域,所述导电片在压电陶瓷膜片的外围设置有若干透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圈与压电一体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盆架与压电陶瓷发声单元之间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一端与动圈式发声单元的一侧连接,支撑环的另一端与压电陶瓷发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剑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伟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