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圆极化腔式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467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圆极化腔式天线,该天线由辐射喇叭口1、上层介质板2、下层介质板3、水平极化探针4、垂直极化探针5、金属探针8、围框12和金属腔11组成。上层介质板2的上表面腐蚀形成有上极化金属条6,下层介质板3的下表面腐蚀形成有下极化金属条7,上极化金属条6的一端通过金属探针8与下极化金属条7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极化金属条6在下层介质板3的投影与下极化金属条7相垂直。本天线阻抗带宽大于20%,带宽内增益大于8.5dB,辐射效率大于80%,小于3dB的轴比带宽大于15%,端口隔离带宽内大于25%;整个天线结构简单、紧凑,辐射效率高,双圆极化辐射,可作为相控阵天线小尺寸辐射单元,实现波束的控制和扫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星通信、微波通信领域中高效率圆极化阵列天线,该天线设计的技术主要包括:共口径双圆极化技术、高隔离度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在通信频段越来越向高频段发展,尤其在Ku、Ka波段,其频率决定带宽比工作在L、S波段的天线,工作在此频段的要求天线具有尺寸小、增益高、点波束的特性,实现上述性能的天线主要有以下几种天线形式,但各有优缺点。1、波导缝隙天线:该形式天线是在波导宽边或窄边进行开缝,通常有行波、驻波两种阵列形式,但辐射单元缝隙的增益相对较低,通常只有7dB左右,由于为串馈形式,带宽内出现频扫现象,随着工作频率的增高,要求加工精度也越高,需借助较高的焊接工艺加工制造,成品率较低,导致成本较高。2、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形式具有轮廓低、可集成有源器件、可实现辐射单元与网络一体化设计的,但天线的介质损耗较大,且存在漏波效应,天线单元增益低、馈电网络损耗大,不利用实现高增益天线设计。3、反射面天线,该形式天线在Ka频段具有很好的射频性能,差损低、辐射效率高、实现圆极化辐射相对技术较为简单,但该形式天线物理尺寸较大,不适用在一些空间狭小的场合。4.透镜天线,该天线形式与反射面天线类似,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620517440.html" title="双圆极化腔式天线原文来自X技术">双圆极化腔式天线</a>

【技术保护点】
双圆极化腔式天线,包括辐射喇叭口(1)、围框(12)、金属腔(11)、水平极化探针(4)和垂直极化探针(5),金属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相互垂直的水平极化探针(4)和垂直极化探针(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层介质板(2)、下层介质板(3)和金属探针(8),辐射喇叭口(1)和围框(12)之间设置有上层介质板(2),围框(12)和金属腔(11)之间设置有下层介质板(3),上层介质板(2)的上表面腐蚀形成有上极化金属条(6),下层介质板(3)的下表面腐蚀形成有下极化金属条(7),上极化金属条(6)的一端通过金属探针(8)与下极化金属条(7)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极化金属条(6)在下层介质板(3)的投影...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圆极化腔式天线,包括辐射喇叭口(1)、围框(12)、金属腔(11)、水平极化探针(4)和垂直极化探针(5),金属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相互垂直的水平极化探针(4)和垂直极化探针(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层介质板(2)、下层介质板(3)和金属探针(8),辐射喇叭口(1)和围框(12)之间设置有上层介质板(2),围框(12)和金属腔(11)之间设置有下层介质板(3),上层介质板(2)的上表面腐蚀形成有上极化金属条(6),下层介质板(3)的下表面腐蚀形成有下极化金属条(7),上极化金属条(6)的一端通过金属探针(8)与下极化金属条(7)的一端固定连接,上极化金属条(6)在下层介质板(3)的投影与下极化金属条(7)相垂直,下极化金属条(7)在金属腔(11)底面的投影与水平极化探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长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