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动锉刀。
技术介绍
在金属加工的过程中,锉刀的应用非常普遍。目前,在修整金属工件微小误差时,常使用人工锉刀来打磨加工。但是,这样不可避免的导致加工工作量倍增,耗费大量时间,同时人工磨锉的时候对精度的要求不能很好的保障。现在机械加工工程上使用的是人工锉刀,并没有使人们的劳动减少,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如何真正的让锉刀变得简便,变得省事,可以让人们解放双手,成为了我们研究的课题。电动锉刀正是针对这一点,利用电动机的驱动,工人不用再费力耗时的磨锉工件,而且电动锉刀在恒定驱动力的作用下会使得精度上有一定的保障,对工人的安全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人们的工作会变得真正的简便,精准,工厂的生产效率也会有所提高,这对于工人和工厂来说都是一种双赢。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锉刀(申请号为201520015882.9)该电动锉刀通过电机带动驱动杆作匀速圆周运动,驱动杆与推动杆铰接,带动推动杆移动,推动杆与连接耳铰接,连接耳固定在滑块的顶部,从而使滑块沿着滑槽做往复直线运动,刀头通过螺钉固定在滑块 的底部,从而使得刀头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对金属零件的打磨。但是这种结构的电动锉刀整体结构相对复杂,稳定性差,降低了加工精度;此外内置电源的功率严重影响到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精度高的新型电动锉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动锉刀,包括电机、滚珠丝杆、锉刀刀片、滑轨、支撑座、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轨上,所述滚珠丝杆架设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动锉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滚珠丝杆(2)、锉刀刀片(3)、滑轨(5)、支撑座(4)、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轨(5)上,所述滚珠丝杆(2)架设在第一支撑杆(6)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7)的上端之间,所述电机(1)的底座固定连接在滑轨(5)的右端,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螺杆轴(11)与滚珠丝杆(2)连接,所述滚珠丝杆(2)上套装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与锉刀刀片(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锉刀刀片的左下部,所述支撑座(4)的下端与滑轨(5)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动锉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滚珠丝杆(2)、锉刀刀片(3)、滑轨(5)、支撑座(4)、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轨(5)上,所述滚珠丝杆(2)架设在第一支撑杆(6)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7)的上端之间,所述电机(1)的底座固定连接在滑轨(5)的右端,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螺杆轴(11)与滚珠丝杆(2)连接,所述滚珠丝杆(2)上套装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与锉刀刀片(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锉刀刀片的左下部,所述支撑座(4)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刚,骆鑫,马磊,罗中正,陈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