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收缩膜及该热收缩膜制成的包装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09764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收缩膜及利用该热收缩膜制成的包装材料,该热收缩膜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内层和外层均由50~70%的mLLDPE、10~15%的LLDPE、10~15%的UHMWPE、5~10%的乙烯‑丙烯共聚物和5~10%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成;mLLDPE、LLDPE的熔指均≤0.6g/10min,mLLDPE、LLDPE、UHMWPE的密度均≥0.930g/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热收缩膜及利用该热收缩膜制成的包装材料。
技术介绍
热收缩膜韧性好、抗撞击、抗撕裂性强、防潮、收缩率大,既能满足商品的透明展示等功能,又节约成本,成为替代纸盒包装的发展趋势,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消毒餐具、文体用品、工艺礼品、印刷品、五金塑料制品、电话机、电子电器等等各种产品的外包装,尤其是在不规则形体物品或商品的组合式(集束)包装方面更为适用。公开号为CN 101049749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透明多层聚乙烯热收缩膜,该热收缩膜为三层结构,其中内层和外层均为包括mLLDPE(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DPE(低密度聚乙烯)和助剂组成的混合物,中间层为LDPE、LLDPE、HDPE(高密度聚乙烯)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按质量分数计,内层和外层中,MLLDPE有2~4份,LDPE有3~5份,LLDPE有2~4份,助剂有0.1~0.5份;中间层中,LDPE有5~7份,LLDPE有1~3份,HDPE有1~3份。现有的热收缩膜产家一般认为所采用的聚乙烯材料若熔融指数越低、密度越大,则制成的热收缩膜的雾度越大(透明度越低)、强度越大;热收缩膜的透明度和强度是不可兼得的。同时,由于目前的产家基本优选考虑热收缩膜的强度,对热收缩膜的雾度和折光率要求则较低(雾度一般在30%以上,折光率在80%以下),为了在保证热收缩膜强度的同时降低热收缩膜的雾度(即提高热收缩膜的透明度),产家所使用的聚乙烯材料熔融指数要低但不能太低、密度要大但不能太大,基本上,所述选用的聚乙烯材料的熔融指数约为1g/10min、密度约为0.918g/cm3。如何获得一种既具有高透明度又具有高强度的热收缩膜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收缩膜,该热收缩膜兼具透明度和强度。一种热收缩膜,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内层和外层均由以下成分组成:50~70%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以下简称mLLDPE),10~15%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以下简称LLDPE),10~15%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以下简称UHMWPE),5~10%的乙烯-丙烯共聚物,5~10%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均小于等于0.6g/10min,所述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密度均大于等于0.930g/cm3。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熔融指数低、密度大的mLLDPE和LLDPE制备外层和内层,使得热收缩膜不仅保有了较大的抗拉强度,还兼具良好的透明度和折光率。同时,本专利技术将密度大于等于0.930g/cm3的UHMWPE与mLLDPE和LLDPE联用,三者协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热收缩膜的抗拉强度和韧性。本专利技术的热收缩膜中还含有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是不定型的弹性体,因此具有优良的透明度和韧性,适当添加乙烯-丙烯共聚物不仅能够降低LLDPE的用量,降低热收缩膜的生产成本;而且热收缩膜的韧性和透明度均得以大大提高,即便在零下40下℃也不会出现脆化现象。本专利技术的热收缩膜中还含有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加入能够提高热收缩膜的强度(如抗撕裂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延长热收缩膜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中,乙烯-丙烯弹性体的摩尔含量为50~70%,其中乙烯共聚单元的摩尔含量为20~30%。若乙烯-丙烯弹性体的摩尔含量过高,热收缩膜的强度下降;若乙烯-丙烯弹性体的摩尔含量过低,则热收缩膜的透明度和韧性不够。其中,若乙烯共聚单元的摩尔含量过高,热收缩膜的光泽性下降,折光率低;若乙烯共聚单元的摩尔含量过低,则乙烯-丙烯共聚物与其他组分的相融性变差,导致热收缩膜的均一性差,强度下降。作为优选,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乙烯和含4~8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物。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乙烯和己烯的共聚物或乙烯和辛烯的共聚物。使用己烯或辛烯与乙烯聚合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时,不仅热收缩膜的抗撕裂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由于己烯或辛烯树脂具有较长的侧链,能够相应地提高热收缩膜的韧性。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融指数均小于等于0.5g/10min,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均大于等于0.920g/cm3,分子量分布为4.5~7.2。作为优选,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中间层包括以下成分:30~40%的低密度聚乙烯,20~35%的高密度聚乙烯,10~20%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0~20%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小于等于0.3g/10min,所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均小于等于0.6g/10min,所述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均大于等于0.930g/cm3。本专利技术在常规中间层配方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mLLDPE有助于提高热收缩膜的抗拉强度。作为进一步优选,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中间层由以下成分组成:30~40%的低密度聚乙烯,20~30%的高密度聚乙烯,10~20%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0~15%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0~15%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小于等于0.3g/10min,所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均小于等于0.6g/10min,所述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密度均大于等于0.930g/cm3。进一步在中间层中添加适量的UHMWPE后,UHMWPE与mLLDPE协同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热收缩膜的抗拉强度和韧性。最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热收缩膜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内层和外层均由以下成分组成:65%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2%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1%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的乙烯-丙烯共聚物,6%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中间层由以下成分组成:37%的低密度聚乙烯,26%的高密度聚乙烯,14%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0%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小于等于0.3g/10min,所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均小于等于0.6g/10min,所述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均大于等于0.930g/cm3。在该配方下,本专利技术热收缩膜的雾度可达为7~9%,抗拉强度可达32N,折光率可达96%,热合强度可达42N。如未作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中,LDPE、mLLDPE和LLDPE的熔融指数下限是指本领域中能做到的LDPE、mLLDPE和LLDPE的最小熔融指数值;mLLDPE、LLDPE和UHMWPE的密度上限是指本领域中能做到的mLLDPE、LLDPE和UHMWPE的最大密度值。基于所述热收缩膜优异的强度、透明度和折光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所述热收缩膜制成的包装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采用熔融指数低、密度大的mLLDPE和LLDPE制备外层和内层,使得热收缩膜不仅保有了较大的抗拉强度,还兼具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收缩膜,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内层和外层均由以下成分组成:50~70%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0~15%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0~15%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5~10%的乙烯‑丙烯共聚物,5~10%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均小于等于0.6g/10min,所述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密度均大于等于0.930g/cm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收缩膜,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内层和外层均由以下成分组成:50~70%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0~15%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0~15%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5~10%的乙烯-丙烯共聚物,5~10%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述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均小于等于0.6g/10min,所述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密度均大于等于0.930g/cm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中,乙烯-丙烯弹性体的摩尔含量为50~70%,其中乙烯共聚单元的摩尔含量为20~3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乙烯和含4~8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乙烯和己烯的共聚物或乙烯和辛烯的共聚物。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融指数均小于等于0.5g/10min,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均大于等于0.920g/cm3,分子量分布为4.5~7.2。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中间层包括以下成分:30~40%的低密度聚乙烯,20~35%的高密度聚乙烯,10~20%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10~20%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小于等于0.3g/10min,所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茂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招晓蒋招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雅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