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氨水中回收氨的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081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从氨水中回收氨的新工艺,涉及合成氨尾吸收塔氨回收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低位热能,采用低压蒸氨装置与氨压缩机系统相结合,回收的液氨可以解决合成氨厂自用氨问题,并能达到节能降低、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增加收益等目的。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制作容易(采用低压或常压设备,可充分利用原有设备进行改造),操作简便,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氨尾气吸收塔氨回收技术。合成氨厂的弛放气、合成吹出气都送往尾气吸收塔回收制成氨水,吸氨后的尾气则作燃料气或提氢、氢等的原料。吸氨塔循环的氨水浓度可达10~15%,除合成氨厂本身可以利用一部分外,剩余的氨水由于运输和贮存的困难,又无销路,在没有氨回收装置的情况下,只好就地排放,这就造成严重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为了回收这部分氨水中的氨,并制成液氨,有采用加压蒸氨、吸收制冷的方法。由于氨水沸总是随着蒸氨压力的升高而增高,故加压蒸氨蒸汽耗量大,能耗高。为了达到环境、经济和节能的综合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低压蒸氨,有利于低位热能的利用,投资省。见效快,可以解决合成氨厂自用氨问题。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氨损失、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消除污染等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尾气吸收塔排出的氨水,首先利用氨压缩机出口气氨的低位热能进行预热,再利用蒸氨残液的热能进一步加热,然后补充少量低压过热蒸汽进行蒸氨,由蒸氨塔顶部冷却回流段出来的高浓度气氨,经液滴分离器分离液滴后,进入氨压缩机进气总管,通过压缩、冷凝后,回收成液氨。回收的液氨可用于低压氨蒸发器,作为合成氨厂的自用氨。此工艺过程中的氨压缩机,可以利用合成氨系统的氨压缩机。蒸氨时所用低压过热蒸汽的压力为3~5公斤/厘米,其温度可大于或等于180℃;蒸氨塔底-->部控制温度为140℃左右;顶部回流段出口气氨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具体工艺过程是:氨水由氨水循环泵(2)出口抽头,先送到氨水予热器(5),被氨压缩机(4)出口气氨予热,然后送到氨水加热器(8)与蒸氨塔(11)下部出来的残液进行热交换,被加热的氨水在塔的中下部喷入蒸氨塔(11),在提馏段蒸氨,蒸出的气氨往塔上部精馏,通过回流段后,蒸出的高浓度气氨去液滴分离器(10)除去液滴,纯净的气氨并入氨压缩机系统的气氨进口总管。蒸氨塔的底部的再沸液中氨浓度降低到0.5%以下,排出的残液通过氨水加热器(8)回收余热,再经过残液冷却器(9)使残液冷到常温,送残液收集槽(12)并通过循环水泵(13)送往吸氨塔(1),代替化学软水循环吸氨。用此方法回收氨水中的氨,既解决了蒸氨的大部分热源,又减轻了氨压缩机水冷器的热负荷。蒸氨装置与氨压缩机系统相结合,有利于节能与综合利用,同时保护了环境。此工艺流程简单,充分利用原有设备能力进行技术改造,采用低压及常压设备,制作容易,操作简便。具体工艺流程如附图所示。附图中:(1)吸氨塔;(2)氨水泵;(3)氨水循环槽;(4)氨压缩机;(5)氨水予热器;(6)氨冷凝器;(7)液氨贮槽;(8)氨水加热器;(9)残液冷却器;(10)液滴分离器;-->(11)蒸氨塔;(12)残液收集槽;(13)循环水泵。对于一个六万吨氨/年的中型氮肥厂,取其一般的负荷进行核算(约170~180吨氨/日),其弛放气回收的理论量可达423公斤/时,即每小时需处理14.57%的稀氨水量为2904公斤,每日可回收10吨左右的氨。若按各厂弛放气中氨含量折算合成氨产量的经验数据以2~3%计算,每日可回收5吨左右液氨,每年回收液氨可达1500余吨,可见此项回收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节约能源,还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从氨水中回收氨的新工艺,涉及合成氨尾气吸收塔氨回收技术,从尾气吸收塔排出的氨水,在蒸氨塔中以蒸汽加热,蒸出的气氨予以回收,蒸氨残液循环吸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首先利用氨压缩机(4)出口气氨的低位热能予热氨水,再利用蒸氨残液的热能进一步加热,然后补充少量低压过热蒸汽进行蒸氨;由蒸氨塔(11)顶部冷却回流段出来的高浓度气氨,分离液滴后进入氨压缩机进气总管,经压缩、冷凝后回收成液氨。

【技术特征摘要】
1、从氨水中回收氨的新工艺,涉及合成氨尾气吸收塔氨回收技术,从尾气吸收塔排出的氨水,在蒸氨塔中以蒸汽加热,蒸出的气氨予以回收,蒸氨残液循环吸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首先利用氨压缩机(4)出口气氨的低位热能予热氨水,再利用蒸氨残液的热能进一步加热,然后补充少量低压过热蒸汽进行蒸氨;由蒸氨塔(11)顶部冷却回流段出来的高浓度气氨,分离液滴后进入氨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拱信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