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锉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265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锉刀,包括电机、滚珠丝杆、锉刀刀片、滑轨、支撑座、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轨上,滚珠丝杆架设在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之间,电机的底座固定连接在滑轨的右端,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杆轴与滚珠丝杆连接,滚珠丝杆上套装有螺母,螺母与锉刀刀片固定连接,支撑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锉刀刀片的左下部,支撑座的下端与滑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采用滚珠丝杆的传动方式,使得该新型电动锉刀的结构更精简,加工的稳定性和精度也得到保障,另外整体结构的设计合理,占用体积小,锉刀的工作方式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操作方式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动锉刀
技术介绍
在金属加工的过程中,锉刀的应用非常普遍。目前,在修整金属工件微小误差时,常使用人工锉刀来打磨加工。但是,这样不可避免的导致加工工作量倍增,耗费大量时间,同时人工磨锉的时候对精度的要求不能很好的保障。现在机械加工工程上使用的是人工锉刀,并没有使人们的劳动减少,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如何真正的让锉刀变得简便,变得省事,可以让人们解放双手,成为了我们研究的课题。电动锉刀正是针对这一点,利用电动机的驱动,工人不用再费力耗时的磨锉工件,而且电动锉刀在恒定驱动力的作用下会使得精度上有一定的保障,对工人的安全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人们的工作会变得真正的简便,精准,工厂的生产效率也会有所提高,这对于工人和工厂来说都是一种双赢。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锉刀(申请号为201520015882.9)该电动锉刀通过电机带动驱动杆作匀速圆周运动,驱动杆与推动杆铰接,带动推动杆移动,推动杆与连接耳铰接,连接耳固定在滑块的顶部,从而使滑块沿着滑槽做往复直线运动,刀头通过螺钉固定在滑块 的底部,从而使得刀头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对金属零件的打磨。但是这种结构的电动锉刀整体结构相对复杂,稳定性差,降低了加工精度;此外内置电源的功率严重影响到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精度高的新型电动锉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动锉刀,包括电机、滚珠丝杆、锉刀刀片、滑轨、支撑座、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轨上,所述滚珠丝杆架设在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之间,所述电机的底座固定连接在滑轨的右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杆轴与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上套装有螺母,所述螺母与锉刀刀片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锉刀刀片的左下部,所述支撑座的下端与滑轨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均与电机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螺母与滚珠丝杆连接处设置有滚珠优选地,所述锉刀刀片采用磨刀石材料制成,所述滚珠丝杆、锉刀刀片、滑轨、支撑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螺母均采用钢质材料制成。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滚珠丝杆的传动方式,使得该新型电动锉刀的结构更精简,加工的稳定性和精度也得到保障、另外整体结构的设计合理,占用体积小,锉刀的工作方式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操作方式简便,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附图标记:1—电机; 2—滚珠丝杆; 3—锉刀刀片;4—支撑座; 5—滑轨; 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 8—第一行程开关; 9—第二行程开关;10—螺母; 11—螺杆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一种新型电动锉刀,包括电机1、滚珠丝杆2、锉刀刀片3、滑轨5、支撑座4、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轨5上,所述滚珠丝杆2架设在第一支撑杆6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7的上端之间,所述电机1的底座固定连接在滑轨5的右端,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螺杆轴11与滚珠丝杆2连接,所述滚珠丝杆2上套装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与锉刀刀片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锉刀刀片的左下部,所述支撑座4的下端与滑轨5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8和第二行程开关9,所述第一行程开关8和第二行程开关9均与电机1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螺母1与滚珠丝杆2连接处设置有滚珠进一步的,所述锉刀刀片3片采用磨刀石材料制成,所述滚珠丝杆2、锉刀刀片3、滑轨5、支撑座4、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和螺母10均采用钢质材料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锉刀刀片3与螺母10连接,螺母10可以跟随滚珠丝杆2转动实现前后运动。电机1驱动滚珠丝杆2转动,螺母10随之向左运动,从而带动锉刀刀片3向左运动;当螺母10触及行程第一行程开关8时电机1反转,螺母10向右运动,当螺母10触及第二行程开关9时电机1正转,螺母10再次向左运动,电机1的正反转实现螺母10的左右反复运动,从而完成锉刀刀片3的工作动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滚珠丝杆的传动方式,使得该新型电动锉刀的结构更精简,加工的稳定性和精度也得到保障、另外整体结构的设计合理,占用体积小,锉刀的工作方式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操作方式简便,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电动锉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动锉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滚珠丝杆(2)、锉刀刀片(3)、滑轨(5)、支撑座(4)、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轨(5)上,所述滚珠丝杆(2)架设在第一支撑杆(6)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7)的上端之间,所述电机(1)的底座固定连接在滑轨(5)的右端,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螺杆轴(11)与滚珠丝杆(2)连接,所述滚珠丝杆(2)上套装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与锉刀刀片(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锉刀刀片的左下部,所述支撑座(4)的下端与滑轨(5)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动锉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滚珠丝杆(2)、锉刀刀片(3)、滑轨(5)、支撑座(4)、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轨(5)上,所述滚珠丝杆(2)架设在第一支撑杆(6)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7)的上端之间,所述电机(1)的底座固定连接在滑轨(5)的右端,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螺杆轴(11)与滚珠丝杆(2)连接,所述滚珠丝杆(2)上套装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与锉刀刀片(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锉刀刀片的左下部,所述支撑座(4)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刚骆鑫马磊罗中正陈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