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回转体装置及应用该电回转体装置的工程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5721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回转体装置及应用该电回转体装置的工程机械,其中,电回转体装置用于设在可相对转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包括多个信号传递单元,多个信号传递单元中包括角位置检测和校验信号传递单元,用于传递检测和校验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转动的角极限位置的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信号传递与角极限位置检测的功能均通过电回转体装置来实现,能够简化结构,并省去设置信号传感器的成本,而且角位置检测和校验信号传递单元的设置能够提高角极限位置检测的准确性,并减小环境振动对信号检测的影响,从而提高对角极限位置检测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电回转体装置及应用该电回转体装置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自行走式高空作业平台是一种工程机械,在结构上分为上下车两部分,下车为行驶底盘,可以满足高空作业平台利用自身动力在工作场地范围内短距离行走,上车主要包括作业平台、臂架和转台三部分,上车相对于下车可以进行整周旋转工作。上车控制设备需要下车的信号如下车制动或高低速行进等,为避免上下车之间相对转动使线束发生缠绕的现象,一般采用电回转体装置实现上下车之间的信号传递。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电回转体装置如图1所示,采用多层在高度方向上叠加设置的方式,包括电刷结构1a、导电环2a、盖体3a、基座4a和拨叉5a。其中,导电环2a和基座4a固定不动。拨叉5a与转台相连,当转台转动时,通过拨叉5a带动电刷机构1a和盖体3a绕着导电环2a做回转运动。下车的线束依次安装在各层导电环2a内部,依次通过导电环2a、电刷结构1a与上车线束进行信号传递。在高空作业平台工作过程中,当上车转台旋转超过一定角度时,作业平台上的工作人员由于所处位置的限制,可能一时难以明确车的前后方向,如果在方向判别错误的情况下,冒然行驶高空作业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回转体装置及应用该电回转体装置的工程机械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回转体装置,用于设在可相对转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包括多个信号传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信号传递单元中包括角位置检测和校验信号传递单元,用于传递检测和校验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相对转动的角极限位置的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回转体装置,用于设在可相对转动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包括多个信号传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信号传递单元中包括角位置检测和校验信号传递单元,用于传递检测和校验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相对转动的角极限位置的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回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角位置检测和校验信号传递单元包括第一电刷(4A)、第二电刷(4B)和第一导电环(6A),所述第一导电环(6A)具有导电长度段和非导电长度段,所述第一电刷(4A)和所述第二电刷(4B)能够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相对转动的角极限位置范围内输出不同的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回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刷(4A)与所述第一导电环(6A)的非导电长度段对应,所述第二电刷(4B)与所述第一导电环(6A)的导电长度段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回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环(6A)的导电长度段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范围(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回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环(6A)的导电长度段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以外的范围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回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位置检测和校验信号传递单元包括角位置检测信号传递单元和角位置校验信号传递单元,所述角位置检测信号传递单元用于传递检测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相对转动的角极限位置的信号,所述角位置校验信号传递单元用于传递对所述角位置检测信号传递单元的检测结果进行校验的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回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位置检测信号传递单元包括第二导电环和第一电刷(4A),所述角位置校验信号传递单元包括第三导电环和第二电刷(4B),所述第一电刷(4A)和所述第二电刷(4B)能够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飞汤家升唐玉晓王啸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