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保健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脊神经康复装置以及操作系统,包括底座、支撑轴和坐垫,所述底座的顶部插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部通过螺钉与坐垫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撑轴的外壁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支架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束带,所述支架的右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靠垫,且靠垫位于束带的顶部,所述靠垫的内壁纵向设置有两组按摩板,所述按摩板内腔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隔板,所述按摩板的左侧壁设置有两组按摩球,且按摩球贯穿按摩板的左侧壁,两组所述按摩球分别位于隔板的上下两侧,所述按摩球的右端连接有衔铁,该装置,使用方法简单,结构紧凑,寿命长久,对人体健康有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健器械
,具体为一种脊神经康复装置以及操作系统。
技术介绍
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体制却下降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在办公室工作,在办公室生活,颈椎、腰椎成了易损害的地方,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166598.1的一种脊神经康复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交流电源、触控式液晶屏幕控制与显示模块、嵌入式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源整流电路、功率放大与保护电路、脉冲输出变压器和输出脉冲波整形电路,其中,所述电源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触控式液晶屏幕控制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嵌入式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及所述功率放大与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并提供直流电能,该装置不具有定时的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脊神经康复装置以及操作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神经康复装置以及操作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生活方式中,脊椎易受损害,无法预防脊椎变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脊神经康复装置,包括底座、支撑轴和坐垫,所述底座的顶部插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部通过螺钉与坐垫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撑轴的外壁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支架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束带,所述支架的右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靠垫,且靠垫位于束带的顶部,所述靠垫的内壁纵向设置有两组按摩板,所述按摩板内腔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隔板,所述按摩板的左侧壁设置有两组按摩球,且按摩球贯穿按摩板的左侧壁,两组所述按摩球分别位于隔板的上下两侧,所述按摩球的右端连接有衔铁,且衔铁的顶部与底部均连接有弹性件,两组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分别与隔板的外壁和按摩板的内壁连接,所述衔铁的右侧设置有电磁线圈,且电磁线圈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隔板和按摩板连接,所述按摩板的右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两组连接杆,所述靠垫的内壁通过螺钉与连接杆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输出连接定时控制模块,所述定时控制模块电性输出连接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电性输出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电性输出连接存储模块和电路控制模块。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的底端与支撑轴的左侧壁连接。优选的,所述电路控制模块电性输出连接电磁线圈,所述按摩球与衔铁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径大于按摩球的外径。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套筒,所述支撑轴的底部插接在套筒的内腔,且支撑轴与套筒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一种脊神经康复装置的操作系统,该脊神经康复装置的操作系统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调整底座、支撑轴和坐垫的角度,达到适合人体舒适度的要求;S2:人体腰部靠在靠垫上,将束带的两端环绕在腰上,并且通过束带的连接头束缚紧;S3:调节控制装置,设定时间,控制开关打开,通过定时控制模块设定定时,定时控制模块将设定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设定的信息进行储存处理并传递给存储模块,存储模块对信息进行存储,微处理器对电路控制模块传出指令,电路控制模块控制回路的通断,将电磁线圈的电路导通和断路进行控制;S4:电磁线圈所在的回路通路,衔铁被吸附,按摩球向按摩板的内腔收缩;S5:电磁线圈所在的回路断路,衔铁不受磁力,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位置,按摩球在衔铁的作用下对靠在靠垫上的人体进行敲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脊神经康复装置,通过电磁线圈、弹性件与按摩球的组合作用,使得按摩球能够往复运动,反复敲击有利于肌肉的放松,定时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电磁线圈、弹性件与按摩球之间的工作时间,有利于该装置对时间的控制,按时间去针对治疗,束带保持人体的正确坐姿,有利于腰部与按靠垫的紧密接触,该装置,使用方法简单,结构紧凑,寿命长久,对人体健康有帮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靠垫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按摩板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原理框图。图中:1底座、2支撑轴、3坐垫、4支架、5控制装置、6束带、7靠垫、8按摩板、9隔板、10按摩球、11衔铁、12弹性件、13电磁线圈、14连接杆、15控制开关、16定时控制模块、17数据传输模块、18微处理器、19存储模块、20电路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脊神经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轴2和坐垫3,所述底座1的顶部插接有支撑轴2,所述支撑轴2的顶部通过螺钉与坐垫3连接,所述支撑轴2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撑轴2的外壁设置有控制装置5,所述支架4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束带6,所述支架4的右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靠垫7,且靠垫7位于束带6的顶部,所述靠垫7的内壁纵向设置有两组按摩板8,所述按摩板8内腔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隔板9,所述按摩板8的左侧壁设置有两组按摩球10,且按摩球10贯穿按摩板8的左侧壁,两组所述按摩球10分别位于隔板9的上下两侧,所述按摩球10的右端连接有衔铁11,且衔铁11的顶部与底部均连接有弹性件12,两组所述弹性件12的另一端分别与隔板9的外壁和按摩板8的内壁连接,所述衔铁11的右侧设置有电磁线圈13,且电磁线圈13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隔板9和按摩板8连接,所述按摩板8的右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两组连接杆14,所述靠垫7的内壁通过螺钉与连接杆14连接,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控制开关15,所述控制开关15电性输出连接定时控制模块16,所述定时控制模块16电性输出连接数据传输模块17,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7电性输出连接微处理器18,所述微处理器18分别电性输出连接存储模块19和电路控制模块20。其中,所述支架4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的底端与支撑轴2的左侧壁连接,加强筋增强支架4与支撑轴2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电路控制模块20电性输出连接电磁线圈13,所述按摩球10与衔铁11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径大于按摩球10的外径,橡胶垫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减少按摩球10与按摩板8之间的冲击损坏,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套筒,所述支撑轴2的底部插接在套筒的内腔,且支撑轴2与套筒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支撑轴2与底座1可以相对转动。一种脊神经康复装置的操作系统,该脊神经康复装置的操作系统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调整底座1、支撑轴2和坐垫3的角度,达到适合人体舒适度的要求;S2:人体腰部靠在靠垫7上,将束带6的两端环绕在腰上,并且通过束带6的连接头束缚紧;S3:调节控制装置5,设定时间,控制开关15打开,通过定时控制模块16设定定时,定时控制模块16将设定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17传递给微处理器18,微处理器18对设定的信息进行储存处理并传递给存储模块19,存储模块19对信息进行存储,微处理器18对电路控制模块20传出指令,电路控制模块20控制回路的通断,将电磁线圈13的电路导通和断路进行控制;S4:电磁线圈13所在的回路通路,衔铁11被吸附,按摩球10向按摩板8的内腔收缩;S5:电磁线圈13所在的回路断路,衔铁11不受磁力,在弹性件12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脊神经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轴(2)和坐垫(3),所述底座(1)的顶部插接有支撑轴(2),所述支撑轴(2)的顶部通过螺钉与坐垫(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2)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撑轴(2)的外壁设置有控制装置(5),所述支架(4)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束带(6),所述支架(4)的右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靠垫(7),且靠垫(7)位于束带(6)的顶部,所述靠垫(7)的内壁纵向设置有两组按摩板(8),所述按摩板(8)内腔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隔板(9),所述按摩板(8)的左侧壁设置有两组按摩球(10),且按摩球(10)贯穿按摩板(8)的左侧壁,两组所述按摩球(10)分别位于隔板(9)的上下两侧,所述按摩球(10)的右端连接有衔铁(11),且衔铁(11)的顶部与底部均连接有弹性件(12),两组所述弹性件(12)的另一端分别与隔板(9)的外壁和按摩板(8)的内壁连接,所述衔铁(11)的右侧设置有电磁线圈(13),且电磁线圈(13)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隔板(9)和按摩板(8)连接,所述按摩板(8)的右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两组连接杆(14),所述靠垫(7)的内壁通过螺钉与连接杆(14)连接,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控制开关(15),所述控制开关(15)电性输出连接定时控制模块(16),所述定时控制模块(16)电性输出连接数据传输模块(17),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7)电性输出连接微处理器(18),所述微处理器(18)分别电性输出连接存储模块(19)和电路控制模块(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神经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轴(2)和坐垫(3),所述底座(1)的顶部插接有支撑轴(2),所述支撑轴(2)的顶部通过螺钉与坐垫(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2)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撑轴(2)的外壁设置有控制装置(5),所述支架(4)的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束带(6),所述支架(4)的右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靠垫(7),且靠垫(7)位于束带(6)的顶部,所述靠垫(7)的内壁纵向设置有两组按摩板(8),所述按摩板(8)内腔的中部横向设置有隔板(9),所述按摩板(8)的左侧壁设置有两组按摩球(10),且按摩球(10)贯穿按摩板(8)的左侧壁,两组所述按摩球(10)分别位于隔板(9)的上下两侧,所述按摩球(10)的右端连接有衔铁(11),且衔铁(11)的顶部与底部均连接有弹性件(12),两组所述弹性件(12)的另一端分别与隔板(9)的外壁和按摩板(8)的内壁连接,所述衔铁(11)的右侧设置有电磁线圈(13),且电磁线圈(13)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隔板(9)和按摩板(8)连接,所述按摩板(8)的右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两组连接杆(14),所述靠垫(7)的内壁通过螺钉与连接杆(14)连接,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控制开关(15),所述控制开关(15)电性输出连接定时控制模块(16),所述定时控制模块(16)电性输出连接数据传输模块(17),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7)电性输出连接微处理器(18),所述微处理器(18)分别电性输出连接存储模块(19)和电路控制模块(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神经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纯生,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