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13377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水回收装置,包括气体缓冲罐、与气体缓冲罐相接的真空机组、与真空机组相接的第一吸收塔、与第一吸收塔相接的吸附罐以及蓄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经过了多级氨气吸收及氨水回收处理,因此吸收及回收效果极好,经吸收后排放的废气浓度≤1mg/m3,净化效率≥99%,低于中国(GB14554-93)恶臭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一级1.0mg/m3;二级1.5mg/m3,排放量15米高度时小于等于4.9千克/小时的标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具体的说是氨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氨气,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易溶于水,氨溶于水时称为氨水,氨分子跟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成一水合氨(NH3 ·Η20),一水合氨能小部分电离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氨与酸作用得可到铵盐,氨气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在化工行业及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脱硫、脱氯、 脱硝等领域,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氨气,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现在的氨水回收设备对氨气的吸收仅能达到国家的最低标准,有的甚至达不到, 因此对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氨气吸收效果好、能够有效回收氨水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的氨水回收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氨水回收装置,包括气体缓冲罐、与气体缓冲罐相接的真空机组、与真空机组相接的第一吸收塔、与第一吸收塔相接的吸附罐以及蓄水池;在气体缓冲罐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在真空机组上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缓冲罐(1)、与气体缓冲罐相接的真空机组(2)、与真空机组(2)相接的第一吸收塔(3a)、与第一吸收塔(3a)相接的吸附罐(4)以及蓄水池(22);在气体缓冲罐(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5)、第一出气口(6)、第一进水口(7)以及第一出水口(8),在真空机组(2)上设有第二进气口(9)、第二出气口(10)、第二进水口(11)以及第二出水口(12),在第一吸收塔(3a)上设有第三进气口(13a)、第三出气口(14a)、第三进水口(15a)、第三出水口(16a)以及第四出水口(17a),在吸附罐(4)上设有第六进气口(18)以及出气管(19),在蓄水池(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利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