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银臣专利>正文

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526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由锅体以及锅缘构成,锅体上缘的内壁与外壁分别对应固装外锅缘与内锅缘,其中在锅体上固装有贯通锅体的N根加热管,N的取值范围为1~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溶解固体烧碱时间短,加热面积较大,热能转换效率高,锅体使用寿命长且壁厚较薄,是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加热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
技术介绍
烧碱蒸锅是生产固体烧碱的重要设备之一,现有生产固体烧碱加热用蒸锅的锅体虽然能够加热液体烧碱使其浓缩,但是存在如下问题:(1).浓缩液体烧碱时间较长;(2).热能转换效率低;(3).锅体使用寿命较短;(4).生产效率较低。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烧碱蒸锅的锅体本身受热导热面积小,在加热过程中,只是锅体本身进行加热与导热,加热与导热面积十分有限;烧碱蒸锅的锅体壁设计较厚,在加热的过程中,热量从烧碱蒸锅的锅体外壁传递到锅体内壁,由于不能很好的释放热能,导致锅体外壁温度过高,锅体内壁温度过低,较大的温差直接影响了烧碱蒸锅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每更换一次蒸锅都有可能影响到新产品的颜色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该烧碱蒸锅整体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溶解固体烧碱时间短,加热面积较大,热能转换效率高,锅体使用寿命长且壁厚较薄,生产效率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由锅体以及锅缘构成,锅体上缘的内壁与外壁分别对应固装外锅缘与内锅缘,其特征在于:在锅体内固装有贯通锅体的N根加热管,N的取值范围为1~8。而且,所述的贯通锅体的加热管为径向的单层均布同轴向间隔设置,或者双层及三层垂直交错间隔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在锅体上固装有贯通锅体的N根加热管,能够增大加热面积,提高热能转换效率,缩短固体烧碱的加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2.本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贯通锅体的加热管为径向的单层均-->布同轴向间隔设置,或者双层及三层垂直交错间隔设置,这种结构形式能够使锅体内的固体烧碱均匀升温,提高了烧碱的生产质量。3.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溶解固体烧碱时间短,加热面积较大,热能转换效率高,锅体使用寿命长且壁厚较薄,是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3A-A向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由锅体1以及锅缘构成,锅体上缘的内壁与外壁分别对应固装外锅缘2与内锅缘5,其中在锅体上固装有贯通锅体的N根加热管,N的取值范围为1~8。该贯通锅体的加热管可为径向的单层均布同轴向间隔设置,如一根、两根或者三根设置,或者双层的1~3根垂直交错间隔设置,或者也可以三层以上垂直交错间隔设置,本实施例附图所示的加热管3、4为双层的两根垂直交错间隔设置,上下两层加热管的数量为四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本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放置在锅台上,点燃加热火焰,火焰不仅对锅体本身加热,而且火焰将进入贯通锅体的加热管,加大对固体烧碱的加热面积,而且采用上述4根加热管进行加热,有利于固体烧碱整体的均匀升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由锅体以及锅缘构成,锅体上缘的内壁与外壁分别对应固装外锅缘与内锅缘,其特征在于:在锅体内固装有贯通锅体的N根加热管,N的取值范围为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加热管的烧碱蒸锅,由锅体以及锅缘构成,锅体上缘的内壁与外壁分别对应固装外锅缘与内锅缘,其特征在于:在锅体内固装有贯通锅体的N根加热管,N的取值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臣
申请(专利权)人:李银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