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碱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242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熔融液碱造粒的装置,它解决造粒塔及造粒喷头容易堵塞的问题。它由塔架、塔体、造粒喷头组成,造粒喷头位于塔体的顶部;塔体外壁设有进风口,在塔体底部设有集料器,集料器与设在塔体底部侧面的出料口相接;造粒喷头包括电动机、减速机、传动轴、进料箱内筒、填料箱、喷嘴,电动机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通过传动轴与进料箱内筒相连,进料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填料箱,进料箱外筒上开有进料口,进料箱内筒上对应进料口的位置处开有进料孔,进料箱内筒的下端与喷嘴相接;进料箱外筒的上段开有回流口;进料孔为三个,呈椭圆形,沿进料箱内筒的径向均匀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确保了物料在低温下顺畅返回。喷嘴不易堵塞。(*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碱造粒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熔融液碱造粒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产品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粒状烧碱由于在强度、存放、包装等方面具有片碱、固碱不可比拟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由于技术因素粒碱的生产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造粒塔及造粒喷头容易堵塞,不能连续生产,而且现有装置造价高,维护使用不便,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粒碱生产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碱造粒装置,以解决造粒塔易粘壁堵塞、造粒喷头的易堵塞以及系统因液碱温度低而造成工艺管道结晶堵塞的问题。本技术由塔架、塔体、造粒喷头组成,塔架通过支座与塔体联接,造粒喷头位于塔体的顶部;塔体外壁设有进风口,在塔体底部设有集料器,集料器与设在塔体底部侧面的出料口相接;造粒喷头包括电动机、减速机、传动轴、进料箱内筒、填料箱、喷嘴,电动机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通过传动轴与进料箱内筒相连,进料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填料箱,进料箱外筒上开有进料口,进料箱内筒上对应进料口的位置处开有进料孔,进料箱内筒的下端与喷嘴相接;进料箱外筒的上段开有回流口;进料孔为三个,呈椭圆形,沿进料箱内筒的径向均匀布置。本技术由于在进料箱外筒上设有回流口,以防止因液碱温度低而造成工艺管道结晶堵塞,而确保了物料在低温下顺畅返回,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在填料箱内密封有耐高温填料,耐温可达500℃左右。喷嘴上设有喷孔,喷孔由上孔和下孔组成,克服了因液体表面张力而造成的喷嘴堵塞,可长周期生产。带动造粒喷头转动的电动机采用调速电动机,转速无级可调,可根据需要生产不同直径的粒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造粒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2中喷嘴的放大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塔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塔架的正视图;图7是图6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1塔架、2塔体、3喷嘴、4进风口、5出料口、6集料器、7调速电动机、8行星齿轮减速机、9传动轴、10进料箱内筒、11填料箱、12进料口、13回流口、14支架、15进料孔、16进料箱外筒、17支撑杆、18加强杆、19上孔、20下孔。本技术由塔架1、塔体2、造粒喷头组成,塔架1通过支座与塔体2联接,塔架1的主体及加固件均采用槽钢制成。塔架1上设有上、下扶梯。造粒喷头位于塔体2的顶部;塔体2外壁设有进风口4,塔体2相对塔架1分层,塔体2上每层对称设有两个进风口4,上下相邻两层上的两进风口4的轴线相互垂直。在塔体2底部设有弧形集料器6,集料器6与设在塔体2底部侧面的出料口5相接;造粒喷头包括调速电动机7、行星齿轮减速机8、传动轴9、进料箱内筒10、填料箱11、喷嘴3,电动机7联结在减速机8的侧端,其底部通过支架14固定。减速机8通过传动轴9与进料箱内筒10相连,进料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填料箱11,填料箱11内密封有耐高温填料,耐温可达500℃左右;填料箱11采用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制成。进料箱外筒16上开有进料口12,进料箱内筒10上对应进料口12的位置处开有进料孔15,进料箱内筒10的下端与喷嘴3相接;喷嘴3上密布有喷孔,各喷孔之间的距离为10~12mm;喷孔由上孔19和下孔20组成,上孔19和下孔20相贯通;上孔19的深度为2mm,直径为6~8mm;下孔20的深度为1mm,直径为0.6~1.0mm。进料箱外筒16的上段开有回流口13;进料孔15为三个,呈椭圆形,沿进料箱内筒10的径向均匀布置。图6所示的是本技术塔架的正视图,塔架前后分别对称设有呈“∧”字形的支撑杆17,支撑杆17上带有两根加强杆18。而现有塔架前后分别对称设有的支撑杆的形状为“◇”形。图7所示的是本技术塔架的侧视图,塔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形状与现有塔架侧面支撑杆的形状相同。本技术的造粒过程是:熔融液碱通过造粒喷头的进料箱外筒16上的进-->料口12,进入进料箱外筒16内,而后通过进料箱内筒10上的进料孔15进入进料箱内筒10内,继而到达喷嘴3;由调速电动机7带动起副减速作用的行星齿轮减速机8转动,然后通过传动轴9带动进料箱内筒10和喷嘴3旋转;液碱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喷嘴3上的喷孔19喷出,其在离心力及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液滴;液滴在下落的过程中与塔体2上从进风口4进入的冷空气逆向接触,换热使液滴冷却成形,形成粒碱。粒碱下落至塔体2底部,由集料器6汇集至出料口5后,流出塔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碱造粒装置,由塔架、塔体、造粒喷头组成,塔架通过支座与塔体联接,造粒喷头位于塔体的顶部;塔体外壁设有进风口,在塔体底部设有集料器,集料器与设在塔体底部侧面的出料口相接;造粒喷头包括电动机、减速机、传动轴、进料箱内筒、填料箱、喷嘴,电动机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通过传动轴与进料箱内筒相连,进料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填料箱,进料箱外筒上开有进料口,进料箱内筒上对应进料口的位置处开有进料孔,进料箱内筒的下端与喷嘴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外筒(16)的上段开有回流口(13);进料孔(15)为三个,呈椭圆形,沿进料箱内筒(10)的径向均匀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碱造粒装置,由塔架、塔体、造粒喷头组成,塔架通过支座与塔体联接,造粒喷头位于塔体的顶部;塔体外壁设有进风口,在塔体底部设有集料器,集料器与设在塔体底部侧面的出料口相接;造粒喷头包括电动机、减速机、传动轴、进料箱内筒、填料箱、喷嘴,电动机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通过传动轴与进料箱内筒相连,进料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填料箱,进料箱外筒上开有进料口,进料箱内筒上对应进料口的位置处开有进料孔,进料箱内筒的下端与喷嘴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外筒(16)的上段开有回流口(13);进料孔(15)为三个,呈椭圆形,沿进料箱内筒(10)的径向均匀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碱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上均匀密布有喷孔,各喷孔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璞陆和东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星火化工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